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特殊教育 > 教学研究 > 听障教学
现代教育技术优势提高劳技教学效果
2001-09-25    浙江省衢州市聋哑学校温 和

字体大小:

     [摘要] 在劳技课堂教学中运用电教手段能达到:变抽象为具体,弥补认知的不足;变呆板为生动,促进行为的转变;变现实为虚拟,促进习惯的养成。

 [关键词] 激发;培养;掌握。  

  在聋校劳技课堂教学中运用电教手段可以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通过看得着的直观因素,最大限度地调动并开发学生的智力因素,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牢固掌握劳动知识与劳动技能,形成良好的品德意志、行为习惯。

  一、变抽象为具体,弥补认知的不足聋校劳动技能训练的优劣,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聋生的生活经验,对语文、数学等学科知识的掌握。对于从小丧失听力,长期处于无声空间的一年级聋生来说,要理解《劳动创造一切》中的“原始人类打猎,工人做工,农民种田,售货员售货,解放军站岗巡逻,科学研究,教师上课,学生学习”等都是“人们在辛勤地劳动”难度很大。教师用手语表达,学生无法准确理解。惟有借助电教设备,将这些抽象的内容制作成形象、直观的CAI课件进行教学,才能让学生区分清“原始人、工人、农民、售货员……才能懂得打猎、做工、种田……是不同的劳动分工。同时也明白:只有劳动才能创造社会财富,创造社会文明。并认识到:学生天天上课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尊敬老师,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就是一项非常光荣的劳动。

  二、 变呆板为生动,促进行为的转变

  教材中强调:“在劳动中要转变聋生的认知观念。劳动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质教育的一种‘有效手段’”。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发现聋生在劳技学习的过程中,由于听觉器官丧失了其功能,其他器官的感知感觉能力异常强,在学习劳动技能时是“一点就通”;而对劳动理论知识的掌握,良好品德意志的培养,教师传统的教学手段常常显得事倍功半,而运用电教手段进行教学,就能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如:在一年级的《铺床叠被》教学过程中,教师先到军营拍摄了一组解放军叔叔的生活镜头:摆设整齐、一尘不染的宿舍;平滑整洁的床铺,有棱有角的被子;铺床叠被的方法;生龙活虎的操练;文明的就餐;刻苦认真的自学。教学时,先是让学生看录像:解放军叔叔的宿舍、床铺及叠被方法;接着是将他们带到自己的寝室里,要每一个学生看看自己寝室内的摆设怎样,看看自己的床铺、被子叠得怎样,找找自己和解放军叔叔的差距;然后是组织学生逐个进行实践操作练习;最后是继续引导学生观看录像,目的是使解放军叔叔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偶像,模仿的对象。《人际关系心理学》指出:模仿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从个体对他人无意识的动作到衣、食、住、行,到对他人风度、性格、行为方式、工作方法,乃至于整个社会生活的风俗、习惯、礼仪等,都存在着模仿。儿童的模仿对象总是由近及远,由小及大,最初的模仿对象是父母、兄妹,尔后是老师、同学,随后发展到社会范围内的英雄、先进人物。模仿的基本趋势是无意模仿到有意模仿,从游戏的模仿到生活实践的模仿,从对外部特征的模仿到内部实质性内容的模仿。为进一步促使学生养成自觉的行为习惯,教师可以分阶段组织学生开展铺床叠被的劳动竞赛,对学生予以督促和鞭策。通过这样电教媒体与劳动竞赛活动有机结合的教学方式,某个一年级的男生寝室,通过学习,其室内的卫生、纪律由常常被校点名批评进步成为连续几个月的“文明寝室”,其班级的学习面貌也焕然一新。学期结束之后,该班级还被评选为校“文明班级”。

  三、 变现实为虚拟,促进习惯的养成

  劳动毕竟会使人感到疲惫、辛苦,如果在劳动训练过程中不及时地对聋生进行引导、教育和帮助,有些聋生就有可能产生怕累、怕脏、怕苦、厌倦劳动的情绪,产生不愿意学习的态度。如:《洗手、》《刷牙》、《洗碗筷》、《剪指甲》,学生常说自己从小就会了,用不着老师教;天天注意饭前便后洗手真麻烦。针对这种情况,在教学《刷牙》时,教师用医院拍摄、网上搜索到的相关资料制作成CAI课件,让学生看画面:如果刷牙“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用正确的方法刷牙,长期以往,就会出现蛀牙、烂牙,并且牙齿的感染会扩展到你的眼睛、心脏、关节,引起瘫痪,损害肝脏或眼盲,影响正常的生活。在学生已有恐惧感的条件下,将蛀牙、烂牙、齿龈溃烂的镜头夸张、特写,进一步激起学生的高度恐惧感,引起学生反省:自己平时哪里做得好,哪里做得不好,今后要怎么做?直观、形象的恐惧画面,促使学生铭记在心,从而自觉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这一教育手段,验证了贾尼斯和费希巴赫(Janis.Feshbach.1953)的研究结论:“激起恐惧、恶感可以改变人们对这件事的态度”。

  实践越来越使人们认识到:教师充分运用电教媒体创造的形、声、色等信息,可以使知识性和趣味性融为一体,优化教学的效果。但电教媒体的运用必须讲究“适时”的艺术,注意“度”的适当。惟有根据教材的要求,结合教材内容,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的特点,合理科学地选用电教媒体,才能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