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特殊教育 > 教学研究 > 听障教学
多媒体辅助培养创新思维的构思与尝试
2001-09-25    箫雨

字体大小:

  创新教育对于聋生来说,存在着一种认识上的误区:有很多人往往较多的从他们的生理缺陷考虑,过低的估计他们的潜能,认为他们没有什么创造能力。但是美国著名的盖洛德聋人大学的校长金约旦(聋人)有一句名言:“除听音外,聋人可以做世界上任何事情”。如果我们在教育中,在补偿缺陷的同时,及早对聋生进行创新意识、创新思维等创造品质的培养,对他们的成长、成才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对聋生的创新教育,除了积极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学内容、革新教学方法,还可以借助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是一种高度视觉化信息传递工具,它图像逼真、色彩鲜艳、具有动画功能,还能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对聋生来说具有直观、形象、运动、交互和可重复性,能对聋生的生理缺陷进行有效的补偿,同时能培养聋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可以说,聋哑学生比普通儿童更需要多媒体的帮助。

  在实践工作中,我就怎样借助多媒体培养聋生的创新思维这一课题进行了初步的构思与尝试。一般说来,多媒体辅助培养创新思维的教学可以从多媒体教学的三种主要形式――演示教学、自主学习、远程教育入手:

  一、演示教学运用多媒体演示教学以其信息容量大、教学效率高等优势而备受广大聋校教师的青睐,并已经逐步走进了课堂教学。它便于聋生借助视觉器官和残余听力充分观察思考所提供的丰富感性材料(文字、图片、声音、视频动画等),不仅弥补了聋生有限的感性认识,而且扩大了他们的视野,把许多远离聋生实际的、无法用语言表达清楚的内容,用明白易懂的形式显示在他们眼前,使聋生在观察、分析、理解、掌握的基础上有了创新的可能。在多媒体的演示教学课件设计中,可以采用以下一些方法培养聋生的创新思维:

  1、抽取本质提高概括力聋生的思维处于以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时期。教学中应帮助聋生通过形象思维去获取抽象的知识,这是创新思维的一个重要基础。而对于聋生来说,对一类事物的属性进行抽象概括从而抽取其本质属性的概念学习是非常困难的。如果通过多媒体演示隐去实物本身,凸显其本质,对于提高聋生的抽象概括逻辑思维能力大有裨益。如我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先在屏幕上展示扇子、红领巾、形成一定角度的时针和分针等实物形象,然后通过设计使实物形象逐渐隐去,显现这些实物本身的两条线段之间形成的锐角、直角、钝角,动态的闪烁几下,并最终显示在屏幕上,形成角的表象,从而使聋生能透过现象抽取本质,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用同样的方法,在以后的几何知识教学中可以让聋生形成长方形、正方形、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等一系列概念的表象。

  2、渐进演变发展想象力想象是在表象的基础上,对原有表象加以改造而形成新的形象,或者根据语言、文字的描述而形成相应的事物的形象的认识活动。从本质上说,想象是表象的运动和发展。《圆的面积公式推导》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利用传统教具很难讲清楚。利用计算机模拟剪拼,把圆分为八份、十六份,三十二份,可拼成近似平行四边形。再引导聋生想象如果把圆无限细分,拼成的圆形就转化成什么图形,从而使聋生理解和掌握圆面积的计算公式。这样,借助多媒体演示课件的渐进演变和教师的适时诱导,聋生头脑中的表象开始由静态转变为动态,并在不断的量变中产生质的飞跃,即由圆的有限分割想象出圆的无限细分的情形,从而可将一个复杂的化圆为方、化虚为实的问题通过现代化的技术妥善解决,并使聋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发展了创新思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想象力。

  3、发散求异,启迪创新力发散思维是一种开拓思路,寻求多种答案或沿各种不同方向去思考,以产生新的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的思维活动。例如,在进行《分数的初步认识》的教学时,我设计了这样一道习题:

  在图中用阴影表示出九分之五。

  在一个聋生用鼠标选择方格表示出九分之五后(选中一个方格后,屏幕以阴影显示),我又问:“想一想,还可以有不同的方法吗?”聋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并用鼠标选择出了其它的一些富有创意的表示方法,如十字形、T字形、梅花形等一些具有美感的图案。这种练习设计,刺激聋生对同一问题作出了多角度的思考,得出了多种不同的答案。这样的发散性思维训练促使聋生从事物的整体与局部,现象与本质、前因与后果等诸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的分析,有助于提高聋生认识事物、处理问题的能力,较好的启迪了聋生的创新能力。

  二、自主学习一般的多媒体演示教学课件,不太重视聋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多种需要、多种形式的交互作用以及创新思维个性品质――独立性、自信心等的培养。大多数时间由教师点击鼠标演示教学内容,聋生只能被动接收,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在教学过程中结合使用个别化自主学习多媒体课件能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个别化自主学习多媒体课件的目的就是努力培养聋生主动参与学习、自主学习,为今后的自主创新性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各聋哑学校多媒体教室的相继建立,为聋生使用个别化自主学习多媒体课件提供了可能。这种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应注意以下几点:

  1、体现自主性培养个性个别化自主学习多媒体课件就是要聋生通过自己操作电脑、自己选择学习内容、自己控制学习进程,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因此在课件人机交互界面的设计中,应该体现这一特点。例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自主学习阶段中,课件界面可以把学生应该掌握的内容分成了5个模块:“看一看”、“学一学”、“做一做”、“跳一跳”、“玩一玩”,让聋生通过点击鼠标自己决定进入哪一模块:可以先学习后练习,也可以先练习,遇到困难时再有针对性的学习。“做一做”“跳一跳”和“玩一玩”可以进行分类教学:能力强的学生完成三项;一般能力的完成两项;差一点的可以只完成一项。当然,不同的教学内容可以根据需要设计生成不同的模块,这样使每个聋生都能根据自己的特点和能力进行学习,培养了其独立自主能力以及个性的发展。

  2、体现激励性培养情商情商(EQ),是“情绪智商”的简称,它是美国哈佛大学心理系教授丹尼尔·戈尔曼于1995年提出的。他的研究表明:一个人的成功,智商的作用只占百分之二十。智商可以作为人类成功的指数,但并不是最重要的,也不是唯一的。最重要的是占了百分之八十的非智力因素——情商。良好的情商使人的创新思维个性品质能够自由的发展,从而充分的发挥他们的创造潜能。在个别化自主学习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中,重视对聋生进行情商的培养,有利于聋生适应现代和未来社会对人才良好的创新能力的要求。在聋生进行自主学习时,良好的评价系统是课件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聋生进行了一定的操作后,系统应给于聋生的操作进行适当的评价,除了配以语言、鼓掌的声音外,针对聋生的特点,还应在屏幕上显示出相应的鼓励话语,如操作正确时显示:“太棒了;做的真好;好聪明啊;”操作不当时显示:“再试一次;没关系,再来一次”等。这些激励性的话语给聋生营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使聋生以良好的情绪和自由的心态进行学习,提高了对错误和挫折的承受力,能较好的发展聋生的情商。

  三、远程教育远程教育已经被教育部列入《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虽然现因资金、设备不足尚未能够进行课堂实践的研究和探索,但在二十一世纪,远程教育将是教育界一个新的热点和发展趋势。现代远程教育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崭新的教育方式。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通信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因特网的迅猛发展,将分布在全球的网络互连在一起,使远程教育的手段有了质的飞跃,成为高新技术条件下的远程教育。它集成了计算机网络和有线电视网络、卫星、交互视频、电子邮件以及万维网等技术,允许教师和学生之间同步或异步地以文本、图形、图像、声音和视频等多媒体形式进行交互式教学。使知识成为可以全球共享的资源。联想网校、希望网校、万恒远程教育网、101远程教育教学网等各种网上学校的开通,使得学生能够真正自主的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确定学习目标并与他人进行交流,传统的教和学转换为一个真正以学生为主体的、交互式的、协作式和探索性的各种活动。对聋生来说,更摆脱了由耳聋带来的交际障碍,能够进行自主的创新学习,使自己的创新潜能得到自由地发挥。利用多媒体辅助培养聋生的创新思维是一个全新的、有着广阔前景的科研课题,目前笔者只是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构思和探索,更深层次的内容还有待于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进一位研究和总结。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