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新闻中心 > 特别推荐
美国多元办学模式及其启示
2001-10-25    彭伟强

字体大小:

  20世纪后半叶,尤其是80年代以来,“美国基础教育出现了反对公共教育整齐划一,。义务教育强制性的思潮,要求重视民众教育选择权的呼声日益高涨。期间,提出来一些新的教育理念,在实践中产生了许多特色学校,形成了“重建学校运动)’。这些改革理念和实践对美国学校的经营管理和内部权利结构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本文将对这一时期形成的各种新型的办学模式:磁性学校。契约学校。家庭学校。特许学·校作一番介绍,以求对我国学校模式的改革有所帮助和借鉴。

  传统上,美国存在着两种相对立的办学模式:由政府公共资金资助的公立学校和由私营机构。教会或个人举办的私立学校。公立学校自18世纪末创建以来,一直主导着美国基础教育,作为美国基础教育最主要的学校模式)它在普及义务教育,提高国民素质方面的成就有目共赌,在实施义务教育过程中,儿童受教育的机会仅仅是局限于本学区的学校。由于各地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差异,教育机会不均等的现象时有发生。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民主化呼声渐起,在教育领域,尊重教育选择权成为美国公众关心的话题,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派的代表人物米尔顿弗里斯曼提出了“教育凭证”、概念,主张公校私营,一些教育改革者开始致力于这一思想到实践。70年代,“备择学校”(altemative schoo1)主张在一些州开始实行,公立学校体制内部出现了一种新的办学模式——磁石学校;同时,一些家长开始改变把子女送往学校的做法,把适龄子女留在家中学习,家庭学校再次重现。

  80年代里根就任美国总统期间发表的《国家在危机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犹如一声惊雷,震撼着美国大地,公立学校的种种弊端让美国人感到震惊:学校管理僵化呆板。效率低下。浪费严重。办学质量一直呈下降趋势,再加上逃学。暴力。吸毒等问题严重,使得许多家长对公立学校丧失了信心,他们不断要求政府。学区对公立学校进行改革,满足其子女学习的需求。里根也适时提出打破公立学校独占美国基础教育的局面,激励公私学校之间开展竞争,赋予家长教育选择权的主张。

  80年代未至90年代初,布什总统一直致力于推动美国的教育改革,提出了“择校就读”的思想,并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在其追求卓越的教育策略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多元教育,提出要满足不同的教育利益及扩展教育选择权,鼓励在公立学校内从事实验和革新。他指出:“为了学校的成功,学校改革的新议程必须通过竞争和按市场规律进行)选择制度是一种有用的工具,它能加强学校的管理’,;“每一个家长和孩子都应有真正的学校,不论是公立学校。私立学校还是教会学校……。期间,出现了两种新型学校——契约学校和特许学校。克林顿就任后,继续支持公立学校间的竞争,提出要在公立学校范围内进行有所限制的选择,并加大资金投入,继续推行特许学校运动。

  一、磁石学校(magnet school)

  “磁石学校”顾名思义,就是“有吸引力的学校”,又称为“特色学校”。它办学特点鲜明,针对儿童特殊兴趣爱好,开设富有特色的课程。在磁石学校,学生可以学习读。写。算等基本技能,亦可习得特殊专长的学科,如音乐。戏剧。电脑。法律及其视觉艺术等等;学校形式极为多样,如高智天才学校。外语学校。蒙台梭利学校。科技学校。艺术学校等。磁石学校没有学区和入学条件的限制,学生可以自愿申请入学,由电脑编班入学。

  70年代创办之初,全美只有十几所磁石学校。80年代,联邦政府加强城市改造资金的投人,加速了学校的发展,3 1981至1983年,约有1/3的大都市开设了磁石学校(共计1000所)。80年代中后期,磁石学校发展迅速,各类磁石学校在各地,尤其是人口密集。民族多元。贫富分化较为严重的地区更是如此。1990年美国学区联合会对52个学区的调查显示,有34个学区办起了磁石学校;1993年,约有1 /2的大都市设立了此类学校,就读磁石学校的少数民族学生占近一半。

  从实践的情况来看,磁石学校有如下几个突出的特点:(1)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比较独特,根据学生不同的需求设置课程,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最大限度地体现因材施教;(2)学生就学不受学区限制,只要学生愿意,就可人读:(3)促进教育机会均等,不同社会背景、不同种族的人就读同一所学校,增加了不同民族相互交流的机会。磁石学校以其弹性化的课程和独特的教学方法,吸引了不同地区。不同种族。有志向。有兴趣的学生前来就读,缓解了当时各大都市普遍出现的“白人外流”的现象,推动学校种族融合。学校在充分运用教学资源。教师教学投入、促进学生学业进步和能力发展等方面作出了不少成绩。1996年对12个大城市学区的调查结果表明,磁石学校的学生在各学科如数学。自然。写作等方面明显高于其他公立学校的学生。

  二、家庭学校(hOme school)

  所谓的“家庭学校”是指适龄子女在家庭学习的一种学校模式。其实,近代美国社会就有家庭学校,但当时是因为学校太少所致,随着公立学校的普及,有条件的家庭都愿意把自己的子女送到学校去读书。但从70年代起,家庭学校又重新抬头,发展势头强劲。70至80年代只有几万人,至90年代初,在家庭学校就读的学生已有30万。到1999年更发展到100多万,占学生总数的2%。许多家长愿意把子女留在家里,除了一些家长持不同的教育理念,或是具有较强烈的宗教信仰外,公立学校校园暴力不断。管理混乱、质量不高等都是其中极其重要的因素。

  按照美国各州法律,所有适龄儿童都必须进人州一级认可的学校就读,因此,家庭学校刚开始出现时,曾遭到一些压力;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形式已经被人们普遍认同,许多州还通过立法;具备条件的家长可以向政府提出申请,通过一定的审批程序,其子女可以留在家中学习。这些条件包括:家长必须拥有高中或相当于高中的学历;教学目的授课时间在4一5小时(每年不少于180天),有各种教学记录;传授的课程至少应包括国家核心课程;参加州一级的考试等等。

  家庭学校获得教学资源的途径非常多样,如图书馆。博物馆。各中小学(含会。私立)。大学。教堂。私人教育机构等,尤其是私人教育机构为家庭学校提供了大量的教学资源,包括教学软包。教学辅导书。随着科技的发展,学生的学习途径。方式;日益多样,如因特网。各种教学软件、杂志。录像等,具有较大影响的家庭学校网站为家长和学生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为扩大视野,家长还要求学区。学校开放教育资源,允许他们利用其设备,旁听某些课程,甚至跨校学习等;有些家长还自发成立了自主学习小组,家长各自教授自己熟悉的学科,组织各种活动等。

  各州为推动家庭学校各出其招。除每州至少设一个州一级的组织(有些州有好几个)外,许多州还没有专门的家庭教学协调员,一些州或学区还开设辅导班,供家庭学校的学生业余学习,成立教育中心,为家庭提供教学资料,提供教学支持等。教育界人士认为,政府有责任为家庭学校建立一套接受必要教育的保证体系,使他们无论在学科知识。动手能力。还是在心理素质等方面都能全面发展。

  由于家庭学校管理的特殊性,对其作出全面的评价并不容易,但据一些调查资料显示,学生在各种课外参与公益活动如音乐比赛、实地学农等表现积极。1998年春,39,607名家庭学校的学生参加了依荷华州K8年级基本技能考试(ITBS)和9一12年级的成绩水平考试(TAP),成绩明显好于其他类型的学校。1998年大学入学考试中,在校生平均分为21分(满分为36分),在家生则达23分(已达到进入较好学校的资格);2000年全美中学生单词比赛的前三名均来自家庭学校。

  三、契约学校(contract sc hool)

  契约学校是指民间私人公司和地方学区签约经营的学校。近十年来,为回应教育私有化思潮,各种民间的私人教育公司如教育选择公司。公共策略团体公司、爱迪生教育网络公司纷纷成立。这些公司与政府公立学校签约,根据合同承包校内特殊的服务项目,女口交通用具。医疗卫生。食品供应等,通常公立学校的这些服务项目在人员培训、人事管理、设备提供等方面单独所需的经费按合同由私营公司承担,这并不占用学校原有公共教育经费,可缓解公立学校资金不足的困境,提高学校办学质量。

  教育选择公司是目前介人美国公立中J、学管理最大的一家公司。1992年,它曾与明尼苏达州学校管理当局签订五年的经营合同,负责管理巴尔迪摩市的9所学校(包括学校管理、电脑教学。行政事务等),后来由于其经营不善而被政府当局终止了合约。在契约学校中,另一个广为人知的是90年代初爱迪生教育网络公司推出的“爱迪生计划”(Edison PrOject)。它曾试图把全国若干学校统一管理起来,形成全国“学校链”,后来因为经费问题而改变了经营管理ioo0所学校的目标,转而重点承包管理公立学校。在德州。明尼苏达州。堪萨斯州、麻省等地都有“爱迪生计戈“”经营的数所公立学校。与传统的公立学校所不同的是,“爱迪生计划,,延长学生学习时间(包括学期和上课时间),调整师生间的比例,开设一些较有针对性的辅导班,对教材进行改革,使其更有人性化,并且注意把现代化的科技引人教学实践,将学校的教学系统与学生的家庭电脑进行联网,形成十分有效的学习系统。

  契约学校在减轻政府财政负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使学校管理更力。科学化。制度化等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申尝试,对提高公立学校的办学效率有所帮助。

  四、特许学校(chart schoo1)

  Ffiigr特许学校是指由公立教育经费支持,由教师团体、社区组织、企业集团或教师个人申请开办并管理,在相当程度上独立于学区领导和管理的一种新型公立学校。特许学校在享受相当大的自主权的同时,也承担着相应的责任,办学者必须提出明确的办学目标,并与当地的教育当局签订合约,一旦不能完成合约要求,政府有权终止合同。

  1991年,第一个特许学校法出现在明尼苏达州。近十年来,通过此类立法的州不断增力“,到1999年,已经有36个州(含哥伦比亚特区)通过了特许学校法,运行学校的总数达17m所,在校生共350,m0人,·其中有近十个州的学生人数占公立学校总数的:%以上。作为90年代美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特许学校成了美国各界的热门话题,倍受政府和社会民众的关注。克林顿认为:“特许学校能提供真正的公立学校的选择,,,并要求政府增力口投资,以实现成立3000所特许学校的宏伟目标。J、布什就任后,也表示了对特许学校的支持。

  美国政府支持鼓励特许学校发展的主要目的在于进一步推动公立学校改革,使美国的各类学校真正形成一种相互竞争的氛围,给广大家长为其子女选择合适公立学校的权利。对那些热心于创办特许学校的办学群体来说,则是为了实现在传统的公立学校内不可实现的教育理念,并把其体现在学校的使命中。特许学校之特色可以归纳为,“下几个方面:(1)促进校际之间的竞争,进而提高学校教育质量;(z)享有充分的自治权,女n在经费的使用。教师的聘用。课程设置等方面,有利于学校内的改革,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3)符合家长为子女选择学校的权利;招收有特殊背景与需求的学生,促进了教育机会均等;(4)注意办学成本与办学效益,尤其注重学校的绩效责任;·仍)规模小、,更有利于个别化教学,关注不同特点学生的学习,促进个性化。特许学校创办以来,其质量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从一些调查结果来看,学生家长以及教师对特许学校普遍持赞同的意见,认为特许学校创造了一种有利于学习的环境,在相当程度上考虑到学生的需要,办学重点集中在教育教学上,更有利于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明尼苏达州立大学教育改革中心曾对8个州30多所特许学校作调查,结果证明,特许学校可以提高学业成绩,与此同时,特许学校还被认为是各种种族。背景和能力学生的安全港。

  近几十年,尤其是80年代以来,美国基础教育改革所出现的各种类型的学校,其根本目的就是弓;人竞争机制,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充分满足各种教育需求。从其教育理念和实际措施来看,对我国目前的基础教育革新有借鉴作用。

  第一,积极推进办学模式的多元化。

  公办民营是当前美国改革办学模式的主要措施,也是世界教育改革的趋势之一,学校模式多元化才能推动竞争,提高公立学校的教学效率和办学质量。近几年来,我国私人办学虽有所发展“,但无论是从形式还是内容离广大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还相差甚远,鼓励民间参与办学、通过公办民营的方式不但可以改善公立学校的办学条件,减轻政府负担,节省开支,更可以提高竞争力,促进办学成效。

  第二,学校应有更自主的发展空间。

  多元的办学模式,无论是“磁石学校”还是“特许学校、’,教育行政机构都是充分授权,给予学校独立自主的空间,推行由下至上的各种改革。我国实行校长负责制已经有十几年的时间,但由于体制等问题,校长的权利仍然非常有限,转变僵化的教育管理观念,赋予学校更自由的空间,让学校在课程设置。人事。经费。资源配置等方面有足够的自主权,才更有利于调动学校的办学积极性,提高办学效率。

  第三,学校应注重绩效。

  绩效是学校生存发展的生命线。在竞争日益激烈。办学模式更加多样的今天,只有那些富有特色。成效显著的学校才能生存并得以持续发展。学校在获得相当程度的自主权的同时,必须对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业成绩负责。为了对绩效负责,学校首先要明确办学宗旨,建立符合实际的监控机制和学术标准,并把其公诸于世,定期向政府和群众汇报办学情况,自觉接受监督。

  第四,改革应重视消费者的权益。

  传统的学校是以生产者为导向,更多的是考虑雇主的利益而不是消费者的利益。在教育日益走向民主化的今天,重视教育消费者的需求非常重要,不同的家长和学生有不同的教育需求,让家长和学生拥有更多的自主权,最大限度地满足其对教育类型。设施的选择将是今后学校改革的重点,家长有权要求学校提供高质量的教育,也有权选择受教育的方式。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江苏为中外合作办学提供优惠政策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