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基础教育 > 素质教育 > 社会评价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吗?
2001-08-27    徐剑

字体大小:

  几年来,有不少人都说:“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一些报纸杂志上也有这种提法,笔者认为,这种观点不太准确,值得商榷。

  大家知道,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使学生全面提高各种素质,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科学素质、劳动素质、思想素质、政治素质等等。其中身体素质是基础,心理素质是关键,文化素质是前提,科学素质是核心,劳动素质是表现,思想素质是主导,政治素质是根本。我们大致这样说,但不能认为哪个素质重要,哪个素质次要,根据素质教育的整体性要求,这七个方面的素质是并列的,缺一不可,必须都要重视。  

  然而,课堂教学注重的是文化科学知识方面,即着重学科素质的培养。实施素质教育,其目的绝对不仅仅是提高学生的学科素质。如果认为课堂教学是提高学生素质的主渠道,就是把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看成了学科素质,用学科素质冲淡了其他方面的素质,犯了“一好百好”、以偏概全的错误。  

  根据素质教育的内化学说,人的素质形成的方式就是内化。内化分为两种类型:

  一是有意识内化,即个体有意识地将外在影响和要求内化为自身的素质。课堂教学正是实现了这样的功能??让学生把学科的知识结构内化为头脑里的认知结构。 

  二是无意识内化,指个体在无意识之中接纳外在影响和要求,即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学生有些方面的素质,如思想素质、道德素质以及心理素质正是经过无意识内化的方式获得的,即靠环境感染,靠场所熏陶,靠潜移默化来培养。这些素质很难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出来,即使培养出来,也是不扎实的,没有长久的实效。

  无意识内化是人的素质形成不可缺少的渠道,而它在课堂上进行却非常困难。要是把课堂教学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那就忽视了无意识内化作用,淡化了学生的某些素质,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从学校里看,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条渠道,但不一定是主要渠道。事实上,实施素质教育,除了课堂教育外,还有很多渠道,如社会实践、校园文化、活动教学、隐性课程等等。这些渠道同样很重要,在素质教育中处于与课堂教学同等的地位,不好论谁主谁次、孰轻孰重。若把课堂教学当作主渠道,必然会忽视其他渠道的作用。  

  课堂教学不是万能的,其功能不宜夸大。课堂教学也有局限性,它往往只重视学生共性、一致性,强调“步调整齐,一同发展”,却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和差异性。而任何一个学生的素质水平都是共性与个性,一致性与差异性有机结合的表现。无论哪一方面出现偏差,都会影响素质的总体水平。实际证明光靠学科课程的课堂教学不可能培养出生动活泼的、主动发展的、多种多样的人才。而素质教育的其他渠道正好弥补了课堂教学的缺陷,如兴趣小组活动,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参加某些小组活动,发展特长,形成个性,这就有利于提高素质的整体水平,这在课堂教学上是很难做得到的。可见实施素质教育必须通过多种渠道,互相弥补,相得益彰。  

  从学校外看,课堂教学更不可能成为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我们看到学生在校活动时间一般不超过7小时,至少有9个小时在校外度过。如果我们只重视7个小时的被动接受,而忽视了9个小时的主动发展,恐怕素质教育难以全面实施。说到底,素质教育的实施是全社会的事,学校的课堂教育只能完成其中一部分工作。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不可缺少的渠道,它们各有优势,与课堂教学同等重要。素质教育的实施完全要靠这三者合力的作用,缺了谁都不行。  

  因此,笔者认为,今后不宜再提“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若提,既不准确,也不符合实际,必然会影响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