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基础教育 > 家庭教育 > 行为习惯
帮助孩子摆脱损友
2001-08-23    

字体大小:

  王女士接到电话后,心直往下沉,她13岁的女儿和新交的朋友在超市里偷窃被抓……

  王女士早就担心发生这种事,女儿小丽自从认识小洁后,便经常很晚才回家,而且每次家人问起她干什么去了,她总是支支吾吾的,每当王女士说是小洁把她带坏了,小丽必定脸红脖子粗地为朋友辩解。

  许多家长一旦发现孩子交上来历不明的新朋友,都不自禁会暗暗担忧,以上那个例子证明家长们并非杞人忧天。孩子新交的朋友如果看上去轻佻浮躁、反叛性强、非常老于世故,就更让家长放心不下,但许多家长不敢干预,怕会伤害与孩子的感情,还有一些家长则采取强硬手段,逼迫孩子与新朋友绝交,这反而容易激发孩子的逆反心理,使事情恶化。

  那么,这种情况下,家长们应该怎么做呢?心理学教授说:“有很多事情家长都可以做,家长们一般认为,孩子进了青春期,家长的影响力就会渐渐丧失,其实不然,孩子仍然需要父母的指导。”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孩子在穿着和音乐等小事情上会在同辈间效仿,但涉及教育和行为准则等方面的大事情,则会主要听取父母的意见。

  以下是一些专家的忠告:

  ■注意行踪

  孩子十几岁,做家长的必须设法时刻掌握孩子的行踪,知道他们跟谁在一起。

  某大学的研究员妮娜曾调查研究一批初三学生,结果发现:家长监督越严,孩子做出格的事的可能性就越小,另一项研究则发现:如果孩子是“钥匙孩子”即家长要求他们一放学回到家就马上打电话给正在上班的家长,他们学坏的可能性并不比家里有母亲或爷爷奶奶照顾的孩子高。

  家长应每天早上询问孩子当天有什么活动,如果孩子说放学后去朋友家,不要听了就完全相信。可以暗中给朋友的父母打电话,看看孩子是否真在那里。

  与孩子的新朋友,尤其是异性,面对面谈谈肯定也大有好处。

  ■晓以厉害

  刘文发现14岁的女儿与一位抽烟的同学交上了朋友,心里很担心,但她并没干脆地让女儿与朋友绝交,而是采取了一种商量建议的态度,结果不久,女儿和那个同学中断了来往。

  许多家长自以为对孩子如何择友有最终决定权,但孩子则认为自己想跟谁交往应由自己决定。因此,家长如果采取严厉手段,到头来可能会产生反效果,孩子可能因为不服气,反而与那位值得怀疑的朋友来往更密。

  一般家长往往本末倒置,重视的是更换朋友而不是改变行为,其实,如果家长所持的反对理由有道理,孩子通常愿意坐下来协商。在商量的时候,家长应将重点放在孩子这段不良友谊的影响上,例如夜归、学业退步等。

  ■知彼知己

  11岁的蒙蒙第一次在朋友家过夜后哭着回的家,她告诉妈妈朋友前一天晚上骗她看恐怖电影,害得她夜里做噩梦。蒙蒙的妈妈赵玉说:“现在要有孩子约我女儿去玩,我要看看她是否有责任心,否则我不会允许女儿去的。”

  ■给予指导

  许多家长千方百计地想让孩子到“最好的学校”上学或全家人居住在“文化氛围重”的地区,希望孩子能交到益友,然而不管在什么地区,做家长的都应该引导孩子参加有益身心的活动。

  ■釜底抽薪

  家长难免会遇上不得不强迫孩子与损友绝交的时候。那么,什么情况下考虑这么做呢?如果孩子继续和损友来往可能危及人身安全,做家长的便要干预,例如孩子的朋友喜欢玩火柴,喜欢做危险的事,酗酒等等,家长就应该立即介入。

  如果孩子结交某位朋友后成绩一落千丈,家长也应采取行动,如果孩子总是神神秘秘,不愿说去哪儿,跟谁在一起,家长也应提高警觉。还有,要是孩子冷落旧朋友,对过去喜爱的活动没有兴趣,也是个警告信号。

  总之,家长应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让孩子学会自己摆脱损友,对他们很重要,但显然家长有时应找个适当时机介入,帮助孩子。

  凌凌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