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世界读书日
读书如稼穑 勤耕致丰饶
——从文津图书奖看全民阅读活动
“4·23”世界读书日又要来了。
国家图书馆副馆长陈力清晰地记得,2004年的这一天,在国家图书馆文津广场举行的那场盛大的活动上,当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创始人、北京大学教授王选揭开“全民阅读”的徽标时,人群中发出了热烈的掌声。正是从那一刻开始,很多中国老百姓渐渐熟悉起“全民阅读”这个词,也知道了世界上还有一个关于读书的节日——世界读书日。此后不久,文津图书奖在国家图书馆创立,至今已举办十届。
从初识“全民阅读”时的新鲜、好奇,到“倡导全民阅读”连续两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十余年间,全民阅读的理念深入人心,各类读书活动遍地开花。而文津图书奖也由当年的国家图书馆一家独办,成长为60多家图书馆联合评审、10多万读者共同参与的大型读书活动,成为全民阅读活动蓬勃开展的重要见证。
作文化的“津梁”
农人高扬起手中的簸箕,沉甸甸的粮食缓缓落地,杂质随风而散。这幅《簸扬图》,取自南宋时的《耕织图》,是文津图书奖的标识。
“现在,我们国家每年出版新书数十万种,一些适合大众阅读的好书往往被淹没在图书的汪洋里。”在陈力看来,为读者推荐好书是图书馆义不容辞的责任。
做了十届文津图书奖评委,中国科技馆原馆长王渝生对这个奖项的定位十分认可:“文津图书奖推荐的是面向大众的普及类图书,这些书能够传播知识、陶冶情操,提高公众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通过表彰优秀图书,还能够营造鼓励作者写好书、出版社出好书、读者读好书的良好氛围。”
“文津图书奖取‘文化津梁’之意,显示了力求成为沟通文化桥梁的想法,这与我们出版学术普及读物的宗旨不谋而合。”作为出版人,中华书局历史编辑室主任李静说,出版学术普及读物的目的也是为了在学者与大众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中华书局是古籍整理和学术出版的重镇,但是从未忽视学术的普及和文化的传播。在我们看来,学术研究的最终目的,还是要惠及大众,传播文化,不能敝帚自珍。”
“为人找书,为书找人”,文津图书奖组委会主任、国家图书馆馆长韩永进用这八个字总结文津图书奖的价值,“评奖只是一种手段、一种导向,我们希望通过文津图书奖这个桥梁,真正履行图书馆文化传播、公民终身教育的职能,推动全民阅读活动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