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调查指出,我国有3亿16岁以下的未成年人长期生活在紧张的学习之中,他们所需要的是全新的素质化教育。要把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作为师资培养、培训、考核、使用的重点据中国儿童中心历时1年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实施的“中国少年儿童素质状况抽样调查”显示,教师和学生对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并不十分清楚。
72%的人认为素质教育名不副实 调查中,尽管约60%的教师都明确“减负”不等于素质教育,但只有32%的教师反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应由学校指定专门的教师来完成”。这说明他们一方面认为课堂教学与素质教育不应是相互独立的,另一方面却没有意识到自己应该在日常教学中发挥作用。对素质教育的含义,30%的学生有较为正确的理解,60%以上的学生自认为一知半解。对学校目前推行素质教育的做法,认为实实在在的,占10%;认为名不副实的,占33%;认为是形式主义的,占39%;认为忽冷忽热的,占18%。
影响素质教育的五大误区 部分在京政协委员指出,目前素质教育方面存在五大误区:一是认为素质教育只是学校教育的行为;二是认为素质教育只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任务;三是认为学生在中、小学毕业后就能完成素质的培养;四是把培养学生一些生活技能,组织一些课外活动说成是素质教育;五是在素质教育中忽略生态环保教育。委员们认为,现在我国有3亿16岁以下的未成年人长期生活在紧张的学习之中,他们所需要的是全新的素质化教育,包括校外课堂。有人打着“素质教育”的幌子大赚其钱,这实际上是在拿祖国的未来开玩笑。
需要学校家庭社区互相沟通 海淀区部分政协委员在一份关于素质教育的提案中建议:素质教育,要形成学校、家庭、社区互相沟通,积极配合;加大环保宣传力度,举办家长学校,对家长进行有关素质教育的教育;把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作为师资培养、培训、考核、使用的重点;鼓励教师围绕素质教育开展专题调研和进行科研论文评比等活动;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每个社区都要有3至5处校外公益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周家望)
《北京晚报》2001年7月24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