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师范教育 > 教师新闻
师范毕业生的讲台在哪里?
2002-12-20    记者:王军

字体大小:

  日前,北京市人事局首次公布京城人才供求信息,供求比例为2.96∶1。今年前10个月,北京各中介服务机构登记用人单位职位需求50.7万个,而登记求职人员高达150.1万人:明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

  记者从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获悉,为保证北京生源毕业生就业率达到理想水平,《关于北京市2003年接收普通高等学校非北京生源应届毕业生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非北京生源高校毕业生明年进京,其毕业院校、专业及标准要求均受到严格限制。

  高校毕业生的严峻就业形势已蔓延至高等师范院校。2001年,北京市出现了自恢复高考以来的第一批高等师范待分生后,师范毕业生的就业压力逐年增加。

  2002年11月13日,首都师范大学学生处处长钱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近几年高等师范毕业生的就业状况,2001年的提法是不容乐观,2002年是比较严峻。今年,原则要求不能吓唬学生,但现实很残酷。高师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很不乐观。”

聘用合同制:高师毕业生进入市场

  几年前,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进入了“不包分配、竞争上岗、择优录取”的市场轨道。但是,为保证边远贫困地区教育发展所需师资,为控制师范毕业生流失,师范院校仍实行统招统分政策。尤其是老少边穷地区,高师毕业生基本按照哪来哪去的原则决定去向。

  在这样的就业政策下,中国的教育事业正在迅速发展。随着开放步伐的不断加快,中国政府在财政并不充裕的情况下,千方百计加大教育投入,在国家政策性拨款中,教育经费从1978年的81.24亿元,逐年增加到1997年的1862.54亿元。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导致了对师资需求的急剧上涨,师范类毕业生一度供不应求。

  而高校改革也在紧锣密鼓地向前推进。师范院校中非师范院系的不断增加,打开了师范院校毕业生由统分到进入人才市场参与双向选择转变的缺口。而高校的扩招导致毕业生总量的连年增加,高师毕业生百分百就业的局面被完全打破。当供求关系发生逆转,供不应求的景观成为历史,经过供求平衡最终过渡到供大于求时,“不包分配、竞争上岗、择优录取”的就业政策真正走进了高等师范院校。而允许非师范类毕业生进入教育系统、允许北京市基础教育系统向全国部分师范类院校招收毕业生以充实北京市基础教育力量的政策又对“一家独占”教育市场的北京市师范院校构成了极大的冲击。据不完全统计,仅去年一年,北京市基础教育系统面向全国引进外地师资人才将近2000人,而这一数字相当于为北京市基础教育输送人才主阵地的首都师范大学每年毕业生的总量(2500人左右,其中包括非师范专业)。

  2001年,北京市近郊八区各类中小学接收应届大中专毕业生实行双向选择的聘用合同制,北京高师毕业生待分生出现,师范类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渐趋严峻。记者从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了解到,根据“紧缺专业优先保证,饱和专业市场调节”的政策,师范类专业中,中文、数学、英语、 物理和计算机被确定为五大紧缺专业。除紧缺专业必须在教育系统就业之外,其他专业毕业生可以按有关规定跨行业就业,以缓解师范类毕业生就业的严峻形势。据钱处长介绍,2002年6月,作为向北京市基础教育领域输送师资的主阵地,首都师范大学的一次就业率为83.4%,16.6%的毕业生没有落实就业单位。而这一就业率在北京市60余所高校中排名在30位以外,曾经一度抢手的师范类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可见一斑。

基础教育改革步伐加快,提高师范生整体素质势在必行

  “中小学的改革很快,用突飞猛进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基础教育领域改革在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育手段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发展,师范院校的人才培养相对来说有些滞后。”钱处长不无忧虑地说。近几年,基础教育领域改革如火如荼,对教师的素质要求逐年攀高,“有的学校,眼睛已经盯上了硕士,学中文的要懂计算机,教数学的要会双语教学,能用英语讲课……”北京师范大学就业指导中心刘淑玲处长说,“这就要求教师在这些方面掌握相应的技能。如果按照原来的模式培养学生的话,他们毕业后将很难胜任新世纪教育对教师的要求。”

  顾客就是上帝,市场就是生命。对于已经进入竞争态势的高等师范院校来说,这句话也已经被经常挂到嘴边了。调整课程设置,提高学生素质,使本校学生在就业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的任务已迫在眉睫。“学生在我这儿上了四年大学,不能让人家毕业后工作都找不到,白念了这四年呀。”钱处长说。

  为寻找差距,今年10月,首都师范大学对该校毕业生就业后的情况进行了一次遍及全市18个区县教委人事科和273所中学的大面积调查。随后,又邀请部分市级重点中学校长、各区具教委人事科科长及本校往届毕业生,召开了一系列座谈会、研讨会,了解基础教育领域对师范类毕业生的要求和本校毕业生就业后的工作情况,为调整人才培养目标、适应当今中小学校对教师素质的要求作准备。

  首都师范大学创建于1954年,是为北京市基础教育输送合格师资的重要基地。建校48年来,共培养、培训合格师资7万多名,毕业生占北京市普通中学具有本科学历教师总数的57%,“我们学校的学生在基础教育领域中占据了数量上的绝对优势,”钱处长告诉记者,“但是,就我们的调查,从校长们的感觉来讲,我们的毕业生在科研能力等方面,与其他学校的毕业生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比如东北师大,华东师大的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要强一些。”

  钱处长说,通过这次调查发现,在课程设置上,首都师范大学有一些课程已经陈旧过时,不能与基础教育的需求紧密结合。“我们想尽快地进行课程设置改革,同时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从去年开始,首都师范大学加强了对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学校规定,每位学生必须有自己的课题,课题由各院系呈报,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确定选题以后,由学校请专门导师予以辅导,用一年左右的时间结题并进行答辩。因为“一年级的学生刚入学,能力有限”,所以,这一活动至少从大二学生开始。“普遍的反映还是很好的,”钱处长说,“这对学生科研能力的锻炼,参加工作以后在学校的科研中一试身手,提高自己都非常有帮助。”他满怀希望地补充道:“我们今年的毕业生都是做过这方面的训练的,所以到中学去,中学的校长们应该不会反映类似的问题了。”

  另据了解,在课程设置方面,教务处组织的有关调研正在铺开,课程设置改革已进入实质性的筹划阶段。“对我们来说,市场需要就是我们的生命啊。学生到这儿来上了四年大学,到了工作岗位上什么都不会用,什么都不会使那不行。现在好多中学都在搞双语教学,如果你的英语水平达不到,根本就不行。同时,中学现在的教学手段很多也很先进,你在大学的时候没有学过没有用过都是不行的。”钱处长说。

生源不断减少,削减师范院系已是大势所趋

  据北京市人事部门提供的数字,2001年北京市毕业生总量为6.9万人,2002年上涨至8.4万人,2003年再次上涨,高达11.2万人。大学扩招直接导致了毕业生的大幅度增加,而与经济发展速度相适应的就业岗位增加幅度却相对平稳,远低于高校毕业生的增长幅度。专业人士估计,毕业生就业难这一问题将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延续。

  而对师范高校来说,毕业生就业更是面对着基础教育阶段生源逐年减少,就业岗位萎缩,各中小学校正在定编定员的现实。业内人士指出,小学师资队伍已严重超编,初中阶段基本平编,只有高中阶段目前处于缺编状态,2002-2003年迎来入学高峰期,高中教师队伍短缺,2003年以后,整个教师市场将进入饱和状态,2004年以后,部分教师将面临下岗分流。继中等师范院校削减甚至取消之后,高师院校削减师范类院系增加非师范专业已是大势所趋。

  从1999年开始,首都师范大学在招生总量维持在2500人左右的前提下,非师范专业招生份额逐年递增,由200-400人之间迅速增长到1999年的750人,占招生总量的30%,2000年再次上涨至900人左右。2003年首师大招生计划中,非师范专业招生总量已蹿至1250人,与师范专业平分秋色。据钱处长介绍,目前此种做法在全国高师院校中已较为普遍。

  人事部门提醒,由于200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共有北京生源本、专科毕业生4.5万余人,总数比2002年增加了8340人,增幅为22.6%,毕业生就业压力将会增大,鼓励北京生源高校毕业生到西部省区工作的相关政策已经出台:凡北京生源高校毕业生自愿到西部工作,户口可落在北京,并建立《北京生源毕业生到西部就业联系卡》,在西部工作满三年可随时申请调回北京,回京后凭就业联系卡由政府人事部门所属人才中介服务机构为其推荐工作。

  在这样的形势下,首都师范类院校就业指导中心的负责人希望今年的应届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先就业后择业。“到哪儿工作都是工作,现在就择业你没有资本。你非要去北京的四中、八中,可四中、八中能需要多少老师呢?你可能到一个非常艰苦的学校去,要把它当成一个锻炼的机会,目前的就业形势要求同学们树立起到基层,到边远地区锻炼的观念。”他们还希望自己的学生“利用合法的手段和渠道积极地充分地尽力将自己的才能展现在用人单位面前,让用人单位全面地了解你,并最终聘用你。尽快找到一个很好的适合你的岗位。”而各师范院校也将通过自己的努力全力为毕业生顺利就业创造一切可能的条件和机会。

  日前,记者从北京市教育系统人才中心了解到,由北京市教委主办的全市范围内所有的师范类院校及用人单位共同参加的大型供需见面会将在本月21日在首都体育学院举行。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瞄准师范就业市场 16所东北高师网上结盟
· 广东取消山区市师范生60%须回生源地规定
· 竞聘3000:100 师范生竞争激烈
· 师范生求职并不难
· 东北创建全国最大教师专业市场
· 北京师资“双选会”,双方均满意
· 用做市场的方式推销师范人才
· 幼师毕业生为何容易找工作
· 北京师范类专场招聘会 高中主科教师缺口大
· 北京:高校毕业生中小学任教打破终身制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