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基础教育 > 基教新闻
北京:小升初特长生招生计划与学校持续“双减”
2017-05-04  中国新闻网-北京晚报  

字体大小:

  以往被很多家长当作“小升初”择校捷径的特长生招生已经启动,从北京市海淀、朝阳、东城、昌平等区已经发布的招生细则来看,今年该渠道在升学中的作用进一步弱化。按照市教委统一要求,今年各区特长生招生比例进一步压缩至本区初中招生总人数的4%以内,与去年相比再降低一个百分点。

  海淀首次取消现场报名

  按照海淀区公布的小升初特长生入学流程,5日中午12时前,学生可上网申请特长生类别、项目,并填报1至2所招生学校意向,这是海淀区近年来首次启动小升初特长生的网上报名。从往年情况来看,现场报名环节常常会导致学生在不同学校间奔波赶场,今年这一新举措无疑会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学生负担。

  此前,东城区、朝阳区等都取消了现场报名,今年这些区也都将延续网上报名的做法。东城区和朝阳区特长生的入学网上报名安排在下周末,也就是5月13日和14日两天,学生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志愿填报。

  东城、海淀、朝阳的测试时间均安排在本月20日至21日。值得提醒的是,就朝阳区而言,学生及家长需要在系统中向志愿学校预约专项测试时间,在18日前通过就读小学对填报的志愿进行确认;20日至21日,区教委体美科组织报名的小学毕业年级学生按照预约时间进行专项测试。

  名额压缩报名资格收紧

  按照市教委统一要求,今年各区特长生招生比例进一步压缩至本区初中招生总人数的4%以内,与去年相比再降低一个百分点。同时,今年的特长生入学工作也将更加严格、规范,特长生招生范围仅限本区内。对应到具体的招生上,这一举措体现在学生的报名资格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

  比如,海淀区明确当学生具有科技、艺术、体育多类特长时,不能办理多类《特长生推荐表》;任何特长生只能办理一类《特长生推荐表》,当学生具有多类特长时,必须由学生或家长做出选择,确定一类特长生类别。昌平区教委也明确,每名学生限报1所学校。据西城区教委相关负责人透露,今年西城区小学毕业生也只能选择一所中学的一个特长项目报名。

  未来可能取消特长生招生

  特长生招生计划和招生学校数量的“双减”,已成为近三年来小升初政策中的新常态。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特长生招生比例的进一步缩减,引导家长、学校、社会机构等,不要过早利用孩子的阶段性发展成果、成绩、证书等,为孩子贴标签、划等级,违背儿童的成长规律及教育规律。此次改革也将引导家长正视孩子特长培养,从功利的升学角度转向真正发展孩子的兴趣,进一步降低特长生招生的功利性,让中小学特长教育回归本质。

  海淀区教委相关负责人此前曾透露,经过今年一年的过渡后,明年小升初或将取消特长生招生渠道。

  市教委有关负责人表示,特长生比例缩减并不意味着不再培养特长生,而是通过新的教育形态,为学生搭建全面发展的成长平台。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小升初特长生比例将逐步减少 竞赛证书入学失效
· 小升初特长生周末忙赶场 表现优异当场签约
· 2012年北医附中小升初特长生报名测试通知
· 艺术教育功利色彩被指难消除 父母期待成主因
· 北京:2014年“小升初”特长生报名不减反增
· 北京“小升初”特长生本周末报名
· 教育部正式发出“小升初”特长生“减招令”
· 2012北京海淀小升初特长生招生计划
· 教育部建立线上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日常巡查制度
· 政策为标,数据为矛,华为云助推“双减”出招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