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校园动态 > 校园新闻
北大贴出告示发“禁令”:禁止租车游校园
2013-07-22    新华网-北京晨报

字体大小:

  昨天,北大东南门外暑期参观校园的游客又排起了长龙,至少需排队一个小时才可进入,看到这一商机,除了常年在外揽客的“黑车”外,自行车出租点也挂出招牌,称骑自行车可从东门直接进入不用排队登记,吸引了不少游客租车。然而,这招并不一定管用,一些租车游客没能混入校园。

  游客:

  排队长龙至少等1小时

  前天上午,北大东南门外的游客又排起了长龙,校方准备的有遮阳顶棚的排队区内早已站满了人,等待的队伍在排队区外又延伸出了百米,由于天气炎热,放眼望去全是遮阳伞,场面相当壮观。“妈妈我不想进去了,都等了快1小时了,热死了!”有小游客嘟嘴哭闹发脾气,家长只能一边好言相劝,“孩子,北京大学是全国一流学府,来这里参观后回去你学习就会有动力了,长大了争取考到这里念书。”一边疲惫地擦去额头的汗水。

  记者看到排队区有七八个保安维持秩序,劝游客不要着急,只要按顺序登记身份证都能进。保安表示,东南门专门为参观的游客开放,以及有证的车辆也可以从此出入,而校内有证人员和非机动车需要从东门出入。与游客排队等候进入相比,有证人员、车辆通行顺畅,这也让一些校外人员嗅到了商机。

  “我有车证,带你进去玩一圈,不用排队。”记者在北大东南门时,就有“黑车”司机凑过来表示,记者可以包他的车进校园,一口价150元,马上就能进不用排队。很快,就有4名游客跟着“黑车”司机离去。而北大的保安表示,车证是北大教职工或家属才有资格申请的,“黑车”司机的车证极有可能是假冒的,在进校园时被查出会被扣车,但也不排除有教职工或家属给代办的可能性。

  探访:

  校外租车点趁机揽生意

  记者在北大清华附近走访时发现,校外有多家商户出租自行车,有一家明确挂出“出租自行车游清华北大不用排队”的牌子。记者询问一名租车商户,对方表示正常情况下登记游览要排队至少一至两个小时,但如果骑着自行车就容易混在老师学生中间进校园,保安并不管,并保证说,“你放心,肯定能进去,先去挑辆车吧!”

  记者注意到,这些租车点至少有十个,最多的一家有四五百辆自行车,生意火爆,已租出了一大半。每辆车日租收费从10元到40元不等,越靠近北大门口收费越贵。其中一名商户还握着一沓至少30张身份证表示都是客人租车抵押留下的。记者询问没有身份证怎么进校园,商户不耐烦地表示“肯定能进”。

  应对:

  北大贴出告示发“禁令”

  下午,记者来到北大东门,记者看到保安拦下了一名骑车的年轻人,盘问后确认对方是游客。原来这位游客和同伴租了自行车想进去游览,其中一人“藏身”在有北大学生证、饭卡或教师证的自行车车队中,浑水摸鱼地进去了,但他的伙伴却在队尾被保安抓个正着,保安表示没有北大证件的请去东南门登记入校。这下两名游客傻眼了,只能隔着大门相望。

  像这样被盘查出来的游客不在少数,但还是有很多租车人成功进入。保安表示,有效证件不仅有学生证、教师证,饭卡也可以,记者询问保安是否有骑车混进去的游客,保安表示不会挨个检查证件,会有混在师生中间进园的可能性,但有些游客从外貌上就能看出和学生有很大差距,直接就被拦在门外。

  据悉,北大方面也已获悉游客租车混进校园的方式,在排队处张贴告示:“禁止租车游校园”。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北大团队,打造AI时代的软件基座
· 北大副校长张锦:当前基础研究主要有三种类型和路径
· 樊锦诗捐赠千万元支持北大敦煌研究
· 人工智能国际顶级会议比赛,北大学生夺冠!
· 北大团队重大发现!癌症治疗新希望
· 北大:正在编制第二期“双一流”建设方案
· 北大开发微肿瘤预测模型:药效准确性逾90%,待大规模验证
· 北京大学举行“疫情重袭后的全球治理”理论研讨会
· 66岁北大教授跨越13小时14000公里的硬核课堂
· 北大和复旦获批重量级科研平台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