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最直接原因----应试教育,在当今的热门话题"减负"中,令许多人"谈考色变",认为减负就是要取消考试,不取消考试就不是减负。其实,考试与减负并非矛盾对立的,相反的。如果我们从素质教育的高度出发,改革完善考试制度,及时发现教学中的不足和学习中的缺陷,加以改进弥补,那么考试不仅不会成为学生的负担,反而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积极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习效率并成为学生体验成功乐趣的一种活动。
一. 着眼整体,改革和完善考试内容。
学生的素质是一个整体,因此考试必须坚持着眼整体,具备较全面明确的考试内容。具体表现在坚决避免"难""偏""怪"的现象,坚持依纲依本,内容全面,重视双基并重的考查。只学不考的坚决不考,重视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培养,给学生一个发挥自己能力的空间,真正起到体现教改精神,正确引导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切实减轻学生负担的作用。
二. 结合实际,改革和完善考试标准。
1. 取消百分制,实行等级制
按在测试内容中达到目标要求的八分之七,四分之三,八分之五和八分之五以下的,将考试标准分为"优秀""良好""及格""待及格"四等。若在测试中学生某一方面有特别见解.特大进步等可跳档或加五角星。必要时,教师还可对学生进行类似作文上的眉批或总批等激励性的评语,树立学生的信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2. 保留百分制,增强机动性在一次测验评分后,让学生在试卷上二次考核,对有进步或有独特见解的,教师可在原来的评分基础上加分。这样,有利于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教学效率。
三.重视过程,改革和完善考试方法。
考试内容的全面性决定着考试方法的多样性,以往的"独角戏"式的考试方法中学生完全处于受考核的被动地位,学生关心的只是考试的结果(分数),根本起不到提高教学效率的作用。改革完善考试方法要突出:
1. 笔试和口试的结合。可将基本知识归为笔试内容,在期末进行。两基技能的形成则以口试的方式在平时设情设境中进行培养。
2. 一次考试和多次考试的结合。允许学生申请第二次.第三次考试,参与多次考试的过程,也是不断提高的过程。
3. 自测和统侧的结合。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自己出卷测定。教师在尊重其自测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统测,如出卷.互评.当场亮分等方式,使学生自我意识不断提高.加强,有利于获得教学正迁移的效果。
4.形成性测试和终结性测试相结合,考试的目的是为了检查教学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形成性考试一般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起到以考促教,以教促学的目的,既减轻学生负担,又加强了过程质量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