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观察
高校教师年终究竟该怎样考核?
2018-01-23  中国科学报  

字体大小:

  这两天,北京某高校教师刘轼终于结束了一个学期的教学、科研工作,迎来了为期一个多月的寒假。但对于放假前的年终考核,他却颇感无奈。

  “有的老师在这一年里取得了很好的科研成果,最终却没有评上优秀;有的老师一年来的工作业绩并不突出,却评上了优秀。也许是由于后者更善于人际交往吧!”刘轼说,“这难免会让人觉得有一点不公平。”

  其实,作为对高校教师一年来工作表现与工作业绩的评价,年终考核在一定程度上会起到鼓励先进、调动积极性的作用,但近年来,类似于刘轼所遇到的情况却屡屡发生。

  那么,这背后究竟隐藏着哪些原因?高校教师年终考核又该如何进行呢?

  公平难掩问题

  在扬州大学教务处处长张清看来,高校教师年终考核总体上是公平、公正的,优秀教师也基本上都能够选出来,但也的确存在一些问题。

  “目前,各个专业在年终考核评优时有几种常见的做法。比如按需分配,哪位老师要评职称,就优先评哪位老师为优秀;再比如‘雨露均沾’,就是在没有评职称的情况下,根据历年来优秀的获得情况平均分配名额。”张清说,还有就是粗略评选,有的专业也会根据教学、科研业绩进行打分,但一般并不精准,无法完全反映老师的全年工作状态。

  对此,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也表达了类似观点。

  “高校教师年终考核存在诸多问题,包括平均主义、形式主义、过于行政化等。”熊丙奇介绍道,平均主义指的是平均分配优秀名额,并没有真正激励优秀;形式主义指有的部门走过场,考核结果由领导说了算;过于行政化就是不管什么部门、岗位,都由行政主导评价,而且实行数量化评价。“教授的考核就经常被数量指标困惑”。

  刘轼所在的大学每年的评优比例在20%左右,他2016年评上了优秀,所以2017年就没有评上。“风水轮流转,这样,大家的情绪和工作成就都能照顾到了。”

  但实际上,对于能否评上优秀,刘轼并不是特别重视,“比如我们学校评上优秀之后只有一次性奖励1500元,没什么意思。还不如评职称来得实在,因为只有职称上去了,待遇才能上去。事实上,年度评优对评职称并没有直接影响,该评不上职称的还是评不上”。

  关联制度缺失

  张清认为,广大教师对于高校教师年终考核并不太在意,最根本的还是因为它与绩效分配并没有实际联系。“行政人员评上优秀会有一定的奖金,但在很多学校,普通教师评上优秀没有奖金,主要还是精神层面的奖励。”

  “评优不与绩效分配直接挂购,就容易带来年终考核的形式化,对于部分优秀和上进老师的工作积极性有所影响。”张清说,“因为什么样的制度设计,就决定了什么样的工作方向,决定了什么样的工作积极性。”

  对此,同济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讲师张端鸿也深以为然。

  “评优对收入所产生的影响本身并不大,还不如大家‘讲政治轮流坐庄’让每个人都开心点。”张端鸿说,国家鼓励大学创收,教师的收入构成很复杂,学校给大学教师的收入占教师总收入的构成总体比较低,所以评优结果的引导效应自然就大为降低,“如果收入分配机制不改革,年终考核的评优机制就很难真正发挥作用”。

  其实,教育部于2016年8月印发的《关于深化高校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指出,实行科学合理的分类评价,根据高校的不同类型或高校中不同类型教师的岗位职责和工作特点,以及教师所处职业生涯的不同阶段,分类分层次分学科设置考核内容和考核方式,健全教师分类管理和评价办法。

  不过,张端鸿认为,一项机制要发挥作用,必须衔接和配套相关的制度,即收入分配机制,“考核机制、评优机制设计得再好,重要的关联性制度‘掉链子’,它们也只会是‘明珠暗投’”。

  此外,目前不少高校的年终考核依旧参照国家公务员考核办法的“德能勤绩廉”模式,但在高校里,除了教师,还有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等,若全盘采用统一的标准来评价,势必难以面面俱到。因此,在分类、分层评定上仍需进一步把握好科学性与精准性。

  那么,高校教师年终考核到底该如何改进呢?

  改革势在必行

  在张清看来,年终考核是对教师全年工作的考核,包括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多个方面,而一般的专业评价重点只是教学、科研业绩,对于育人与社会服务等并没有量化的考核。“如果需要优化,应该在评价体系上更全面、更精准。”

  比如在扬州大学的教师年终考核中,有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基本工作量的考核要求,具体执行和绩效考核由各学院根据各自收益情况实施,应该是一个不错的例子。

  熊丙奇则认为,要想改变这一情况,首先需要针对行政部门建立代表广泛的考评委员会,明确考核标准,公开考评;其次,需要针对教育、学术岗位,实行专业同行评价,坚持教育和学术标准。

  “目前,中国依然对高校教师实行量化考核、评价,导致高校教师围着论文、项目、经费转。表面上看,高校由此取得了丰硕成果,但学校办学却急功近利,真正有原创价值的学术研究成果寥寥。”熊丙奇说,同时,重科研、轻学术的氛围也严重影响了高校的人才培养。

  熊丙奇表示,高校教师要实行专业化、职业化发展,不是根据教师所在不同专业提出不同的评价要求,而是要通过高校自主办学、学术自治、教授治校,来实现高校朝教育与学术本位的回归——教师在自己的岗位上有教育自主权,从事学术研究有自由探索的空间,并通过教师同行评价增强教师的教育与学术荣誉感,并以这种荣誉感提升自我对教学工作与学术研究的要求。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官方发文!高校教师,“涨薪”!
· 高校教师如何强化教育自觉
· 青椒因校方未按时发放安家费、科研经费辞职,被索赔47万
· 期待更多高校教师“桃李满网络”
· 我国超四成本科高校教师拥有博士学位
· 高校教师当up主,让知识变得更加可爱
· 高校教师流动:一场“双输”的博弈战?
· 我国首个普通高校教师教学发展指数发布
· 高校教师推二维码选课 首次使用获学生认可点赞
· 高校教师年终考核又该如何进行?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