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观察
调查称近七成高考生盲目报考专业 退学复读频现
2013-07-16    新华网-科技日报

字体大小:

  -将新闻进行到底

  “会读不如会考,会考不如会报”?

  “会读不如会考,会考不如会报。如今真的是体会到了。”

  “本来还以为高考完就算是彻底解放了,哪想到‘痛苦’才刚刚开始。”

  “各种困惑,各种不懂,填报志愿真是第二次高考啊!”正为高考报志愿的准大学生小李在微博上这样感慨。

  近日,在众多高校的互联网论坛上不时出现一些准大学生们投石问路,引来众多“过来人”出谋划策:“别在选专业上面浪费时间,没有绝对的好专业,喜欢的专业就是好专业。”

  兴趣至上谈何容易。作为在“最难就业年”踏入大学校门的准大学生们,今后的就业问题显得格外敏感。在新形势下如何合理填报高考志愿,成为广大考生和家长最迫切了解的问题。

  ——现状——

  面对“第二次高考”,“不及格”现象普遍

  填报高考志愿对大多数考生和家长来说都是“门外汉”,面对琳琅满目的专业,绝大部分“准大学生”并不清楚自己该选什么样的专业。

  据了解,对于填报志愿,考生们咨询最多的是“什么专业是最好的?”“什么专业就业率高?”“我适合学什么专业?”等高难度问题。浙江农林大学的“选专业志愿者”李秀秀说:“这些问题看是简单,其实真的很难回答,因为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就业好不好也是相对来说的,很多专业有的学校好,有的学校不好;还有的专业现在好,以后未必好。最关键的是,即使是就业再好的专业,学生如果不喜欢,也很难学好。”

  据高招办的老师介绍,其实每次来咨询的问题有很多都大同小异。很多家长盲目听从他人意见,在高招咨询会上都喜欢问学校去年的分数线,认为以往年分数作为参考是比较保险的。“实际上对填志愿来说,看分数并不可靠,因为每年题目的难易度有所不同,每届考生的情况也不同,不可能今年的分数分布情况与往年一样。所以,填志愿应该以学生的名次为依据,因为说到底,学校录取也是按名次录取。”

  不满所选专业,“回炉”高考频现

  近日,武汉考生李云郑重地在武汉青科技复读学校办理了报名手续。“他在海南大学读了一年的管理类专业,本来该升大二的,现在却办理了退学手续。”该校负责招生咨询的李中原老师介绍,李云在去年的高考中考了561分,过了一本线。

  因为不满意所学专业,今年放寒假时,李云就在母亲陪伴下到该校咨询复读事宜,当时老师们都劝他们要谨慎,考取重点大学已经很不容易了。

  不过,经过半个学期的思考,他们最终还是决定复读。“这个专业我不太喜欢,而且就业前景也不好。”李云这样对老师们说。他还是有备而来,上半年也一直在复习高中的课本,做今年的高考试卷感觉还不错。

  此外,武汉睿升学校本月也出现了一名大学生身影。据了解,这名学生已经从武汉一所重点大学毕业,学的会计专业,选择重来是因为自己对这个专业一直不感兴趣,想再重新考上理想的大学和理想的专业。

  然而,2011年从北大退学复读的李营却没有这么幸运。2009年,她被北京大学哲学专业录取,因对此专业没有兴趣,她于2011年秋退学复读,但最终只考了个普通的一本大学,她自称比较失望。

  有调查显示,在填报志愿时有67.9%的人承认自己在报考专业时是“盲目的”,71.2%受访者表示如可能想重择专业。

  虽然高校普遍都有转专业政策,但入学后要想真正转个好专业也是不容易的,因为想转专业的学生多,而受师资力量等原因,每个专业的学生数都是一定的,到时候并不是想转什么专业就能转的,所以最好能够在高考志愿者填报时,就能够选择好适合自己的专业。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北京:高考生办身份证可走加急绿色通道
· 高考过后狂欢季:自我调节缓解考后焦虑
· 高考生及家长考察高校 就业率和管理成为重点
· 高考生成为消费大军 家长奖励"价码"逐年攀高
· 山东高考生6月2日开始打印准考证!需短信验证密码
· 心理教师支招:五种方法帮助高考生缓解考前失眠
· 哈尔滨高考生备战高考 “冲刺班”报名高峰提前
· 越来越多的高考生选择“弃考留学”为哪般?
· 女教师用生命守护659个2012年高考生的希望
· 高考生填报志愿在即 专家:兴趣未必是好老师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