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文献资料 > 教育概况
中国高等教育
2001-08-27    杨东平 (北京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字体大小:

  一、高等教育概况

  高等教育在中国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一直是教育系统中发展最快的部分。 1999年,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1071 所,成人高等学校871所。高等学校本专科在校生共718.91万人;其中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413.42万人,成人高等教育在校生305.49万人。在校研究生23.4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0.5%。 2000年,普通高校实际招生22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1%。

  二、高等教育的发展
  
  我国现代高等教育的建立和发展,主要是向西方学习的产物。大致是清末民初学习日本,五四之后学习美国,50年代之后学习苏联的过程。1895年创办的北洋大学堂(天津大学前身)、1896年创办的南洋公学(交通大学前身)和1898年创办的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前身),可以视为是我国近现代高等教育的起点。但这些学校其由旧入新,成为现代大学的转换,大致发生在"五四"之后。比较显著的坐标,是北京大学在蔡元培手中完成了现代性的改造。在我国现代大学生长的过程中,造就了一批优秀的教育家和大学校长,如蔡元培、蒋梦麟、梅贻琦、潘光旦、张伯苓、唐文治、竺可祯、郭秉文、罗家伦、吴有训、傅斯年、茅以升、陈垣、钟荣光、刘湛恩、陆志韦、吴贻芳等等。

  在抗日战争前的1936年,共有高等院校108所,其中各类大学42所、独立学院36所,专科学校30所,在校生共4.2万人。1945年,高等学校为141所,在校生8.3万人。

  1949年,全国有高等学校205所,其中国立、省立和市立院校124所,占60.4%,私立院校61所,占29.8%;,教会学校21所,占9.7%。在校生共11.6万人。

  新中国成立之后,对教育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和重建。接管了所有接受外国津贴的高等学校,将私立高等学校全部改为公办,并按照苏联模式重建高等教育制度。

  通过1952年高等学校的院系调整,建立起了一种新的教育制度和教育模式,其基本特点是:对教育实行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管理,教育计划与国民经济建设计划紧密相连;教育的重心是与经济建设直接相关的工程和科学技术教育;削减综合性大学,以发展专门学院为主;实行"专才教育"模式,按产业部门、行业甚至按产品设立口径狭窄的学院、系科和专业;学生全部免费和由国家包分配。院系调整的积极效果,是通过集中国家资源,迅速培养出大批专业人才,为我国的工业化建设和科学技术发展奠定了基础。其明显的弱点和弊端是,综合性大学和文科教育被极大地削弱。综合性大学由1949年的49所变为1953年的14所;文科、政法、财贸等学科的学生,由1949年占在校生的33.1%,下降为1953年的14.9%。此后,这一比例仍继续下降,1962年这一比例最低,仅为6.8%。"重理轻文"的价值观,逐渐蔓延到全社会。由于高等教育过于专门狭窄,致使所培养人才的适应性和创造性较差。同时,条块分割、部门所有的高校管理体制,造成学校和学科专业重复设置、学校规模极小,教育效益低下。这些,都成为八十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对象。

  文革前十七年高等教育的发展,伴随着不断的政治运动、强烈的政治冲击,导致发展规模、速度上的大起大落。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造成教育中断和教育荒废的历史悲剧。

  1977年,随着结束"文革",进行拨乱反正,恢复高考制度,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1978年,高等学校总数为598所,当年招生40.1万人,在校生86.7万人。高等教育在八十年代经历了高速发展,普通高校招生年平均增长率为7.5%。

  表一 中国人口文化程度的构成和变化 (万人)

文化程度 1964人数 % 1982人数 % 1990人数 %
大学 288 0.40 604 0.60 1612 1.42
高中 912 1.30 6653 6.60 9114 8.04
初中 3235 4.70 17820 17.80 26465 23.34
小学 19582 28.30 35534 35.40 42010 37.06
文盲       22.81   15.88


  资料来源:三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

  自1981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建立学位制度,我国的研究生教育获得很大发展。1995年,全国共招收研究生5.11万人。培养博士、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学校分别达到219所和471所,学科点分别达到2000个和7400个,在校研究生总数达到14.5万人。1999年,全国共有博士学位授权点1800余处,硕士学位授权点6500余个,在校研究生总数23.4万人。

  表二 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在校生总数(万人)


在校生总数(万人) 1990年 1995年 1998年 1999年
研究生 9.3 14.5 19.9 23.4
本专科在校生合计 372.9 547.6 623.1 718.9
其中:普通高等学校 206.3 290.6 340.9 413.4
成人高等学校 166.6 257.0 282.2 305.5
总计 382.2 562.1 643.0 742.3


  资料来源: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2000年中国教育绿皮书》

  九十年代以来,高等教育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虽然我国高等教育一直发展较快,但仍然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滞后于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也成为中小学教育的品质恶化的直接原因。它成为一个极待突破的"瓶颈"。1999年6月召开的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确定了高等教育大发展的新思路。

    
  三、高等教育的办学形式

  中国的高等教育包括普通高等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分为专科教育(学制二至三年)、本科教育(学制四年)和研究生教育(包括硕士和博士学位)三个阶段。

  我国现行的成人高等教育包括以下类型:(1)、广播电视大学;(2)、职工高等学校;(3)、农民高等学校;(4)、管理干部学院;(5)、教育学院;(6)、独立函授学院;(7)、普通高校举办的函授部、夜大学、干部专修科,电大、函大、夜大,普通专科班。1999年,我国成人高等学校达871所,在校生数达305.5万余人。

  四、当前高等教育的几个热点问题

  从九十年代初开始,按照“共建、调整、合作、合并”的八字方针,改革计划体制下形成的部门办学的管理体制,下放、调整、合并高等学校,将大多数高等学校的管理权下放到各省、市、自治区。

  从1996年以来,已经有406所高校合并为171所,组建了一些文、理、工、农、医学科门类齐全的规模较大的综合性大学,如新的浙江大学等。有360所中央部门所属院校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改革。目前,由教育部管理的高校为71所,其它部门管理的高校40多所,即中央管理的高等学校总共为110所左右。

  (一)高等学校扩大招生

  1999年的高校扩招,象1977年恢复高考一样,成为振奋全民族教育精神的重大事件,为新一轮的教育改革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1998年,全国高校招生108.3万。1999年,普通高校招生总数达153万人,比上年增加45万人,增幅达42%。此外,成人高等教育扩招10万,研究生扩招3900人,加上电大、民办等其它类型高等教育,实际招生总规模接近270万。高等教育本专科在校生718.91万人,比上年增加95.82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0.5%,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这一扩招规模和增幅在建国以来的历史中是少见的。

  在此基础上,2000年高等学校再次大幅度扩招,普通高校实际招生为220万人,比1999年增加35%,比1998年几乎翻了一番。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1%。

  按照规划,到2005年,适龄青年的毛入学率将达到15%,从而达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下限。这意味着各类高等学校在校生在今年秋季约800万人的规模上再翻一番,达到1600万。

  (二)部委院校管理体制改革

  部委院校管理体制改革从九十年代初开始,按照"共建、调整、合作、合并"的八字方针,改革计划体制下形成的部门办学的管理体制,下放、调整、合并高等学校,将大多数高等学校的管理权下放到各省、市、自治区。从1996年以来,已经有406所高校合并为171所,组建了一些文、理、工、农、医学科门类齐全的规模较大的综合性大学,如新的浙江大学等。有360所中央部门所属院校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改革。目前,由教育部管理的高校为71所,其它部门管理的高校40多所,即中央管理的高等学校总共为110所左右。

  (三)重点建设几所高等学校

  从1992年起,国家教委开始在高等学校开展“211工程”项目,即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以加快国家经济建设,促进科技文化发展,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1995年底,确定首批进入“211工程”的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15所高校,在“九五”期间予以重点改善和提高。

  1998年初,教育部制定《面向21世纪中国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国务院拨专款予以保证。国家确定重点建设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两所大学,近三年内各给予18亿元的高额投资,以期建成具有竞争力的世界一流大学。同时,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浙江大学等采取教育部与地方政府共建的方式,进行重点建设。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采取措施大幅度提高教师待遇,教授的月岗位津贴,最高可达5000元。其它院校也采取积极措施提高教师待遇,围绕建设“一流大学”的目标,高校之间开展了新一轮的竞争。

  (四)民办高等教育艰难发展

  我国民办教育经改革开放以来20余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一定规模。据教育部发展规划司的统计,1999年经教育部门审批的全国民办学校共有4.5万所(从幼儿园到高等教育非学历机构,不含职业培训机构),占全国普通学校5.2%。民办学校在校生共有573万人,占全国普通学校在校生的2.35%。民办高等教育非学历机构达到历史高峰,共有1240所,注册学员118.4万人。

  但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无论横比还是竖比,民办教育仍然处于比较薄弱、比较边缘的状态。民办高校大多为职业培训性质,经国家认可进行学历教育的共有37所,其中只有1所进行本科学历教育。

  应当说,世纪之交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改革,是有实质性内容的。但是,虽然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目标是可以预计的,但它的真正实现却并非轻而易举,仍然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民办高等教育,构建一个面向全社会开放的教育系统,促进教育体制、教育资源的多元化和多样化,促进教育的社会化和建设终身教育的体制。而对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这样的目标,我们需要的不仅是资金投入,不仅是“十万年薪”之类的激励政策,更为重要的是更新我们的教育“软件”,重建现代大学制度和大学精神。为此,我们不仅需要前瞻,而且需要重温,需要接续失传久已的五四时期的教育思想和文化精神,以争取民族文化的新的复兴。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