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特殊教育 > 教学研究 > 听障教学
如何培养提高聋生的写句能力
2001-09-25     北京第一聋人学校夏树敏

字体大小:

   聋人学校语文学科的教学,要使学生从对祖国语言文字一无所知或所知甚少,逐步达到较准确地掌握祖国的语言文字,发展思维能力。与普通学校相比,在语言文字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培养训练上,聋校语文教学工作就更为艰苦、细致,这正是由于聋人学校教育对象的特殊性所决定的。

  应认识到语文工具在学习、工作及与别人交往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中语文工具也仍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掌握书面语言,尤为重要。

  要提高聋生的写句能力,应在以下几点作出努力:

   给聋生创造更多的写句环境,调动学生写句子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要从一点一滴做起,在讲解生字词时,不但要在音、形、义上下工夫,更重要的是要给学生创造语言实践的机会,如:课文中讲“督促”一词,先要讲清课文中的本义,其次要联系学生生活实践练习说句、写句。通过老师的讲解,学生能够说出“奶奶督促我快写作业”“快下雨了,老师督促我快回家”等句子,为了发挥学生写句的积极性,应注意尽可能更多地保留学生原句中的合理部分,用点滴的进步,鼓励学生,久而久之会使学生在写句方面产生极大的兴趣。

  2.重视各种形式的写句方法,学习语言知识。

  写句练习的项目是很多的。如:“扩句”、“缩句”、“修改病句”、“仿句子造句”、“用指定的词造句”、“把词语组成句子”等等,要想将知识变为技能,非经常练习反复实践不可。在加强句子的基础训练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在讲解写句内容时,要紧密联系学生生活的实际,从具体到抽象。做到这一点就应认真备教材、备学生。如:练习按照“(老师)看见(两个孩子)正向(队伍)(奔来)。”的句式写句子时,首先要让学生知道这个句式的意思,还可以用动作演示出来,最后概括出句式的形式是“(谁)看见(谁)正向(哪儿)(怎么样)”。由于讲解了例句,学生就可以从容地写出许多句子。如:“(我们)看见(老师)正向(校长室)(走去)。”,“(我们)看见(陈海滨)正向(教室)走去。”等等句子。通过练习,扎扎实实地一步一步地提高,学生会较好地掌握句子的写作方法。

  2-建立必要的“写句”训练手段。随着年级的不断增长,训练手段也应不断加强,尤其是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在二年级时可以进行“每日写句”练习,三年级开始可以练习“看图写句”“景物写句”“看演示写句子”,四年级可以进行“写日记”,建立“摘抄本”,还可以写一些所闻所感。如:四年级的学生,利用日记形式经常写一些阅读寓言故事读后感,通过学生坚持不断的努力,这个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很快的提高。实践证明,只有“多读、多写、多改、多记”的方法,才能更快地提高写句能力。

  3-重视面批、进行个别指导。由于学生的写句水平不同,因此,出现的问题也各不相同。如:“雨过天晴,红军在前进泥泞的路上。”这一病句,有的学生修改时很顺利地把句子修改完毕。有一部分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下,才发现句子写作顺序是错误的,还有的学生根本不会修改病句。因此,讲解时在注意集体评议的同时,也应注意个别面批学生的病句工作。这样对学生的帮助是很大的。通过实践,有的学生大大提高了修改病句的能力,这正是在集中评议和个别面批指导下产生的结果。

  通过多种形式练习写句,可以使语句通顺、词汇丰富,对聋生来说,书面语的形式表达语言比口语、手语更稳定,如果掌握了写句能力,就使聋生掌握了与健全人联系的基本工具,对提高阅读能力也起着非常之大的作用。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