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新闻中心 > 教育要闻
抗震救灾一线:灾区复课,默哀中的力量
2008-05-20  中国教育报  

字体大小:

  国旗半降,汽笛长鸣。北京时间2008年5月19日14时28分,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的第7天,四川省绵阳市数百名中小学生默哀3分钟,也迎来他们灾后的第一课。

  新建的九洲帐篷学校就坐落在绵阳九洲体育场外。两只白色的帐篷在蓝天映照下,无声地透着一股希望的力量。

  帐篷学校的校长由绵阳市教育局副局长姚定兼任。他说,这次复课是在保证绝对安全的前提下,根据家长和学生的需求,经学校同意和教育部门批准而启动的。初步统计安置在体育场的学生有2465名,这些学生来自北川等重灾区。教育部门从绵阳中学、绵阳外国语学校中挑出最好的老师来教他们。

  3分钟默哀过后,面对数百双多了几分忧虑的眼睛,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姜沛民给孩子们鼓劲儿:“家园没有了,但学校还在!亲人失去了,但老师和同学还在!党和政府一定会对大家负责到底,设立帐篷学校,就是希望同学们尽快恢复生活和学习,在大家的关怀下自强自立,健康成长!”

  每一个历经重大灾难的孩子,都会在心底留下一道深深的阴影。

  如果说震灾中是救学生的生命,那么灾后的重要环节就是救助学生的心灵,让他们在不安定中有归宿感,在离开集体后重新形成一个互助的群体,重新树立起自信和希望。

  特殊的开学有了特殊的第一课。教育部组织的心理健康教育专家组从成都带来经过培训的30余名志愿者,与分在两个帐篷的600多名孩子进行一场心灵“对话”。

  志愿者们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的十多个学生围成一圈。

  志愿者将手中的小球抛给其中一名学生,这名学生站起来介绍自己叫什么名字,然后,志愿者领着其他小组成员,高喊他的名字:“某某某,你好!”然后这名学生将手中的球抛起来,弹到另外一个同学身上,这位同学又站起来介绍自己。

  有的孩子站起来时已经泣不成声,志愿者教师便上前搂住他,在他耳边低声劝慰。互相介绍完毕,低年级的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齐唱着《小螺号》、《让我们荡起双桨》等歌曲。

  心理辅导课快结束时,小组的成员们手拉着手,高举着喊道:“我们永远在一起!”年轻的声音汇在一起,一样有着钢铁般的穿透力,穿过白色的帐篷,在九洲体育馆外飞扬。

  北京大学心理咨询治疗中心主任方新在

  默哀时不时地擦拭着泪水。她谈起这堂心理辅导课的初衷时说,这些学生从四面八方会集在一起,互相不认识,而且许多学生还失去了亲人,失去了家。这样做就是让他们建立起社会认同感,与新同学建立起联系,从而建立起集体观念和归属感。

  从第一堂课开始,许多家长就在帐篷外看着孩子们的一举一动。

  擂鼓小学一年级学生李昌霖的父亲说,他们家的房子在地震中全毁了,一家四口住在体育馆内,这次复学让他很欣慰:“我们转到这里一星期了,孩子们每天没有事情做,我就盼他能早点读上书。”

  北川职中高一学生母山微是一名羌族女孩,在复课前她就做了大量志愿工作,帮助老师登记受灾学生的名字。她手上拿着一份学生名册,记着每个学生的姓名、年龄、原来的学校、联系方式。“我手上这个名单有四五十个学生了,我还要继续登记下去。”她说。

  接下来的日子,这些学生将学习行为规范、心理健康、生理卫生和科普知识等内容的课程。据姚定介绍,将尽快再添置三四十顶帐篷,开展小班教育,大概需要一个月时间。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关注:西藏教育系统全力抗震救灾
· 教育部党组部署安排教育系统抗震救灾下阶段工作
· 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抗震救灾工作
· 各地高校师生以多种形式支援四川灾区抗震救灾
· 教育部召开第二次会议部署教育系统抗震救灾工作
· 抗震救灾 科技界在行动
· 教育部:全力做好教育系统抗震救灾工作
· 教育系统众志成城 抗震救灾
· 10月8日:抗震救灾表彰大会举行
· 四川29次常务会议追认一批抗震救灾教师为烈士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