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人物 > 人物热点
舒歌群:大学的今天,就是社会的明天
2019-01-11  中国教育在线  

字体大小:

——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专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党委书记舒歌群 


扫码查看专题

感受四十年:“改变”与“活力”、“奋斗”与“发展” 

  陈志文: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这40年里,您有哪些印象深刻的记忆或事件?您怎样评价这40年来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如果用几个关键词概括,是什么?

  舒歌群:改革开放40年,无论是对于国家还是对于个人,这种影响都是非常深刻的。

  我觉得对于我们家来说,1978年我哥哥上了杭州大学,而我则考上了浙江省重点中学——湖州二中,真是改变了我们的人生轨迹。原来我们都是做好了知识青年下乡的这种思想准备的,而且我哥高考前都已经报了名了。

  对于我国高等教育来讲,从恢复高考到1999年大学扩招,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1978年的2.7%到2017年的45.7%,我国的高等教育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成为迅速崛起的高等教育大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奠定了厚实的人才基础。

  如果从我个人的角度来感受这四十年,可以用“改变”与“活力”、“奋斗”与“发展”来概括。

中国科大是一所回归大学本源的学校 

  陈志文:您对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第一印象是什么?从求学到工作,您还先后经历过浙江大学、天津大学,这三所学校各有怎样的气质?

  舒歌群:2018年是中国科大建校60周年,9月份学校除了组织各类纪念活动,也组织了一系列的征文活动。因为,到中国科大工作才几个月,所以当时我只能以“科大印象”为题来谈一些感受:在我看来,中国科大是一个回归大学本源的学校——读书就是读书、育人就是育人、科研就是科研。我把这种印象归结为三点:一是以学生为本;二是以学术为本;三是以报国为本。现在印象还是如此。

  也是托改革开放的影响,我觉得我的人生非常幸运。从求学到工作,先后经历了浙江大学、天津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三所我们国家最好的大学。

  我觉得这三所大学的共同点都是把兴学强国、科教报国作为自身的使命和育人的理念,这种感受还是很强烈的。

  如果一定要做一些细分的话,我觉得老浙大与天大都是工科强校,文化气质还是比较相近的;中国科大理科非常强,反映在人才培养和文化气质上还是有一些不同。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党委书记  舒歌群

  陈志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为培养“两弹一星”的尖端人才而创校,2018年也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建校60周年,在这60年发展历程中有哪些具有重大意义的故事,能否分享一下?在新时代,中国科大是否有新的目标和定位?

  舒歌群:2018年是中国科大建校60周年。60年来培养出73名两院院士;国家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中有约10%是我们的毕业生;由中国科大主导完成的成果入选两院院士评选的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中国科学十大进展次数位居全国高校第一。

  对于这60年发展过程中的办学成就媒体也做了密集的报道,相信关心中国科大发展的朋友们一定会有所了解,在此我不做赘述了。

  习近平总书记曾三次到我校考察,多次对学校的工作给予指示,要求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传承科教报国、追求卓越的精神,瞄准世界科技前沿,立足国内重大需求,潜心立德树人,执着攻关创新,在基础性、战略性工作上多下功夫,努力办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这是中国科大的莫大荣誉,更是对科大人的重托。

  学校下一阶段的工作将瞄准“潜心立德树人”和“执着攻关创新”两大任务,以更高的目标要求实施“双一流”建设。

  按照德智体美劳的要求完善人才培养体系;要巩固基础前沿学科的优势地位,同时要实现工程技术学科跨越发展,并且要拓展新兴交叉学科融合深度,如科大新医学、智能信息等,增进管理人文学科建设内涵;主动对接国家战略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全面推进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和国家实验室的建设,进一步提升在基础性和战略性科研方面的能力。

“红专并进、理实交融”中国科大追求的是质量而不是数量 

  陈志文:我们注意到近期教育部强调给大学生加负,废除清课等错误做法,其实核心还是质量,中国科大向来对数理化等基础课程的要求非常严格,为什么?

  舒歌群:中国科大对数理基础的要求严格是有其传统的,我们以钱学森先生创办力学系为例。就如您刚才提到的,中国科大是为“两弹一星”事业而创办的一所大学,钱老参与筹备和创办,并亲自担任近代力学系主任。

  钱老提出了“技术科学”的观点,认为技术科学是一个科学研究领域,是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结合的产物。并且从办学理念、培养目标、教学计划等方面探索了“技术科学家”的培养路径,成为中国科大的一项办学特色。

  1959年钱老在《人民日报》发表题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里的基础课》的文章,详细阐述了学习基础课的意义、内容和学习的方法。

  还有一个例子,力学系第一届学生毕业,但是钱老觉得这届学生数理基础还不够扎实,特别将毕业时间推迟半年,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


图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官方微博

  陈志文:从1999年“大扩招”,到今天高等教育即将迈入普及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却能坚持近20年来不扩招,为什么?

  舒歌群:很多人也问我同样的问题。我理解这应该是中国科大精品办学理念的体现。

  中科大的定位是培养国家尖端的科学技术人才,要培养各领域的领军人物。所以,我们追求的是质量而不是数量。

  我们的本科教育坚守“基础宽厚实、专业精新活”的人才培养传统,非常注重数理基础的教育,尊重学生兴趣,真正实现本科生100%自主选择专业。

  保持适度规模,强化科教结合,通过学科交叉培养创新能力,对于提升本科培养质量还是非常重要的。

  陈志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歌中写道“又红又专,理实交融”,这可能是对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才培养特色的写照,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已创造出“千生一院士、七百硕博士”的佳话,在新的历史时期下,我们更应该坚持培养什么人的问题,为谁服务的问题,您怎样描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未来人才培养之路?

  舒歌群:中国科大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红专并进、理实交融”的校训,着力践行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育人理念。

  赋予“红”新的内涵,大力培养“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有作为,有品质、有修养”的“六有”大学生,造就德才兼备、红专并进的优秀人才;以本科生书院、创新创业学院建设为抓手,积极推行大类教育、专业培养的“2+X”培养模式,形成具有科大特色的一流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把立德树人融入每项工作、贯穿育人始终,做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努力办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图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官方微博

  陈志文:从1978年成立至今,中国科大少年班一直备受外界关注,有仰望、有好奇、也有质疑。您能否为我们解密一下少年班的培养理念和模式?

  2018年也是我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实施十周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取得了哪些成果?如今,“拔尖计划”2.0时代到来,学校在进一步推进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上有何规划?

  舒歌群:2018年正好也是中国科大创办少年班40周年,四十不惑。经过40年的发展,中科大少年班也取得了成熟的经验。

  我到中国科大工作时间虽然不长,但是通过调研深刻感受到学校的重视,从学生的招录、到宽口径、个性化的因材施教、班主任制度、教学管联动的学生管理模式等等都能体现出来。相信中科大少年班会办得越来越好。

  中国科大在基础学科的人才培养方面还是非常有特点的。像前面提到的本科教育坚守“基础宽厚实、专业精新活”的培养传统;尊重学生兴趣,真正实现本科生100%自主选择专业;重视数理基础,所有专业的学生都必修数学和物理,而且课程深度达到准专业水平。

  近年来,学校进一步深化改革,努力突破“流水线式”人才培养的局限,进一步探索“两段式、三结合、长周期、个性化、国际化”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形成一套有利于促进科教创新资源向人才培养聚集的协同育人机制。

我们的目标是办出中国特色、科大风格的世界一流大学 

  陈志文:“双一流”建设是目前高等教育的热门话题,您如何评价?您觉得什么才是一流?评价的尺子和标准应该是什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有什么目标?

  舒歌群:在我国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大国的时候,通过“双一流”建设,推动一批高水平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培养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我觉得是非常必要的,也是非常及时的。

  对于什么是世界一流,这很难用统一的标准来衡量。但是我想还是应该有一些要素的,首先,必须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做出突出的贡献,包括对人类文明和社会经济发展有影响的成果;其次,培养出了大批优秀人才,包括各领域世界范围内的拔尖人才;再者,有从事一流研究工作的国际知名教授;同时,有优秀的办学传统和大学文化。

  对于中国科大而言,我们提出了努力办出中国特色、科大风格的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并进一步做了细化,学校将按照“11+6+1”的学科布局,重点建设18个学科,瞄准新兴领域和交叉学科领域,建设科大新医学,发展科大新工科,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最终,推动6~8个学科跻身世界前列、8~10个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为此制定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一流大学建设方案》,明确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三步走”的战略,提出了五大建设任务、五大改革任务。

  陈志文:中国科大陈仙辉教授在当选中科院院士之前,曾有10年没拿出重要成果,但学校从未苛责。他曾说:“如果按发表论文数量考核,我可能早被淘汰了。”中国科大对人才的评价标准是什么?

  舒歌群:对于中国科大来讲,学校较早就建立了柔性考核机制。所谓柔性考核,是指采取学术会议交流,两院院士、校领导和相关教授参加点评的方式进行,不提量化的硬性考核指标,以“阶段考核”代替“年度考核”,以“同行交流”代替“述职考评”。

  柔性考核既符合学术人才的成长规律,又能呵护科学家的创造热情,保障他们相对自由地探索感兴趣的领域,为他们长期的学术积累与发展创造宽松环境。我想陈仙辉院士的例子很能说明问题。

对新一代大学生不宜求全责备 一代会比一代强 

  陈志文:您是恢复高考的受益者,能否分享下您当年上大学的故事?与您那一代人相比,当今这一代大学生有哪些特点?您对他们有何希冀和建议?

  舒歌群:我是1980年16岁上的浙大。报的专业是浙大物理,第二专业是热物理,也不知道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结果被录取在热物理。

  那时候年纪小,对专业没有太大的感悟,也就一步一步,扎扎实实地读书。大学的生活感觉还是很充实,基本上是“四点一线”:宿舍、食堂、教室、操场。

  那时候,正好是中国女排获得第一个世界冠军,带动了大学的排球热,我还代表热物理系排球队,获得过浙大排球联赛第四名的成绩。后来在天大上研究生期间,还代表研究生排球队获得过天大排球联赛的冠军。

  因为长期在高校工作,我倒是不觉得每届学生之间有什么大的差异。当然回过头来,和我们那时候相比,这种差异还是比较明显的。

  现在的大学生在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上比我们那个时候要强多了,但是由于一般都是独生子女,所以在自我管理、责任心等方面还需要加强。当然,我们不能用九斤老太的眼光来求全责备,我相信一代会比一代强。

  大学的今天,就是社会的明天。所以,我对当今大学生的希望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有责任心和使命感,要有谦和之心和高尚品德。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舒歌群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党委书记
· 中国科大,布局上海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拟撤销“英语”等6个本科专业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实现全被动量子密钥分发
· 中国科大提出硼配位铜单原子催化剂高效制备甲烷
· 重磅!省政府、中科院、教育部,重点共建C9大学
· 中国科大开发成本性能全面领先的全固态锂电池电解质
· 充电仅需18秒!新型水系锌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问世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三高”近红外钙钛矿LED问世
· 我国实现百兆比特率量子密钥分发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