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新闻中心 > 教育要闻
江苏:扩招减考生增 今年艺术类更难考
2006-01-16    

字体大小:

  2006年艺术院校的专业考试即将拉开序幕,艺考生们都在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了。今年到底有哪些高校开设艺术类专业?各校艺术类招生政策是否有变动?昨天,快报记者连线江苏省内开设艺术专业的知名院校,提前获悉了各校招生最前沿的信息。除江苏省内艺术类招生龙头老大———南京艺术学院招生计划涨幅较大外,其他院校招生规模基本不变。

  南艺今年扩招500人新增4专业

  南京艺术学院今年面向全国总的招生计划为2300人左右,去年总计划为1800多人,扩招约500人。在招收的21个本科专业、45个专业方向中,今年还新增了四个专业及专业方向,分别是美术学院的绘画(书法)专业、影视学院的公共事业管理(影视策划与制片)专业、人文学院的公共事业管理(艺术管理)专业和传媒学院的录音艺术专业。

  据介绍,在2006年的招生方案中,有一个值得注意的变化是,艺术学院在音乐类专业加试中,将首次采用从试题库中抽题组卷的方式,在千余道试题中根据统一的难易比例抽题、形成若干份备用试卷,每道试题都有唯一的标准答案,由学院专门的阅卷组负责批改。

  普通类高校艺术类不扩招

  每年,一些普通类高校均会招收部分艺术类考生,今年这些院校的艺术类招生计划和去年基本持平。江苏教育学院今年仍按音乐类、美术类和设计类三大类进行招生,总计划和去年基本持平。南京晓庄学院今年招生人数和招收专业均不会有太大变化。江南大学今年也仅增加了40个招生名额,招收专业包括工业设计、广告学、动画、美术学等8个专业。南京工程学院艺术类本专科去年共招收180人,今年招生规模不会变动。

  金陵科技学院招生就业处副处长闵光琛介绍,今年学校本部及龙蟠学院艺术类招生计划共312人,其中本科210人,专科102人,本科计划比去年大幅增加。招生专业主要为动画、服装设计、艺术设计等,中加合办影视动画专业是今年新增专业。南京林业大学今年面向全国招生250人,共设置8个专业方向,江苏省内的考生需参加江苏省艺术专业统考。南京工业大学今年艺术类专业分别为工业设计和艺术设计,这两个专业在江苏省各招20人,比去年略增。快报记者于蕾谢静娴

  南京高考报名激增5000人

  总数约为35500余人

  (记者 谢静娴)昨天,记者从南京市招办获悉,今年南京市高考报名人数初步统计为35500余人,其中往届生约为2000人,和去年基本持平。和去年有所不同的是,今年南京市艺术类考生出现较大幅度的增长。

  有关人士昨天透露,去年,南京市共有30290人参加高考,从目前统计的数据来看,今年南京市高考报名人数已经超过3.5万人,但最终参加高考的人数可能还要略有下降,因为还将剔除部分高考综合考补考不合格的学生。在报考科类中,艺术类考生约7000人,而去年南京市艺术类考生仅为5183人,增长了约2000人。

  南京某高校招生人士昨天分析,近年来,艺术类考生报考人数持续增长,艺考竞争也愈发激烈。以去年为例,江苏省艺术类考生约4.7万,而艺术类招生计划约2万人,录取率约为42.9%,远远低于去年江苏省高招71.7%的总体录取率。

  这名招生人士还表示,很多考生都把艺术类考试作为高考捷径,但事实上难度更大。首先,艺术类考生的数学成绩从今年起将全部计入文化总分,同时,这类考生的文化成绩和专业成绩必须“双达线”,才有被录取的可能。现在,还有的考生为了参加艺术类专业考试,会花一些时间突击补习艺术专业课,但现在的艺术类专业考试中对学生的艺术功底考查较严,很多考生一经考试就立即“现形”。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华东首家艺术类高等职业院校在杭州成立
· 明年高校艺术类招生六大变化
· 河南艺术类专业招生报名新规将出台
· 浙江公布明年高考艺术类招生办法
· 2006年普通高校艺术类专业招生办法
· 江苏艺术类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大
· 江苏大学今挂牌
· 小学生忘买教学材料 老师竟要学生相互掌嘴
· 打破"万人一卷" 江苏高考将启用过渡性方案
· 教育专业调整应力戒“浮躁”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