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正规幼儿园的身份问题亟待解决
民盟公布的一项调研数据显示,从1996年的3056所到2009年的1266所,北京市的幼儿园数量下降了58.57%。另据数据,在幼儿园总量大幅下降的过程中,伴随着民办园数量翻番上涨的,则是公办园比例和数量的快速萎缩。
北京一中原校长、北京市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特邀委员王晋堂说,尽管我们现在强调政府的责任,但光靠国家办幼儿园,一时半会儿很难解决这么大的入园需求。北京市教委计划未来3年投入15亿元新建118所公办幼儿园,按每所幼儿园可接收300~400个孩子来计算,这也只能补上三四万人的需求缺口。再说这远水解不了近渴,孩子们没法等,到时候都该上小学了。
北京市教委学前处处长张小红曾经表示,导致目前供求失衡的原因之一是外地来京务工人员的数量日益增长。据统计,近3年全市46万名新生儿中,非户籍的孩子占了约51%。
目前,仅有少数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能进入正规幼儿园,大多数孩子因为学位有限或者是价格因素,不得不选择非正规幼儿园。民盟的这项调查还显示,2009年北京市没有办学资质的低收费的非正规幼儿园共有1298所,数量比正规幼儿园还多。
北京市教委多次表示,有安全隐患的非正规园将坚决取缔和关闭。8月初,大兴魏善庄镇教委工作人员强行关闭一所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为主的“黑园”,但是由于该镇能提供的学位不足,导致该园100多个孩子中,大部分在当地将无法接受保育。
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家张燕表示,托幼服务是幼儿园最基本的社会功能,但现在整个社会过于强调幼儿园的教育功能,设定很高的标准,反而使最基本的托幼服务功能无法得到满足。因此,相比公办园,发展非正规幼儿园所可以满足社会多元化、多样化的需求。在国外,好多家庭托儿所以及各种形式的日托中心,其实都是非正规的。在国内,它们不被承认,本身就是很奇怪的现象。
她认为,现在政府对幼儿园所的管理很复杂,办理办学许可证存在着许多的条条框框,门槛高,让办园成本变得很高。“其实幼儿园依托社区,在所在的居委会、村委会备案,能够在防火安全、计划免疫方面得到一些提醒和协助就可以了。在非正规园的问题上,基层是可以想办法的。当然,他们也可以选择不担责任、取缔了之,这就要看他们把谁的利益摆在前头了。”张燕说。
据21世纪研究院提供的数据,目前,教育财政投入资金中有70%都用于极少数示范幼儿园。王晋堂认为:“政府大力扶持幼儿园的发展,那些民办非营利性幼儿园和公办幼儿园一样都应该得到政府的政策和资金投入,这样入园贵、入园难的问题才可能得到根本的解决。此外,政府还要尽可能让非营利性的幼儿园从师资、布局上达到均衡化,只有这样公平性才可能实现。” 记者 桂杰 实习生 毕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