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校园动态 > 校园新闻
华南师范大学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为时尚
2016-06-20  中国青年报  

字体大小:

  “去国外当老师,你代表着中国人的形象。”父亲的这句话深深印在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张舸的心里。作为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张舸带着这种信念出国教学,传播中华文化,除了教书还与当地华人一同办展览,尽自己所能让外国青年全方位了解中国。

  日前,张舸在“青春演播厅”第五期节目上与同学们分享了这一心路历程。观看节目后,吴秀婷同学表示:“我也很希望能外出弘扬汉语言文化,张舸老师的分享对我很有触动。”

  近年来,华师遵循时代发展趋势和大学生成才成长规律,致力于互联网和思想政治工作深度融合,营造良好的立德树人互联网生态,充分发挥“互联网+思想政治工作”的独特育人功能,有效地引领青年坚定理想信念、自觉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

  不再设“一言堂”

  “青春演播厅”如今在华师受到许多青年学生的欢迎,每期均有两万余人观看,过万人次转发,捧红了“淦森哥”“何妈”等青年大学生心目中的“男神”“女神”,还打造了一个汇聚正能量的青春“朋友圈”。

  这是华师运用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在思想政治教育上的一大创新。它改变传统“一言堂”的教育思路,探索开放、交互的教育方式,以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访谈分享类视频录制和互联网播放形式,邀请青年骨干教师、优秀政工干部、先进青年典型和行业精英等做客演播厅,分享自己亲身经历的故事。

  吴秀婷说:“嘉宾的故事仿佛也是我们身上的故事,每一次看节目,我都在聆听中触动,在触动后奋发。”

  “小故事感悟大道理”,是“青春演播厅”开播以来坚持的理念。2014年5月至今,演播厅已经制作了5期节目,包括“放牛娃的中国梦”“五四的历史”“NBA明尼苏达森林狼球星的奋斗史”“《山河故人》创作故事”等。这些都是通过大数据分析、针对学生的困惑和需要而确定的,授课解题者也由学生“海投”产生。

  在“青春演播厅”打造的青年偶像中,“淦森哥”尤其令人印象深刻。中山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赵淦森在英国用两年半的时间读完博士学位,最后毅然回归家乡,如今在华师带领学生网络文明志愿者团队,打造“青网计划”工作坊。他说:“这就是我的家国梦想和担当。”

  听了赵淦森的故事,该校传播学专业大二学生陈梓表示,原来神话并不遥远,关键是自己追梦的勇气。于是,陈梓运用所学专长,关注社会弱势群体,为特殊儿童运动会拍宣传片,记录城中村底层群体的生存状态,希望“尽自己一份力,在服务社会中实现自己对家国的担当”。

  大数据把握青年思想脉搏

  广东是互联网大省,据统计,青少年网民数量达到5500万人。团广东省委书记池志雄指出,实施“青网计划”是弘扬青年正能量、构建清朗网络空间的重要措施。

  2014年7月,广东共青团全面部署实施“青网计划——广东青少年网络文明志愿行动”,“广东省青少年网络文明志愿者”平台同步上线,该平台由赵淦森主持建设。依托大数据学科、青年政工队伍和网络文明志愿者等多方力量协同创新,华师以“华南师大紫荆青年”微信平台为核心,自主搭建覆盖全校学生的党团学微平台矩阵,净化网络空间,培育健康向上的网络舆论生态。

  “利用大数据技术把握青年思想脉搏、探索科学实证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是青网工作坊努力的方向。”华师团委书记廖庆春透露,团队除了多次参与广东省人大、省总工会、省国资委等核心部门的大数据系统建设外,也与团广东省委共建“广东青年大数据与云计算实验室”,并建设“广东青年大数据交互中心”。

  2014年下半年,广东团组织提出网络宣传工作融入志愿服务理念,动员广大团员青年争当网络文明志愿者,成为推动净化网络空间的文明卫士和关怀青少年“网络生活”的良师益友。

  目前,青网工作坊正在负责华师“西部计划”的宣传工作。“通过网络联系、采访、推送,我们更加了解了西部志愿者的情况,相关的宣传让他们更有‘存在感’。”学生网络文明志愿者张家诚说。

  据悉,学校每年都有大批学生到全国各地开展社会实践、扶贫支教、慈善公益、志愿服务等活动。学校的老师、辅导员跟踪每一位学生动态,开展远程思想辅导、班级活动等。分散各地的学生在同一平台踊跃分享实践的喜悦、经验与困惑,教师积极参与交流、引导点拨。

  思想政治教育要更接地气

  “原来获取这些优质资源这么便捷,这么简单!”广东各乡村支教点的老师们感叹,通过“手机教师网”,农村的孩子也能与城市的孩子同步学习,互联网让课堂“活”起来,把优质课堂资源和紧缺学科资源带到各乡村支教点。

  华师网络教育学院院长许晓艺表示,结合“手机教师网”开展大学生送教活动,不仅提升了大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增强其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促进其职业认同感,更是该校优秀教育教学理念的传承与延续。“揣着手机去送教”,逐步发展成为学生实践成长成才的“加油站”和华师大学优秀文化传播的“薪火驿站”。

  在华师工作了30多年的该校校长刘鸣看来,作为一所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更是重中之重。“老师的影响是一代一代的,华师有43%是师范生,他们出去之后,将影响更多更多的学生。”刘鸣说。

  “如何充分运用互联网、新媒体和大数据技术有效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立德树人教育模式,是当前高校思政工作的热点、重点和难点问题。”刘鸣表示,华师对此作了探索和尝试,力争做到思想政治工作知行合一,帮助学生健康成长进步。

  目前,华师打造了“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实践育人”三位一体的思想政治工作特色,促进“课内课外、网上网下、校内校外”多维互动,营造了良好的立德树人互联网生态,充分发挥“互联网+思想政治工作”的独特育人功能。

  “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到青年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将来的工作之中,与青年学生的思想和切身利益结合起来。”华师党委书记朱孔军说,华师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更接地气、更讲实效、更有针对性,引领学生“知国情、明是非、经风雨、长才干”,主动在互联网上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华南师范大学迎新任校长
· 教育考试院院长,挂任211副校长!
· 华师诚邀海外英才!薪酬福利高!附校优!
· 空缺近一年!211高校,迎来新党委书记
· 华南师范大学:要形成该领域“北上广”三足鼎立新格局!
· 2019年度教育信息化优秀案例丨华南师范大学 以“新师范”为理念,打造教学支撑环境
· 案例分享丨高校自建在线教学平台如何应对疫情挑战
· 华南师范大学团队揭示昆虫变态发育潜在分子机制
· 华南师范大学:构建智慧校园组织架构基础服务平台
· 华南师范大学:高校智慧校园可持续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