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基础教育 > 基教新闻
上海:21所高中成第二批体育专项化课改试点校
2015-08-20  中国教育新闻网  

字体大小:

喜欢体育,不喜欢体育课?

上海市又有21所高中体育课可选修,小学初中也将试“体育课个性化兴趣化”

  高中体育课,更多学生将会根据爱好在9个项目中自由“选修”。8月17日,上海市学校体育课程改革试点工作动员大会暨高中专项化课程大纲培训班开班仪式在上海师范大学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民立中学等21所高中成为第二批高中体育专项化课程改革试点学校。

  95%师生认可体育课改革

  新中高级中学的体育课,由学生在足篮排、田径羽毛球等项目中自由选择。田径专项班的课是这样上的:老师先让同学们观看一段刘翔跨栏比赛视频,随后通过数据分析摆臂与脚步的关联与节奏,计算比赛时的风速变化。因为有兴趣,同学们学得认真带劲。

  2012年,上海在17所高中率先推行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打破年级、班级界限,按兴趣编班并将每天一节体育课整合为每次两节连上……两年多来,个性化的体育教学收到各方积极反应。最新调查显示,17所试点学校95%的师生支持体育专项化课程教学改革,学生“喜欢体育,但是不喜欢体育课”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小班教学分层授课

  高中体育专项化改革试点两年多后,由各项目专家根据实践编制的《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课程改革指导意见(试行)》以及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游泳、健美操、武术9个重点项目的教学大纲,已编写完成。从8月18日起,来自上海市市17个区县的261名高中体育教师,将在上师大接受为期5天的集中培训。负责教学大纲编写的上海市特级校长徐阿根介绍:“专项化教学以掌握和提高该专项技能为主要内容,并逐步养成参加体育活动的习惯。”

  今年9月起,高中体育专项化改革将在原来17所高中的基础上,再增加21所试点学校。上海市教委强调,专项化改革首先要尊重学生的意愿,根据问卷、访谈等方式进行调研然后开设专项教学项目。根据规定,专项班人数控制在25人左右,实施小班化教学。上海市教委体卫艺科处处长丁力说:“对同一专项的学生可以实施基础班、提高班等分层教学,让体育教学更加精细化和个性化。”

  上海市教委表示,试点学校的“三课两操两活动”时间可根据专项化教学需求统筹安排,但须安排必要的体育活动课,确保学生平均每天校园体育活动一小时。

  小学初中也将“个性化”

  在加快高中体育专项化改革的同时,上海市教委也将从今年9月起启动小学和初中的体育课程改革。蓬莱路第二小学、上师大一附小等22所小学成为首批“小学体育兴趣化”课程改革试点学校;格致初级中学、上海市第三女子初级中学等23所初中成为第一批“初中体育多样化”课程改革试点学校,徐汇、闵行、宝山为本市学校体育课程改革整体试点区。

  未来,小学生的体育课将融入更多游戏的元素;初中学生的体育课将体现小群体性和对抗比赛性;高中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某一体育运动项目作为相对稳定的学习方向。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人民日报海外版:高中新课标呼应新时代
· 高中新课标出炉 教育部:与高考综合改革有效联动
· 一高中通知新生自备iPad,校方:教学需要不强求
· 高中出国如何应对跨文化挑战?
· 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地位的“重”与“轻”
· 高二男生设计智能公交车 具有防夹人防逃票防拥挤功能
· 浙江建百个高中创新实验室
· 陕西投入3.8亿元补助普通高中公用经费
· 河南省高中将开设生涯教育课程
· 山东2015年秋起高中招生实行多元评价等级录取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