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评论
让民族团结意识根植于每个公民内心
2009-07-22    光明日报

字体大小:

  教育部、国家民委近日印发了《全国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工作部署视频会议纪要》,将民族团结内容纳入小学阶段考查和中、高考及中职毕业考试范围,试题分值不低于政治科目分数的15%。这一规定意义深远。

  从世界范围的经验看,多民族国家要保持稳定发展,需要以超越族群认同的国家认同为基础。国家认同的形成过程也是政治社会化的过程,通过公民教育这种政治社会化的手段来培养国家认同,是每个国家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民族团结教育作为我国公民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进入课堂并纳入考试范围,实际上是以制度化的形式从小培养公民的民族团结意识。这不仅进一步完善了我国公民教育体系的内容,也必将进一步增强我国公民的国家认同。

  公民教育的落实和国家认同的构建,关系到一个国家的政治稳定和领土统一。民族、种族和人种多样的国家,如果民众的公民身份感缺失、国家认同意识淡漠,就会导致认同危机,催生极端的族群认同和狭隘的地域认同,甚至滋生民族分裂主义和地区分离主义,从而危及国家安定和社会发展。因此,在学校教育体系中加大民族团结教育的比重,在公民教育中着力培养公民的身份认同和国家认同,是真正让民族团结的意识根植于每个公民内心。

  民族团结意识以共享信念为基础。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在共同创造辉煌灿烂文明的过程中,也创造了作为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基础的共享信念。这种共享信念,既基于我国各民族共同缔造伟大祖国、捍卫祖国统一的历史事实,也基于56个民族相互依存、荣辱与共、共同发展凝聚而成的中华民族浓浓血脉。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使各民族的青少年公民充分认识到,各民族人民只有秉持这样的共享信念,才能够共享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民族团结意识以文化认同为纽带。各族人民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同呼吸、共命运,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形成中华民族多元统一的文化格局。在这种文化格局里,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也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这种共有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发展提供了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民族团结教育,不仅有利于各民族的青少年了解各民族丰富多彩的知识和历史,更能让他们认识、感知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增强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一员的文化归属感和自豪感。

  学校是公民教育的主要场所。学校在民族团结教育中要传授知识,更要抓住根本,把握住民族团结教育的本质要求;既要让青少年了解到在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坚持共享信念的意义和价值,又要通过系统的教育让学生认识、认同多元统一的民族文化,以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提高民族向心力、凝聚力。

  我们也应该看到,民族团结教育始于少年公民,但它的对象包括每个成年公民;民族团结教育进入了课堂,但它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承担起责任。唯此,才能让民族团结意识真正根植于每个公民的内心之中,并盛开出民族和谐之花。(金杰)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李克强给维吾尔族女孩古丽米热回信话民族团结
· 陈宝生:让教育成为民族团结互助的“加油站”
· 三部委联合通知:民族团结将纳入中高考范围
· 教育部要求全国中小学专门设置民族团结教育课
· 西南民大深入开展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主题月活动
· 教育纪实:内地民族班走过60年
· 中宣部、教育部等联合部署学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
· 新疆大学国防生奔赴反恐维稳一线发挥模范作用
· 新疆科技专家倡议:坚持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
· 教育部: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系列教材编辑完成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