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中国科学院大学(以下简称“国科大”)宣布,将设立国内首个未来技术学院。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国科大校长丁仲礼表示:“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到了从跟踪模仿到超越引领转变的关键期,而人才培养必须超前于技术研发。我们建立这个学院,就是要为颠覆性、革命性技术研发培养合格人才。”
对于这个全无先例可借鉴的新学院,舆论有称赞,也有质疑——如果未来技术是不可预测的,岂非徒有其名?在这个学院中,老师怎么教、学生如何学?带着这些疑问,学期过半之际,记者对未来技术学院的老师和学生进行了采访。
未来不可预测,但要做好准备
“没有一项技术是凭空而来的,虽然我们不能准确预言颠覆性技术将发生在哪些领域、是什么技术,但遵循科学和技术的发展路径,大体的预见和准备是可以做到的。”丁仲礼解释,未来技术是指着眼于未来的、目前尚无法跟踪模仿的科学技术,未来技术研究旨在探索人类能够预期或未能预见到的,至今仍未被人类实现应用的,只有将来某一时期才被人类所掌握和使用的科学技术,一般具有“原创性、交叉性、颠覆性”的基本特征。
中科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所长赵卫对此深有感触。他举例说:“超级透镜是一种分辨率远超目前显微镜的光学透镜,一旦研发成功,将对光学产生变革性影响。我们所的青年科技工作者由基本物理概念出发,独立提出了解决路径,但非常遗憾的是,我们还是比美国晚了一点点。我国在很多领域已经具备与国际一流水平竞争的实力,有些就是仅仅差一点点。未来技术学院的建立,或许就会将这‘一点点’弥补上。”
据未来技术学院首任院长江雷院士介绍,根据专家讨论评审结果,学院首批设置7个教研室: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光子与量子芯片技术、光物质科学与能源技术、仿生智能材料科学与技术、生物芯片技术、液态金属物质科学与技术、基因组健康技术。每一个教研室都由中国科学院一个优势研究所主办,其他相关研究所协办。江雷说:“从目前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看,单一学科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多学科交叉研究是取得颠覆性、革命性技术突破的必要条件。”
与学生一同成长的老师
辛治坤是未来技术学院首批78名研究生之一。这个原本报考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的小伙子,被调剂到了未来技术学院。他说:“这学期,我们学院开了11门专业普及课,有液态技术柔性智能机器学、类脑智能导论等。与其他学院相比,我们没有必修的专业课,大家可以按照自己的研究方向和需要,自主进行选择。”他选修了“人工光作用与太阳能转换”的课程,“课上老师传授的内容不是哪本书上的知识,而是与研究课题相关基础知识,与其他相关课题组的研究模式和最新进展。”
江雷介绍,未来技术学院不仅集中了像赵卫、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所长徐波等来自科研第一线的教学精锐,更重要的是建立了一套不同的课程设置体系——凡是其他专业学院已有的课程未来技术学院不再开设,学生可以选修各专业学院的专业核心课;主要针对各研究方向开设各研究领域标志性的研讨课、案例分析课、现场教学及系列讲座等,授课方式以研讨式为主。
丁仲礼说,既然是未来技术,或许找不到传统意义上具有权威性的老师,而是需要有兴趣、有激情,能和学生共同研究、共同成长的老师,“每一个未来技术方向应该有不同的技术路线,每一条技术路线,都得有人去探索;不同技术路线之间,还要紧密合作、密切交流,这就需要特殊的人才培养体系”。
这里的学生怎么学
未来技术学院的学生郝德昭从事仿生智能界面的研究,他觉得学院的课程有点儿难,“我们实验室涉及很多交叉性研究,有时候一些非自己专业的内容,真是听不懂。学院瞄准的虽然是未来技术,但首先必须打好基础,特别是生物、物理、化学等学科的基础”。辛治坤也有同样的感受:“课上涉及很多文献,一时半会儿听不太懂,做作业也有一定难度。”
而未来技术学院要求学生们必须对所在领域及相关领域的国际前沿有所了解,因此学生们需要阅读的文献特别多。郝德昭说:“既然瞄准未来,就不能满足于跟踪、模仿,我们必须关注各学科的前沿文献,知己知彼才能实现超越。”
未来技术学院的学生,学习得很“苦”。郝德昭说:“课上有很多讨论,课后必须使劲学习,多看文献、多请教大家。”据说未来技术学院的学生很少有休息日,学习到凌晨是家常便饭。还有同学“警告”后来者:“这里学习特别累,报考需谨慎。”
丁仲礼坦言,这样一个新兴的学院,不少制度和课程设置需要动态调整和不断完善。他说:“我们也在探索中。但这个方向必须坚持。中国要想实现超越引领的目标,必须对具有颠覆性作用的技术强化研发部署,积极培养具有前瞻交叉思维的科技创新人才,才能抢占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先机和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