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校园动态 > 校园新闻
国务院:大力推广校园足球
2014-10-21    新华网-新京报

字体大小:

  今年8月8日全民健身日,北京多处体育场地免费开放。当日多名市民在亦庄开发区体育中心免费踢球。

  国务院日前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意见对足球、篮球、排球等集体项目以及冰雪运动给予特别关注,并将中长期足球发展规划和足球场地设施建设规划列入“重点任务”,由国家发改委、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等共同负责。

  城市社区建15分钟健身圈

  意见明确提出,2025年中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要力争超过5万亿元。这一战略目标彰显出国家对体育事业发展的高度重视,出发点和落脚点不仅是促进经济发展,更是要惠及民生。意见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把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作为根本目标。

  意见在继续强调简政放权、取消商业性和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审批、推进职业体育改革等任务之外,还增加了“丰富市场供给、建设一批便民利民的中小型体育设施”等新要求,提出到2025年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平方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5亿的目标。

  意见提出,各级政府要结合城镇化发展统筹规划体育设施建设,合理布点布局,重点建设一批便民利民的中小型体育场馆、公众健身活动中心、户外多功能球场、健身步道等场地设施。在城市社区建设15分钟健身圈,新建社区的体育设施覆盖率达到100%。

  意见提出,积极推动各级各类公共体育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加快推进企事业单位等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学校体育场馆课余时间要向学生开放,并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安全保障,加快推动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将开放情况定期向社会公开。

  足球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

  在具体举措方面,出现了“在所得税、营业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及水电气热价格等方面给予相应优惠”以及“完善规划与土地政策、加强社区群众健身设施配建和改造、落实体育设施用地政策”“按市场原则确立体育赛事转播收益分配机制”等新精神和新提法。

  值得一提的是,意见不仅对体育产业的总体发展指明了方向,还对足球、篮球、排球等普及性广、关注度高、市场空间大的集体项目以及冰雪运动给予特别关注,并将中长期足球发展规划和足球场地设施建设规划列入“重点任务”,由国家发改委、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等共同负责。经过多年的积弱不振之后,中国足球的发展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的层面,前景令人关注和期待。

  ■ 北京情况

  北京不强制学校对外开放体育场馆

  2007年,北京制定了《北京市关于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的指导意见》,规定有条件的学校应免费开放露天体育设施。2011年北京市、区县各自发布的全民健身实施计划中,也都强调了学校体育设施在课余时间、节假日开放的相关内容。

  北京市体育局相关人士表示,学校场馆对外开放不是强制,是号召。虽然对于操场开放已出台相关意见,但是倡导性的。从行政管理的角度,对于愿开放体育设施的学校,政府首先会作出评估,符合一定条件允许开放,并会给予一定的奖励或资助;但如果学校不开放,也不会受处罚。

  在北京市体育局官方网站“体育业务”一栏中,可以查询16区县已开放体育设施的所有中小学、地址、开放项目、开放具体时间及形式,市民可以作为参考。

  据了解,目前具备开放体育场馆条件的学校,采取的是与社区合作,或放学后开放的方式。例如史家小学朝阳门校区,早在2005年该校区建校时就已经与社区街道办合作开放体育馆。不过为了保证学生安全,该校区体育场所的开放时间为晚6至10时,只承接有组织的社区居民活动。

  在高校开放方面,目前北京部分大学的体育设施实行的是有偿开放,收费标准由各学校自行制定。北京市体育局介绍,收费标准目前是市场化的定价方式,由学校参照运营成本等因素自行制定,但学校必须“明码标价”。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教育部开展青少年校园足球教练员国家级专项培训
· 我国将再创建3万所校园足球特色学校
· 教育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启动校园足球新征程
· 教育部:扎实推进校园足球长期持续健康发展
· 吴键:来自部分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调查
· 我国已建成2万多所校园足球特色学校
· 教育部体卫艺司长王登峰:孩子们为什么要踢足球
· 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报告发布
· 全国首家校园足球通讯社在京成立
· 校园足球升学“直通车”,可行吗?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