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基础教育 > 基教新闻
择校治理成效明显 满意度喜忧参半
2016-05-06  人民网  

字体大小:

  在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重点大城市起着排头兵作用。4月底,21世纪教育研究院发布对北京、上海、重庆、天津等19个重点大城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满意度的调查报告,调查结果显示,与5年前相比,重点大城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满意度整体提升明显,增幅稳定在10%左右。校际差异、学区房依然是影响均衡发展的突出问题。

  择校治理成效明显,呈现“东高西低”态势

  就近入学的比例小学为90.10%,初中为89.87%

  此项调查在2015年12月中下旬进行,调查区域包括北京、上海、重庆、天津、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济南、青岛、南京、杭州、宁波、厦门、武汉、广州、深圳、成都、西安等19个重点大城市的主城区(不包括郊区县),调查对象为在重点大城市中心城区居住或工作1年以上,且有孩子或者身边的朋友、同事的孩子在上小学或者初中的人员,每个重点大城市按性别比例1∶1随机调研。

  调查表明,在19个重点大城市中,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满意度呈现“东高西低”态势,东北地区和西部地区整体满意度均低于东部沿海城市。

  19个大城市中有16个城市择校治理满意度提升均在10%以上。北京市择校治理取得明显成就,在2015年监测中,满意度与5年前相比增幅达24.18%,增幅排名第一。在5个计划单列市中,除大连市排名有明显跌落外,青岛、宁波、厦门、深圳等市在解决义务教育阶段择校方面满意度较高。东北三省省会城市义务教育择校治理满意度排名整体靠后。

  划片就近入学逐渐成为主要方式,但仍未达到政策要求。从整体来看,小学阶段实现就近入学的比例为90.10%,初中可以实现就近入学的比例89.87%。

  校际差异、学区房问题依然突出

  “指标到校”比例有待提高,集团化办学被热议

  义务教育阶段校际差异依然明显。通过2010年与2015年的监测数据比较,可以看到校际之间“差距非常明显”的比例从40.64%下降至37.26%,“没有差距”的比例从0.80%上升至3.38%。可见,经过5年努力,在缩小校际差距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成效并不明显。

  重点大城市中的学区房问题比较突出,此次调研中有57.27%的人认为学区房价格严重偏高,25.64%的人对学区房改善持悲观态度,42.76%的人认为学区房问题是由校际差距过大造成的。

  “指标到校”比例有待提高,被调查者认为其首要原因在于政策宣传与倡导明显不足,另一重要原因在于现在“指标到校”下放的名额比例明显偏低。

  集团化办学被热议,公众最为关心的,是集团化办学是否能够真实有效地提高薄弱学校的教育质量,这一比例高达48.75%;仍有不少民众对此持消极态度,有30.58%的人认为集团化办学对提高薄弱学校的教育质量没有实质性帮助。

  另外,流动儿童受教育满意度出现了负增长现象。2015年与2010年相比,重点大城市在流动儿童受教育满意度方面出现了负增长。珠江三角洲地带流动儿童教育形势严峻,存在缺失。

  报告建议,东北与西部地区需要汲取先进地区的有效经验,继续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校际差异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多措并举、有破有立地开展教育改革,实质性地提高薄弱学校的教育质量,管控明星学校的办学行为。学区房的症结还是学校差距过大,缩小学校差距是解决学区房问题的治本之策;同时,也需要标本兼治,实行有效的干预和管理。如何使更多的流动儿童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是大城市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择校退烧,公平升温
· 北京化解“择校热” 小学就近入学率达94.50%
· 52名高中生毕业证无效 学校曾收择校费承诺有学籍
· 各国择校观:你知或不知,大学的梯度就在那里
· 两会热点:择校,有解还是无解?
· 江苏南京:倒逼机制降低择校比例
· 小升初择校“重灾区”咋样了
· 教育部"组合拳":在"择校冲动"强烈城区推多校划片
· 教育部:在“择校冲动”强烈城区推多校划片
· 教育部部长谈择校:“坚持抓,择校问题会解决”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