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研究
改革开放30年五个阶段的教育改革发展及其启示
2009-02-09  中国教育报  杨银付

字体大小:

  光阴荏苒,改革开放转瞬已30年。这30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发展最快的时期,也是教育事业发展最快的时期。我国小学净入学率从1978年的94.0%提高到2007年的99.5%,增加5.5个百分点;初中阶段毛入学率从1990年的66.7%提高到2007年的98%,增加21.3个百分点;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从1990年的26.0%提高到2007年的66.0%,提高40个百分点;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1990年的3.4%提高到2007年的23%,提高19.6个百分点。我国教育经费占世界教育经费的比例不到3%,却支撑了这样庞大的教育体系和受教育人口,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巨大的成就。30年的教育改革发展大抵可分为五个阶段:

  一、拨乱反正,重新确立教育在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地位阶段(1978-1985)

  这一时期最重要的社会历史背景,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与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与之相适应,对教育的认识也由“无产阶级政治斗争的工具”发展到全面看待教育与社会发展、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教育在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地位得以重新确立。

  一定程度上说,国家的改革开放始自教育领域,1977年邓小平同志恢复工作后自告奋勇抓教育和科技,首先选择以推翻“两个估计”为拨乱反正和解放思想的突破口。1978年恢复高考,并恢复向外派遣留学生。学校教育迅速摆脱混乱局面,走上了正常的轨道。

  1978年5月开始的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和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极大地解放了教育界。一场关于“教育本质与职能”的讨论拉开序幕。这场讨论或论争一直持续到上世纪90年代,产生了重大影响,其最重要的影响就是逐步促成了“教育既服务上层建筑,又服务生产力”、“教育既促进社会发展,又促进人的发展”这些基本共识。

  随着邓小平同志作为第二代领导核心地位的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包括邓小平教育理论也逐步丰富和完善。作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始终从社会主义的战略全局和中华民族历史命运的高度,重视教育在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中的基础作用,反复动员全党全社会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倡导尊师重教,确立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教育发展和改革纳入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的总体设计之中。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首次将教育确定成为今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点之一。此后的历届党代表大会,无不强调教育的重要性,直至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中共教育部党组:奋力谱写新时代新征程教育改革发展新篇章
· 以“高品质”激荡起教育改革的澎湃春潮
· 教育领域最深刻的一场革命
· 2021:教育部多向发力促改革
· 孙霄兵: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
· 直面深层次体制机制难题,中国教育事业进入新的“改革时间”
· 12位委员为教育改革发展建言献策
· 教育改革,攻坚还要下功夫
· 教育改革发展大事回眸:这5年,中国教育日新月异
· 化解择校难题、提高教师待遇 中央发文深化教育改革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