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新闻中心 > 教育要闻
潍坊中考改革:不再分分计较
2005-11-17    

字体大小:

  两项实实在在而富有新意的改革,使今年的潍坊中考来了个大“变脸”。

  录取方式:一把尺子变多把尺子

  一项改革是,中考招生由原来的唯分数录取转变为多元录取方式:综合录取、推荐录取和艺体生录取并行。综合录取主要是依据学生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及学生综合素质评定结果,综合素质由学生和教师等共同评定,其中,学生在校期间一些重要获奖成果以及第二课堂活动的成果等都可列入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

  据中考录取后的统计,有40多名考试成绩并不理想的学生因为综合素质突出,最终被自己向往的高中录取。

  毕业于潍坊市育才学校的王晓萌就是其中一个幸运的女孩。她的语文、数学、外语等主课成绩在班里并不拔尖,但凭着突出的综合素质成绩,她顺利迈进了潍坊一中的大门。

  考试办法:化整为零不再分分计较

  另一项主要改革是,把原来的一次性中考改为多次进行,每年组织两次考试,1月份和6月份各一次,这叫化整为零。一般情况下,初中一年级可以参加地理、历史、生物三个学科的考试,初中二年级可以再加上物理、化学、政治三个学科的考试,初三的学生参加全部学科的考试。特殊情况下,学生还可以自己申请经学校批准后,提前参加各学科考试。如果对成绩不满意还可以再考一次,以最好的一次成绩为准。

  不仅如此,学生考试成绩采用等级制进行表达,分A、B、C、D、E、F六等,按常态分布的比例确定。比如,如果考试题目太难,多数考生达不到90分,那么,对达不到90分的考生总数前15%,也可以酌情视为A等。在命题内容和形式方面,注重三个纬度的考查:以知识立意转变为能力立意;增加试题的开放性、探究性;增加理化生实验、英语口语交际和音体美特长考试。

  两次考试选最优,那样会不会导致很多学生都参加两次考试,从而增加学生负担和老师的工作量呢?潍坊十中校长崔秀梅笑笑说:“不会!化整为零的考试办法就是为了减轻学生负担,以免学生在初三毕业时被压得喘不过气来。只有一小部分觉得考得很不理想的学生才参加第二次考试。因为现在考试成绩用等级表达,学生都觉得没有必要再分分必争了。你说,考92分和94分有多少区别呢?学生更愿意把精力和时间放在综合素质的锻炼和提高上。”

  改革目的:让老师和学生自由呼吸

  中考改革实施后的录取工作在教育行政部门的监督下进行。各高中学校录取结果向社会公示5天,有异议的学生可以提出申诉。由于方案合理,操作慎重,监督有力,宣传到位,使得这项重大改革平稳地在潍坊市推进。

  潍坊市教育局局长李希贵讲起自己4年前到美国某中学考察,一位担任校报编辑的高二女生告诉他,她已准备报考华盛顿大学的新闻专业,包括她现在对中国教育代表团的采访,都可以作为大学录取的依据之一。这件事对李希贵触动很大:中学的学习已经与他们的人生规划和职业倾向联系在一起了。这是对人的一生负责的教育,已经超越了一个学段仅仅是为了下一个学段这样一个狭隘的目标。

  “还有,现在实施的新课程改革也对当前的考试方法提出了挑战。如果中考面目依旧,那么无论多么精彩的课程改革都很难进行下去。”李希贵说。

  中考改革,引起最大变化的是各初中学校。各种实践活动和第二课堂活动等比以往明显增多了,许多学校恢复了校报、校刊,有的学校还为有特长的学生配备了专门的辅导教师。学生的观念也发生了变化,参加集体活动和公益活动的热情高涨。现在,家长和老师交谈,最关心的不是考试分数,而是问“孩子综合素质怎么样”,并积极支持孩子参加各项活动。

  潍坊十中校园里有一条标语:“寄语学生:愉快生活,愉快学习,做一个富有爱心、文明有礼、身心健康、人格健全的好孩子、好学生、好公民。”崔秀梅校长指着标语说:“现在的中考改革,有利于让我们实现这样的教育目标。” 2005年11月17日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上海:高中录取率98.45%
· “期中考试”吓怕小学生
· 择校是“救命稻草”吗?
· 江苏热点高中名额分配学生家长反响强烈
· 天津中考 政治开卷
· 江苏中考政策作重大调整
· 全国首例中考泄密案终审定案维持原判
· 北京:今年中考取消录取分数线
· 北京:15.7万小学生免考升中学
· 北京小学升初中改革方案出台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