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远程教育 > 发展研究
关于地方重点高校发展现代远程教育的思考
2001-08-29    吴利生 简靖森 李艳萍

字体大小:

   一、地方重点高校开展远程教育是完全必要的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在一份调查报告中指出: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不同程度存在着教育滞后于现实的问题,第三世界国家尤其严重。发展远程教育正是解决这一滞后,缩小先进国家与第三世界国家教育差距的有效途径。显然第三世界国家尤其需要改变教育滞后的状况,也特别需要进行远程教育。

就国内来讲,不同的省份和地区之间,也同样存在着经济、教育方面的差距。山西是我国的能源重化工基地,多年来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改革开放以来,与国内发达地区相比,经济却相对滞后,教育也相对滞后。由于山西独特的经济结构,决定了对人才的特殊需求,因此,即使国内重点高校的网络触角能够延伸到山西的每一个角落,但他所开设的课程也不能满足每一个学习者的需求,不能适应山西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地方重点高校根据本省的特点,适应本地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开展远程教育,发展网络大学也是非常必要的。

我们太原理工大学是山西省目前规模最大、实力雄厚、学科门类齐全的一所以工为主,工、理、文、经、法、管、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理工科大学,也是山西省唯一一所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山西是全国的能源重化工基地,山西的教育也应具有能源重化工的特点,必须开设具有自己特色的远程教育课程,以满足山西经济建设发展的要求。

二、现代远程教育技术系统模式的选择要结台本地区的实际

国内外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利用现代传媒和通讯技术因地制宜开展远程教育活动,开发了数量众多、形式各异的现代远程教育系统。主要有开路电视远程教育系统、Internet教育系统、电视和微机相结合的现代远程教育系统、双向HFC有线电视网络现代远程教育系统。

1.基于传统电视的远程教育系

统就是利用卫星电视系统、有线电视系统、无线广播等大众传播媒介传播各类教育教学节目和社会科学教学节目,学生则在各教学点或自己家里利用电视机收看。这种教学模式具有传

播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传播面广等优点,但是也存在着信号质量差,师生缺乏交流等缺点。

2.基于Intenet的远程教学模式

以其丰富的教学资源、方便的交互方式、迅捷的反馈交流,正成为现代远程教育关注的热点。目前全世界已有300多所大学开设基于Intenet的现代远程教育课程。这种学习方式是基于Web的远程授课模式,它适应于异步讲授,个别化学习,而对于同步讲授型学习,则一时难以实现。这种方式对网络的速度要求较高。在我国因特网带宽较窄的情况下,它的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

3,基于TV与PC相结合的远程

教育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通过有线或开路电视系统学生可以直接获得比因特网上传输质量高得多的音频和视频信息;通过计算机网络可实现远程教学课件(基于WEB的讲稿)的浏览与学习,通过电子邮件可传送作业或答疑。取两家之长而避两家之短,的确有一定的优势,但两套网络同时运行的确也有诸多不便,所以大家认为这仅是一种过渡形式。

4.对搞远程教育的人们来讲,基于双向传输的HFC有线电视网络近年来备受青睐。用光纤和同轴电缆结合而成的HFC(Hybrid Fiber Coax)网络由前端设备、传输系统和用户终端

组成。在传输系统中,前端到光节点部分采用光纤传输,光节点到用户终端的网络接口单元用同轴电缆传输。HFC这种融数模传输为一体、集光电功能为一身的网络结构,不仅使多频

道的广播电视传输质量大大提高,更主要的是形成一个性能优良、双向传输、多功能开发的网络平台。这种网络结构已在世界各国许多先进的有线电视网中得到广泛的使用,成为当今世界公认的能最有效地实现电视、电话、计算机“三网合一”的多媒体通信网络,也是目前信息高速公路最理想的接人分配网络。在教育领域,我们充分利用MPGE2视音频编码压缩技术、DVB?C数字广播技术,可以获得高质量视频、音频和数据服务。在教学终端只要安装机顶合,通过普通的PAL制电视机就可以方便地浏览网上的各种教育信息和图文、视音频信息,利用cable modem技术,又可以使我们更充分地利用有线电视网络速率高、带宽资源丰富、传输可靠的优点。而下行频带宽上行频带窄的不平衡频带划分的方式也正好满足远程教育下行内容多而上行内容少的需求。

HFC网络系统对各种高速视音频数据信息的支持,将彻底改变用户漫长的网络等待,保证教学过程的实时转播、实时交互与课堂交流。这样既满足了远程教育扩大教学规模、进行开放式教学的要求,又具备了实时课堂教学的氛围,能增加学生和教授对学习现场的了解和相互协作,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增进教学效果。

基于双向HFC系统的远程教育综合了前面几种远程教育系统的全部教育功能和特性,其系统结构更加简单,用户操作更加方便,能支持多种教学模式下的教学过程,而且与现行的课堂教学模式和学生自学模式更为相融。更进一步讲该系统的扩展可提供完全的因特网的接人,使互联网上无比丰富的信息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和开发。另外我国有线电视的发展是按行政区域划分,统一采用先进的HFC网络技术方案,按照中心城市一县一乡。(镇)一村的网络结构进行统一建设。分配网络带宽为860MHz,逐步过渡到1GHz,大多数地区的网络是按照750MHz方案进行升级改造,有的已直接升级为双向网并与Intenet连通,为进行远程教育打下了良好的技术基础。

从我校所在地山西省来讲,省城太原已着手进行750MHz双向HFC网的建设改造工作,光纤已与我们学校相连,部分宿舍已利用cable modeon进行了双向HFC网与因特网连通的试验,效果令人满意。山西省有线电视网络公司已成立并着手全省的联网工作,这些都为我们在省内开展远程教育创造了良好的网络基础。

三、远程教育课件应开发与购买并重

地方重点高校开展远程教育只有网络基础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在网络资源或网络课件的建设上要有自己的特点。因此,地方重点高校要想开展好远程教育,首先要紧密结合当地的经济建设,选择适合当地经济发展的急需专业和有本地经济发展特色的专业进行网上课件的开发,以满足当地对特色人才的需求。其次对于一些通用的基础课程,则可采取向其它兄弟院校、国内重点高校,以至国外高校购买或协作甚至直接选课的办法来解决。这样既可保证自己有限的资金(从国内来看一般开发一门课件的资金需要20万元至30万元)用在急需的件开发上,又可使地方高校能同时用到国内一流高校开发的网络课件,提高自己网校学生的水平,甚至可以说让自己网校的学生享受国内一流高校、一流教授的教育。可谓是一种多快好省的网络课程建设和培养人才的模式。

四、地方重点高校的远程教育的开展应该校内校外并重,校内优先

对于地方重点高校而言要办好远程教育,首先要搞好本校的现代化教学,在校内普及以计算机多媒体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和网络知识以及网上资源的建设和应用。高校开展远程教育是在校内开展网络多媒体教学的基础上开展的社会教育。如果本校的网络建设和网上教学都未开展或开展得不好,很多领导、管理人员和教师对远程教育和网上教学都很陌

生,一下子就开展对社会的远程教育是困难的。最好是先搞好基于校园网和校内多媒体教室的多媒体教学,积累一定的经验并拥有丰富的网上远程教学资源之后,再扩展到校外更为妥

贴。不可一轰而起匆匆上马,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五、地方重点高校的远程教育的举办应该自办与台办并举,自办为主

地方重点高校举办远程教育,当然首先要办好自己的特色专业,但是,除了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办好与地方经济紧密结合、为地方发展服务的急需人才的专业之外,我们认为还应该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和教育优势举办一些社会需求量大面广的专业。但是这些专业的课程不一定都由自己学校的教师来承担,自己也不必去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去开发耗资巨大的网上教学资源,而是采取与兄弟院校合办的方式来解决。也就是说我们地方重点高校也可以设立国内甚至国外著名高校的远程教育办学点,当他们在本地区的“二传手”。这样的合作方式,从地方高校来讲既增开了大量的为地方服务的通用课程,满足了学习者的需要,又可通过合作学到这些著名高校的远程教育管理经验、教学经验、课件开发经验;而对于这些著名高校来讲,既拓展了自己远程教育的势力范围,又选择到了具有较高的信誉度的可靠教学点,如此双赢的合作,又何乐而不为呢?

以上仅站在地方重点高校的角度,就如何开展现代远程教育做了一些初步的思考,如果教育部能在已确定的国内31家试点院校的基础上,再适当选择一些有条件的地方重点高校进行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那对推动我国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实现《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的目标是大有益处的。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