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香港人,母亲内地人,深圳居住,香港读书,“跨境学童”成为一道独特风景线。图为大批学生通关的情景
9月20日,香港民建联及多个教育团体与5个香港特区政府部门举行联席会议,商讨跨境学童的上学问题。这是对日前发生的一起跨境学童丢失事件作出的反应:9月10日,一名4岁的香港小女孩在通关时,被保姆车公司的接送人员“丢”在了罗湖入境大厅内。该女孩吓得大哭被人发现后才获救。
数据显示:深圳每天有4500名学童从罗湖过关,500多名从皇岗过关,1200多名从沙头角过关,还有少量从其他关口通行,共计6200余名。有关人士指出,明年跨境学童人数将达1万人,2009年可能为2万名。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出现了住在深圳、香港读书的跨境学童,但当时整个深圳仅500人。1997年,香港与内地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跨境婚姻数量剧增。有数据显示,2005年香港男性与内地女性结婚的人数比2004年增加了两成。
另外,近年来,内地孕妇赴港产子的增加,香港特区政府今年伊始推行的“学券制”,香港与内地学制的接轨以及两地交通的便利化,使跨境学童的数量急速膨胀。
越来越多的深港跨境学童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9月19日清晨6时,当人们还在沉睡中,在深圳罗湖口岸三楼港澳居民入境处,一群孩子早已忙起来了:他们大多三到九岁,身着样式各异的香港校服,挂着大大的胸牌,背着小书包,排列成队。叽叽喳喳的队伍,在几个阿姨的护送下,穿过熙熙攘攘的大人群,分别从七八个“中国港澳居民”通道紧凑有序地通过。一些陪孩子来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看着他们顺利通关,才放心离开。
“这些孩子都是去香港上学的。”三楼入境处管理员早已见怪不怪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