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基础教育 > 素质教育 > 社会评价
重点学校,应试教育的沃土?
2001-08-23    

字体大小:

  K12评论

  路一人类在学习上已经被迫“早熟”了。学习的沉重压力已经无情地向幼儿逼来。升学的角逐已经由高考转向重点高中的竞争。甚至是重点初中的竞争,人生命运的搏击已经过早地压在了这些还稚嫩的肩膀上。

  因为这些年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使得我国高等教育在高中阶段的入学率已经有了很大提高,基本上可以到达40%,个别省份甚至可以达到80%左右(如北京、上海)。但是中考的录取率却只在15%左右,这样造成孩子上高中比上大学还难,有的家长说,考上了高中,特别是重点高中,就等于迈进了大学里的一条腿,这话没错。由此可见迈进第一条腿的难度要比把第二条腿也跨过去难度要大得多。

  所以现在中考的竞争要难于高考,因为上了重点高中进入大学校门就八九不离十了。可能只有在中国才会因为历史原因有中小学校重点与非重点的划分。直接的来源是“文革”中全国中小学校教育体制的瘫痪。而后创办重点大学、中小学是邓小平重整教育河山的一个重要思路。这种做法也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有限的教育资源在短时间内达到最有效的配置;很多改革开放时代的精英都出身这些学校。但是随着社会办学环境的变化,这一做法已经显示出了很多负面作用。

  中小学教育是国家基础性、公益性的事业。它更应该关注人的发展的主动性与整体性,关注人作为个体??人的发展,而不是作为社会工具的培训;关注在充分开发个人潜能的基础上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并将之视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在这种意义上,所谓重点的区分是一种人为的违反教育规律的做法。

  重点与非重点的区分,造成部分学校各方面都优于非重点学校,更因为马太效应,使得有限的教育资源趋于失衡。这样人为加剧了学生以及老师间的不平等和心态过早分化,从而助长了应试教育的推展。为了6%的学生上大学,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9%的学生从小学开始就跟着高考指挥棒,91%的学生过早地被淘汰或抛入了候补淘汰的队伍。基础教育的最终目的不在于培养精英,对于中国这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更重要的是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普通劳动者。

  人为的区分,破坏了基础教育的规律,也扭曲了义务教育的性质。

  从现在到2010年我国高中阶段教育规模发展的合理选择应该是:扩张,巩固,提高。学生人数的锐减,使得基础教育在普及的基础上追求质量成为可能。也提供了一个较为宽松的社会环境和富裕的教育资源。这样就会把重点与非重点之间的鸿沟逐渐填平。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