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特殊教育 > 教学研究 > 听障教学
学与创合辙共振 提高聋生综合素质
2001-09-25    通州市聋哑学校 俞玲玲

字体大小:

  在现代教育系统中,学习越来越为社会乃至家庭所重视。“活到老,学到老”的终身教育观逐步为人们所认识。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懂学、会学、活学,培养聋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也为时代所必须。在特殊教育教学活动中,让学与创合辙并行将是新时代赋予特教工作的主要任务。

  一、在学习中创造在创造中学习“学”即学习。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把社会的和个体的经验内化为个体行为的过程。使学生对基础知识和社会行为等一系列的认知活动。“创”即创造。在心理学界,创造是一个仍有争议的概念,目前将其定义为:根据一定的目的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其核心是创造性思维能力。它不仅指在某一领域发现新的现象,揭示出新的规律,也指将两个以上领域中的东西结合起来,把人们以前未结合起来的有用的设想结合起来,发现或发明一种新的东西。聋生通过教师的教授已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和技能,懂得如何去获取知识。象我校开展的借书读报活动,聋生从文中读懂寓意,从字典中查找生字,体会睿智的小故事。在教师课堂教学中掌握文章的段落大意,中心涵义;在直观形象的演示中,理解长短、方圆、立体与平面;在实际的验算中掌握加减乘除的运算规律。这些都是聋生学习的具体表现。劳动创造了人本身,人的创造性又不断地改造着世界。一件精美的艺术品,一篇脍炙人口的文章,一场生动活泼的观摩课。瓦特发明了蒸汽机,居里夫人发现镭无不是学习、积累、创造的成果,学习与创造是统一的。在学习中创造,在创造中学习。教师不能因为学生没有创造出新产品,而否认其具有创造力二、呵护好奇心培育创造力

  1、创造力源于好奇心聋生的思维在很大程度上受思维定势的影响,然而他们的偶发奇想常常孕育着创造的火花,他们的创造行为常常表现在动作、感知觉、想象、思维及个性特征等方面,好奇心是神圣的,牛顿看到熟透的苹果掉落在地上,引起好奇心,从此潜心研究,终于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聋生有较强的好奇心,然而只停留在感知事物的外显特征上。例:在常识课上,教师让聋生通过放大镜观察。聋生发现通过放大镜观察到的物体体积变大,产生好奇心,拿着放大镜继续观察另一物体,发现其体积同样变大。继而产生疑问,出现期待老师来解释这一现象的神情。缺乏自己去阅读,探究,通过实验来解释的“潜心研究”。这时,教师不仅要激起聋生的好奇心,更要激起聋生探究事物本质的学习意志品质,而不能停留在表面。

  2、创造力体现在实际问题的解决中聋生的思维以直观形象为主,它不同于幼儿的那种无框框无模式的“去月亮上荡秋千”的想象,也不同于成人那种有强烈的目的。聋生的创造力表现在某一事件或某一问题的解决上。某一独特的方法表现出出人意料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夫妇,显示出求异思维的倾向。课堂上常有这类的例子。我让学生画一个四边形,多数学生画成正方形或长方形,也有些学生在充分理解概念的基础上,画出梯形、平行四边形或不规则的四边形。

  3、创造力显示出不同的个性特征不同的聋生吸收不同的经验,有其不同的性格特征和智力差异。有的善于听辨,有的善于观察,有的善于思考;有的活泼好动,有的沉默寡言。这些都会形成他们独特的经验,都有创造的潜力。一聋生在美术课上画出精美的作品,受到老师的表扬,一聋生在沙堆里垒出各色城堡,却遭到老师的批驳,被认为是不讲卫生。殊不知,此学生也是一种创造的行为。聋生的经验是丰富而独特的,只要这种经验的整合具有新意,那就应该理解为是一种创造。

  三、挖掘创造因素,致力创新实践培养聋生的创造力,需要向聋生提供丰富的内容和自由宽松的环境,发挥其积极性与主动性,培养创造的欲望、兴趣与创造的能力,使学创并行。

  1、课堂教学中,引导创造思维训练聋生的创造性思维不同于正常学生,他们多以问什么答什么,甚而答非所问。也就是在聋生的这些“依葫芦画瓢”中教师善于诱导,进行扩散。例如:教完分数以后,让学生再说出几个不同的分数。教完几何图形,让学生说出几种形状类似的物品,进行一形多物的扩散。。语文课中更有一因多果、一词多义、一举几得的扩散。数学教学中有殊途同归、一题多解的扩散。艺术课教学更能营造思维的空间,发挥聋生的创造性思维。在发展扩散思维的同时,课堂中渗入集中思维训练。低年级运用较多的归类法。如区分水果与蔬菜,区分钝角、锐角等。在定义教学中,教师一改以往灌输的方式,通过众多直观的演示,让学生来阐述某一物体的特征,归纳出数学算式中的共性,从而得出结论。如分数小数性质的推导。课堂中这些常见的教学方法,均具有较高的抽象概括水平,包含了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方面的思维能力。这种集中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2、课外活动中,开展创造性活动聋生在校有计划有组织的各项活动中,常常表现出创造的意向和行为。教师的发现与积极的引导使学生的创造得以发展。聋生是爱美的,如何去创造美,欣赏美呢?在这次校举行的“学守则”活动中聋生得到充分的表现。聋生的创造不是“职业”的,而是生活学习的本身。美术教师的引导,使学生创造出更富想象力的作品;缝纫课的实践操作,使聋生知道怎样更快更好的缝制;手工活动中几块零碎地旧布在聋生手中变成了艺术品。聋生的创造潜能是无尽的,让我们更多的为其提供激发学习创造的愿望,发挥其创造才能的大好空间。

  3、享受成功的快乐聋生的创造力是稚嫩的,需要我们加倍的呵护。“失败是成功之母”在聋生身上却不适用。他们把失败看作是永久性的。缺乏对现代、未来的长远规划。因而要创造条件让每一个聋生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营造良好的范围,以期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人才。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耳聋儿童特异心理实证研究》研究报告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