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强调职业教育与文化修养内在联系的基础上,杜威进一步阐释了他对职业教育课程的理解。他认为,应该把中学的职业教育课程和普通课程结合起来,组成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中学应该开设各种职业课程,应该有设备完善的工场;应该把普通课程和职业训练结合起来,使学生不仅学习职业专门技能,同时要获得普通文化知识,这样,学生才能够加深对职业、职业技能及其意义的理解。
推荐专题>>2012两会教育关注:为职业教育的前程呐喊
推荐内容>>高职生就业率飘红 学校“愁”就业质量
杜威还认为,在发展职业教育的问题上,我们需要更新观念,不能把职业教育仅仅看成就业教育。职业教育不仅“给每个学生应该具备的理论知识赋予实践的价值,并他一种对他周围环境的条件和制度的理解能力。当这一点做到了,学生就具备了正确选择工作和引导自己努力去获得必要的技能所必不可少知识和智慧。”职业在人的生活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虽然有了满意的职业生活不一定幸福,但没有满意的职业生活肯定不幸福。如果一个人满意他的职业,就会醉心于工作,职业就会成为他发展的轴心,也会成为他生活幸福美满的源泉。这样,即有益于个人身心健康发展,又可以使社会生活得到优化。使人人“乐业”,使社会和谐幸福。
杜威的教育主张,对于我们发展职业教育,提高职业教育吸引力,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关内容>>职业教育也应培养非标准化人才
相关内容>>专家声音:只要能为职场提供人才高职不可替代
>>教育部等九部门合力推进农村职教改革服务新农村建设
相关文件>>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
推荐专栏>>教育新闻:综合新闻 学前教育 基教新闻 高教新闻 教师新闻 考试新闻 就业新闻
>>高等教育:高教新闻 海外概况 高教研究:综合研究 教学研究 发展研究 专题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