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新闻中心 > 教育要闻
下月北京40场招聘会面向毕业生
2005-11-23    记者 申剑丽

字体大小:

    近日,北京市毕业生就业市场对外发布消息称,12月,北京市人事局将联合18区县及市人才机构,举行北京地区毕业生招聘月活动,其间将陆续举办40场中小型招聘会,除综合型或行业专场外,部分场次将与高校合作招聘。

  招聘月首场招聘会于12月2日在中关村人才市场举行,为海淀区专场招聘会,主要提供IT等技术人才岗位。其间,除18区县结合自身特色举办人才招聘会外,北京毕业生就业市场、北京中高级人才市场还将分别举行行业专场招聘会或面向研究生的专场招聘会,如12月6日中高级人才市场将举办研究生专场招聘会;12月7日,北京毕业生就业市场将举办建筑、房地产专场招聘会。

  据北京市人事局所属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市场部宋经理介绍,40场招聘会主要面向2006届应届毕业生,北京、非北京生源都可以参加。

  他表示,与往常一样,本次招聘会欲将大型招聘会化整为零,方便各区县毕业生前往求职。与往常不同,除依托18区县人事人才机构外,本次招聘月其中的若干场次,将和高校合作举办,目前已经敲定了与中华女子学院合办北京毕业生就业市场女大学生专场招聘会,于12月21日进行。

  据介绍,40场招聘会的时间及具体地点已公布在北京毕业生就业网上,主办方提醒,部分场次将临时有微调,请毕业生随时登录(www.bjbys.com)查询。

  ■相关新闻首批毕业生见习基地挂牌人事部举办第三届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周,提供职位逾43万个

  本报讯(记者 申剑丽)前日,人事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本周,人事部携全国各地各级政府人才机构,推出全国人才市场第三届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周。服务周期间,网络和现场招聘会将为40多万毕业生提供应聘岗位;本次服务周首次推出毕马威等五家单位作为毕业生见习基地,鼓励毕业生就业前进行充分的社会实践。

  此外,人事部服务周活动领导小组特设立热线电话(010-64053885),接受群众监督,一旦发现有招聘欺诈等不符人事政策行为,将予以严肃查处。

  服务周拟招逾43万人

  前日,人事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服务周期间,各地将举行现场招聘会97场,参会单位24360家,提供职位信息85000条,拟招聘人数36.5万人。同时,将有102家网站举办网络招聘会,拟招聘人数7.1万人,两者共计43.6万人。

  毕业生见习基地挂牌

  与往届服务周不同,本次服务周将首次授牌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首批接受人事部人才流动开发司、人事部人才流动中心授牌的单位包括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中国冶金建设集团公司、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北京新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五家单位。

  应人事部要求,这五家单位将每年提供一定数量的工作岗位,有计划地组织毕业生实习,以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见习基地的有效期为3年,期满后合格的单位可继续申请挂牌,人事部将在政策上给予支持。

  学生需求统一报给单位

  前日,中国冶金建设集团公司人事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单位首批实习基地的实习生招募计划尚未发布,但主要是通过相关学校收集学生需求,统一向单位报名后,优选并确定实习生进行实习,今年集团约将提供实习岗位1000多个。

  据悉,今后,人事部还将继续选择一些合适的企事业单位作为高校毕业生见习基地。2005年11月23日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女生招聘会告吹 凸显《劳动法》的尴尬
· 招聘会两类六种求职陷阱曝光
· 毕业生:警惕“虚假招聘会”
· 南京毕业生招聘会学生挨宰
· 高校招聘会火爆京城
· 就业形势趋严峻 家长也进招聘会
· 陕西大型招聘会 高校掀起人才战
· 招聘会:想说爱你不容易
· 外地招聘团进京“团购”优秀毕业生
· 千余招聘单位亮相2005年全国人才交流会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