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师范教育 > 教师新闻
教育部:"有情操作"清退代课教师 体现人文关怀
2010-01-22  新华网  

字体大小:

  新华网北京1月21日电(记者 吴晶)教育部人事司副司长吕玉刚21日表示,代课人员问题要“有情操作”、“妥善解决”,在维护学生合法权益的基础上,更多体现对代课人员的人文关怀。

  长期以来,一些地方出于各种原因低薪使用了一批代课人员。吕玉刚指出,代课人员产生的原因十分复杂,应当说,这些代课人员在特殊历史时期和特定情况下,为我国的教育事业特别是农村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付出了辛勤劳动和努力。

  据统计,截至2008年底,全国公办中小学还有代课人员31.1万。这些人员构成复杂,其中也有不少是近年来素质较好、具有教师资格的大中专毕业生。

  吕玉刚指出:“我们不能否定代课人员曾经付出的努力和劳动,更不能简单地让所有代课人员离校回家。妥善解决这个问题,关键是地方各级政府要按照义务教育法要求切实负起责任。”

  他提出,各地政府首先要严格禁止聘用新的代课人员,规范中小学用人行为,保证合格教师的补充需求。对现在还在岗的代课人员,要按照以人为本、政府统筹、坚持标准、有进有出、积极稳妥、标本兼治的思路,把妥善解决在岗代课人员问题与建立完善教师正常补充机制结合起来,将择优招聘、辞退补偿、纳入社保等政策措施统筹考虑。特别是要允许那些具备教师资格、符合教师任职条件、素质较好、有一定教学经验的代课人员参加公开招聘,择优进入到教师队伍;对那些被辞退的代课人员,也要给予一定补偿,同时随着各地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积极研究争取通过纳入城乡社保、农村合作医疗等办法,解决他们的实际生活困难。

  吕玉刚强调,教育部认为,长期使用不具备教师资格的代课人员,损害了学生的合法权益;而同时长期低薪使用具备教师资格的代课人员,对他们也是极不公平的。因此,教育部明确反对这种不规范的用人行为,要求各地通过多种途径解决这一问题。

  据了解,我国在有关文件中已多次强调要严禁使用代课人员,对在岗的代课人员要通过多种途径妥善解决。近两年,广西、重庆、广东以及甘肃兰州等地积累了不少好的经验和做法。

教育部:禁止聘用新代课人员 被辞退的要给补偿

    去年12月22日上午9点,甘肃省渭源县,代课老师苏汉伟在和自己所带的一年级10名学生照全家福时抹起了眼泪。他得知当地政府将在2009年年底前清退完所有的代课老师。杨登峰 摄

    代课教师变迁路:寻求认同,寻找被夺去的身份

    教育部人事司副司长吕玉刚表示,教育部严格禁止聘用新的代课人员。对于被辞退的代课人员问题,吕玉刚表示,要给予一定的补偿,同时随着各地保障制度的完善,积极研究争取通过纳入城乡社保、农村合作医疗等办法,解决他们的实际生活困难。

    在昨天教育部新闻通气会上,教育部人事司副司长吕玉刚表示,截至2008年年底,根据各地上报的数据,全国公办中小学还有代课教师31.1万人。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昨天也表示,解决在岗的代课人员,“教育部没有明确最后的期限”。

  相关专题:“后代教”时代,代课教师何去何从?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甘肃将代课教师招考年限放宽至60岁
· 四川内江资中为代课教师发放基本养老金300余万元
· 代课教师“难告别” 坚守甘肃山区数十载
· 应正视代课教师同工同酬诉求
· 邢台开发区代课教师盼望签合同 同工同酬
· 代课教师在大山里创办免费幼儿园
· 新疆定向招聘农村在岗代课教师 合格者纳入编制
· 湖南省长沙市直学校不得擅自招代课教师
· 女代课老师坚守山村讲台25年 身患重病无怨悔(图)
· 残疾代课教师郭省进城 学生村民洒泪“三送”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