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民办教育 > 发展研究
民办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思考
2001-08-27    ――江苏省教委成教办 扬向群 陶向东

字体大小:

  在我们即将迈入21世纪的时候,全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在产生着急速的变化,如何顺应世界的潮流,取得立足新世纪的竞争优势,关键是教育能否获得成功。过去的十几年,我国的教育在改革中取得发重大成就,但随着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不论是政府还是社会各界,都兴起非常响亮的教育改革呼声,教育改革的内容很多,其核心是管理体制和办学体制的改革,发展民办教育则是推进其改革的有效途径,但如何改革和发展我国的民办教育事业,仍需我们解放思想、大胆实践、奋力开拓,积极探索一条适合我国民办教育发展的新路子,并对许多新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

一。民办教育的发展成效显著

  在教育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大背景下,民办教育事业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发展迅猛,现已成为我国教育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并为社会培养和培训了大批人才,补充了经济和社会发展各方面,尤其是农村、乡镇企业、集体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扩大了教育事业的规模。减轻了政府财政支出的负担,增加了教育供给方式的多样化和社会成员的可选择性,改变了过去政府包揽办学的格局,为深化教育体制和办学体制改革,繁荣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改变了教育的办学体制。

  作为教育新体制生长点的民办教育,把某种具有市场属性的教育主体引入教育的办学过程,主动对公办教育进行深刻反思,改变了原有公办学校高度集中、高度统一和单一依靠行政命令直接调节的教育管理体制,建立了一种新型的办学运行机制。民办教育适应了改革开放与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对人才需求和由此激发起的人们广泛而又活跃的学习要求,其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拥有依法面向社会办学的自主权。民办学校在市场经济中的生存与发展依靠的是竞争,竞争是民办学校发展壮大的法宝,因此民办学校的管理者有更强的质量意识和效率意识,通过聘请精干人员和兼职教师,有效地提高了学校的经营管理的效率,同时也都善于倾听家长和社会各方意见,增强了学校对教育消费者的责任感。在发展初期,民办学校相对于公办学校虽显得很弱小,但民办学校依靠自主的决策制度、能进能出的用人制度、拉开差距的分配制度和灵敏的信息系统,因而相对于公办学校而言具有较强的办学活力,使民办学校得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和发展,同时民办学校营造的这种竞争氛围,也把公办学校纳入到竞争之中,有力地推进了公办学校的教育改革。

  民办学校的调节机制是市场机制,一方面,在劳动力市场和文化消费市场等诸多要素综合影响下形成的生源市场,它象一只看不见的手调控着民办学校,在这种市场的调节过程中,民办学校不断调节教育内部的结构,变化学校的专业、课程设置,增减教职员工等,以适应市场竞争所反映出来的各种变化;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对人才市场的巨大影响,迫使学校睁大眼睛关注用人卑位的需求,并尽一切可能去满足这些需求,这种市场机制的作用特别是对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影响更大。

2、满足了社会对教育的广泛需求。

  在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民办教育改变了公办教育一大统一的教育模式,注重办学特色,创造出了更有实效的教育形式,因而满足了家长和社会成员对教育各种各样的消费需求,如民办幼儿园、民办小学的寄宿制,满足了部分经济宽裕而无暇顾及教育子女家长的需求,民办中学满足了部分择校生的需要,民办大学扩大了学生入学机会,各级各类的非学历继续教育培训。满足了社会成员对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素质的需要。民办学校与社会各方面的实际保持着最直接、最敏感的联系,教育形式多样、灵活,因而民办教育的生长点不断扩展,并越来越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

3、增加了教育经费的投入。

  “穷国办大教育”是我国教育的基本国情,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是长期困扰教育事业发展的难题,江苏的情况也不例外,尽管这几年来政府为增加教育经费的投人作出了很大努力,但与教育事业发展的要求仍不相适应,而民办学校则把社会上蕴藏着巨大投资潜力和投资热情调动起来,并将社会上的一部分资金吸纳过来,同时收取一定的学费,有效地增加了教育经费投入,改变了国家包揽教育经费的体制,大大推进了办学主体的多样化和教育的社会化,改变了社会和家庭消费结构,增加了家长、学生对教育消费观念的认识,激发了学生自觉学习的积极性。并形成了学校教师、家长、学生相互监督的机制。

4、优化了教育的资源配置。

  公办学校是对国家教育资源的有计划地利用和调节,而民办学校则是对国家教育资源按照市场的方式再一次配置和调节,从现实的情况看,我省的民办学校的举办者及其工作人员绝大多数是来自公办学校,且又多数是退离休的教育工作者,他们投身干民办教育事业除了实现自身的价值之外,实质上也是对教育资源的再广组合配置,正是这些具有市场经济头脑和运行能力的民办学校举办者,把社会各方有志于发展教育事业的个人(包括公办学校的离退休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以及社会的资金、设备、教育场所(其中不少是公办学校闲置的校舍和设备)等有机地组合起来、发挥起来,并有力地推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可以说民办学校是对国家教育资源的进一步优化配置。

二,民办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在充分肯定民办教育取得的成绩和积极作用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民办教育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

1、在认识上存在一些误区。

  一些民办教育的举办者、民办教育的管理者以及社会对发展民办教育的认识模糊不清,如:发展民办教育会不会影响公办学校的发展?会不会影响贫困家庭子女的就学机会?社会力量办学不需要国家的经费投入,为什么不能由学校完全地自主办学?民办学校的收费标准为什么要由物价部门审批同意,而不能按市场调节运作?等等,正是这些认识上的模糊不清,从而导致民办学校不能得到应有的、公平的待遇。

2、管理体制不顺,管理力量薄弱。

  民办学校的管理体制不顺,包括教育行政部门与劳动、物价、税务等部门之间和教育行政部门内部之间的管理体制不够顺畅,职责不够明确,导致多头审批、政出多门、各自为政、管理混乱,或管得太死,限制了民办学校的发展,或又过于放任自流,导致少数民办学校的办学质量得不到保证,败坏了民办学校的的声誉。管力量相对薄弱,管理责任不够落实,目前,教育行政部门对民办教育的管理力量除少数地区稍强一些外,大部分地区的管理力量都相对比较薄弱。

3、政策措施不配套。

  国家提出对民办教育是: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加强管理”,但真正有一定力度的扶持政策措施不多,对民办教育重视不够、鼓励支持不够。特别是土地、物价、审计、劳动、人事、保险等部门和行业之间缺少应有的配合;对民办学校的设置和管理等仍沿用公办学校的标准和管理模式;在社会力量办学的招生、教师的聘用、办学用地等也不能与公办学校享受同等的待遇,不能体现公平竞争的原则;民办学校的收费标准也是多年一贯制,不能体现市场运行机制的作用;还有的一些地方缺少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直接影响到民办学校的生存与发展。

4、法制不够健全,执法意识不强。

  国务院《社会力量办学条例》己发布并施行,对民办教育发展作了充分肯定。但《条例》还比较原则,可操作性还不够强,《民办教育法》也还迟迟不能出台.许多民办教育的举办者,办学思想不够端正,依法办学的观念和意识淡薄,学校的内部管理体制还未形成一套比较成熟的、规范的、科学的管理制度,个别学校存在领导班子不团结、制度不健全、管理不严格、教育教学质量不高等问题,有的甚至出现非法办学行为。

5、对民办学校产生的负面影响缺少限制措施。

  民办学校既有适应市场经济而充满活力的一面,也有受不规范市场影响而陷入困境出现混乱的一面,还有市场经济本身也有一个不完善和内在具有不可调和矛盾的问题,如,用经济规律代替教育规律,不按教育规律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忽视民办教育作为教育事业的一部分所具有的公益性原则;市场经济活动中的某些谋求利润最大化原则、拜金主义、本位主义、盲目性和短期行为等已反映到民办教育中,在一定程度上也损害了教育事业的社会形象;还有公办学校民营化,也可能会降低来自贫穷家庭孩子的入学机会,扩大社会的不平等。如何来限制这些负面影响关系到民办教育的健康发展。

6、对民办教育的调查与理论研究不够。

  目前,我省对民办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中许多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还缺少广泛而又深入的调查研究,理论研究不深不透,研究的滞后使行政决策缺乏科学的依据,政策措施也不能及时出台,立法也不能及时到位,管理也不能够有效。

三、民办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分析

  民办教育改革与发展取决于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社会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取向,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份和集体成份。”“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对我国在所有制问题上一次重大突破,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理论依据,可以肯定他说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使我国的社会经济建设融合到世界社会经济的整体之中是今后的发展方向,因此教育的发展必须同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民办教育作为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也同样离不开国家整体发展的大局。

  那么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它具有什么样的特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配套的教育体制又是什么样子?这是我们首先应该搞清楚的问题,尽管我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还不够深刻或不准确,但我们可以进行探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与一定生产力相适应的社会制度,即商品生产与交换的社会经济关系,也可以说是商品、货币社会经济关系,在这种制度条件下运用市场机制来调节社会经济关系,其中包括所有制关系,并通过调节不同所有者之间的利益,实现社会资源的配置组合,进而调节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是为了实现某种制度,而是为了适应生产力发展所需要的生产关系。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应当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协调,目前,我国的教育制度、教育体制和办学体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存在着明显的不适应,与国际化、信息化和科学技术发展等社会变化,仍有明显的不协调。因此我国的教育应当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社会、面向地方、面向基层,不断更新观念,积极进取,大胆实践,特别是对民办教育要有正确的发展观,积极探索符合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教育方式与教育的发展思路。

  民办教育的发展不能脱离国际社会与我国社会经济的现实与发展,我们认为其改革与发展的趋势如下:

1、民办教育将会得到更快发展。

  根据“十五大”精神,实现教育的目标与任务也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发展规律的办学形式和教育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学校的运作方式只要有利于教育的发展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就可以大胆试验并探索促进改革的管理方式。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竞争的观念、效益的观念等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教育思想与教育理论将成为推动民办教育发展的强大力量。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政府对民办教育的发展是积极鼓励和大力支持的,就是将来社会经济发展了民办教育同样也是教育事业不可缺少的组织部分,公办学校中的民办成份和民办学校中的公办成份以及独立的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将是我国今后一个较长时期的教育的主要特征,各级各类符合我国社会与经济发展需要的民办学校将得到快速的发展。

2、民办学校将更注重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民办教育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中发展起来的,市场经济的最主要的基本特征就是竞争,能够在竞争中取胜的只有质量高、效益好、有特色、能贴紧市场经济和社会需求的民办学校。因此在今后一个时期民办学校的发展不仅在数量上扩展规模,为社会成员提供更多的教育机会,更要将有限的教育经费进行合理的安排,在质量和效益等内涵上下功夫,并不断创新,随社会的脉动而相应调适,切不可保持一成不变,可以预见,一部分质量优、管理水平高、社会信誉好、有特色和适应市场发展方向的民办学校将会迅速扩张,而一部分质量不高、效益不好的民办学校将会被市场无情地淘汰。

3、民办教育将与国际教育发展的潮流接轨。

  由于体制不同,国外民办教育发展较快,且基本形式比较成熟的制度,政府鼓励、支持个人、团体和私营部门办学,国家与学生共同承担办学经费。随着改革的深入,我国社会经济将融合到国际社会经济发展之中,教育的发展也将国际教育的运行体制逐步接轨,我国的民办教育也将融合到国际教育的发展潮流之中,随着民办教育与国际化、信息化和科学技术发展等社会变化适应与协调,其教育思想、教育形式、教育内容、教育手段等将根据未来急剧的社会变化作相应的改革,民办学校的教育也将不仅仅局限于学校内部,而将会与社会融为一体,伴随着终身学习社会的到来,我们将进入一个学习化社会与社会化学习的终身教育时代,民办教育将向多层次、多元化、多样化、多规格的方向发展,为社会绝对大多数人提供各种各样的教育服务和机会均等的教育,实现教育的大众化、普及化。

4、民办教育将有一个更加宽松的发展环境。

  民办教育的管理将进一步迈向规范化、科学化、法治化的轨道,民办教育的一系列法规,规章、政策措施将会陆续出合,民办教育将更加依法办学,依法管理,同时也加强民主监督。民办学校的举办者将更多地拥有办学的自主权,政府的行政干预将会逐步减少,民办教育的发展将会有一个更加宽松的自主空间。政府对民办教育也将会有更多的扶持和保障措施,为扩大民间资源投资于教育事业出台更为有利的政策,民办学校在教师聘任、招生、收费等也将更多地按照市场的规律和教育规律运作。与此同时,民办学校也将在畅通升学渠道、提升教育品质、缓和升学矛盾等方面大有可为。

5、民办学校的成功经验将有力地推动公办学校的改革。

  近几年,民办学校在减少国家财政支出的负担,提高学校的运行管理效率:增加教育供给方式的多样化和选择性,提高学校对教育消费者的责任感等方面积累了许多丰富的经验。为公办学校的改革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政府也将从民办学校发展的成功中,改变对公办学校传统单一的统得过多过死的管理模式;给公办学校松绑,为公办学校的改革与发展创造较为宽松的发展环境。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寻需要,目前已有部分公办学校在改制方面作了积极的探索,现在的问题是,改制是从重点学校或实验学校开始,还是从薄弱学校下手,我们认为两者都可以试验,但可把重点放在薄弱学校的改造上,甚至可以把薄弱学校租赁或转让给条件较好实力较强的民办学校,这样或许可以创出一条改造薄弱学校的新路。

四、民办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对策

  根据我省民办教育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展望民办教育发展未来,我们对民办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出如下对策:

1、政府领导和社会各界要解放思想,提高民办教育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重要作用的认识,确立民办教育在整个教育事业中的地位。针对目前社会对民办教育认识的各种误区,政府和社会各界要解放思想,用“十五大”精神和邓小平理论来指导我们的工作,要根据世界教育发展方向研究我国在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民办教育改革与发展问题,充分认识发展民办教育对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和办学体制改革的作用,用正确的发展观对待民办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经常深入民办学校调查,切实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存在的问题,促进民办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2、加强民办学校的宏观管理和业务指导。

  既积极鼓励和大力支持,同时也要把市场作用的负面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加强民办学校的宏观管理对处于刚刚起步的民办教育发展尤为重要,对于克服民办学校的办学上的盲目性、运行上的无序性、教学上的随意性,避免因缺少宏观指导而使民办学校陷入自生自灭的境地,从而给民办教育的发展带来不良的影响。为此建议,在学校的设置与审批上,要与地方教育结构的调整和学校布局调整结合起来,既坚持标准,也允许其逐步到位并加强督促检查,要求按期达标;在行政管理上,要实行统一归口管理与分工协作相结合,教育行政部门内部最好是能有一个专门的管理处室,若暂时条件不具备,可规定主管的处室进行管理,并要处理好与相关处室的协调管理关系,要从规划、计划、教职工的聘任、招生到会议、提供信息、开展活动等与公办学校同等对待,淡化领导管理行为,强化具体指导行为,切实转变政府管理职能,确保民办学校自主办学的权利。

3、积极建立教育的要素市场,支持民办学校的改革发展。

  要充分运用市场机制,通过建立教育要素市场,给民办学校创造一个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使民办学校在市场的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一是建立校舍、设备市场,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民办学校为租赁校舍、设备煞费苦心,有的甚至陷入校舍、设备无着落的困境,而另一方面,现有的学校和企业这方面有很大潜力,两者缺少沟通的中介和机制;二是建立教师人才市场,目前,民办学校聘用教师主要是通过朋友介绍或自荐等形式,这实际上已是教师市场的萌芽,但缺少公开性、竞争性,民办学校选择教师的余地比较小,建立教师市场,把具有教师资格并能胜任教学工作的人员通过教师??市场??学校的循环机制,促进民办学校教师的优化组合;三是建立招生市场,为建立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公平竞争,也将沟通学校与学生之间的联系,促进招生工作的健康有序;四是引导民办学校进入资金市场,在增加民办学校的投入,改善办学条件,仅仅靠收取学费是难以适应学校发展需要,可引导民办学校向银行借贷,政府也可以适当给予一定的贴息,帮助民办学校解决经费不足的问题。

4、制定保障扶持民办教育发展的政策。

  各级人民政府,要把发展民办教育事业纳入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规划,纳入到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与规划.要保证民办教育机构及其教师和学生享有国家举办的教育机构及其教师和学生平等的法律地位。县级以上的人民政府要依照有关的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保障扶持社会力量办学的政策措施,对教育机构发展需要征用土地的,根据有关的规定和实际情况,纳入规划,按照公益事业用地办理,并可优先安排。教育行政部门和劳动行政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对社会力量办学举办的教育机构在业务指导、教研活动、教师管理、表彰奖励等方面,应当与国家举办的教育机构同等对待;对社会力量办学的教育机构的教师和学生的权益保障等方面也要采取切实措施并落实到位。

5、加强民办教育的立法和地方立法工作。

  国务院已发布了《社会力量办学条例》,这对促进民办教育的发展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条例》还比较原则,在某些方面还不够明确,需要加快地方的立法工作。民办教育的立法应当体现“十五大”精神,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对教育发展的要求,体现教育面向未来、面向界、面向现代化的精神,体现迎接知识经济到来的时代特点,并能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突破:一是概念问题,最好能用“民办教育”或“民办学校”,“社会力量办学”。这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名词,但表达不够准确,不适合于法律用语,也与国际通行的惯例不相一致,目前民办教育已经有了很大发展,在社会上也已为人们所熟悉,所以用“民办教育”或“民办学校”比较确切;二是民办学校的社会地位、权利,应当规定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具有同等的地位,应当给民办学校明确的权力和相应的利益,特别是民办学校的财产权属问题一定要有一个明确,应该是谁的就是谁的,不能含糊;三是民办学校的收费问题,民办学校向学生收取一定的学费,是教育自身价值的体现,应当更多地动用市场的调节机制,民办学校可以提出收费的意见,经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后,报请有关部门审批执行;四是民办学校是否具颁发学历资格问题,学历只是一个人的经历而已,当然在我国现在有着特殊的意义和作用,但从长远的发展观看,只要民办学校培养的学生符合国家规定的相应规格标准,就应该允许发给相的学历,否则就是不公平,现实的情况是许多民办学校用公办学校的学历指标办学历教育班,这是不利于民办学校的健康发展的;五是明确校长与校董会、办学者、投资人之间的关系,应当给熟悉教育规律的民办学校校长有更多的办学自主权。当然民办教育的立法问题很多,应当加紧调查研究。

 

一九九八年十月十日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从经费收支看“民办公助”学校的发展
· 发展与规范并举 实现民办教育的新突破
· 加快立法进程 促进民办教育发展
· 探析民办高校新格局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