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远程教育 > 远教新闻
教育信息化:为继续教育加油
2003-01-27    孟汇海

字体大小: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基础。教育信息化是指将现代信息技术,如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信息转换、存储等技术,引入到教育领域,实现教育信息资源的合理配置、开发和高效利用。教育信息化的目的是培养跨世纪的创新人才,是实现教育的现代化。

  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我们的继续教育模式产生了新变革,信息资源网络化改变了传统教育规模和培养能力严重不足的局面,实现了教育的均衡发展。

  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对于转变陈旧教育思想和观念,促进教学内容、教育方法、教学结构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加快建设教育手段和管理手段的现代化有决定性作用,尤其对于我国继续教育中成人教育及培训工作的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培养真正时代化的创新人才更具深远的意义。

  (一)加强继续教育院校网络系统建设。信息技术发展的推动下,以多媒体教室,多功能电教室,校园计算机网和Internet网络为代表的现代化教学环境,对深化继续教育教学改革,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网络资源建设具有独特的作用:使教育资源共享变为现实;为学习者提供个性化学习的条件;有助于实现交互式学习;有利于促进教育社会化和学习社会化。

  为适应教育现代化与教育信息化的需要,继续教育院校必须创建自己的校园网,充分利用网络功能,大力开发网络资源。教育网络是新世纪教育普遍采用的最基本的教学手段。教学网络系统的创建,不仅能极大地丰富学习者的文化科学知识,而且有利于学习者博采众多的教学资源。继续教育院校教育对象的成人化特点要求,为实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营造开发式学习环境,推广成人学生自由地开展个别化学习,应当更好地将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等综合运用并引入课内外教学过程中,展现那些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无法实现的教学效果,充实与其专业相关的教学内容。

  (二)深入进行继续教育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的改革。继续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与教学内容的改革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在教育信息化环境中,通过开展教学模式的改革,可以有力地推动教学内容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在教学中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将会使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发生重大变化。不同时期教育思路,教学理论的影响,对构建教学模式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主导——主体”模式是在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形成的,是指既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MCAI课件和多媒体外围硬件设备取代传统的板书、教具的教学方式,为新的“主导——主体”课堂教学模式提供物质与技术基础。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计算机教学对学校教育的渗透与替代是一场革命性变革,加之在继续教育过程中,教师要不断面对多变、更新的知识信息,这就使得教师的职责将从传统的教转变为教会学生如何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教师在信息化社会中扮演的角色也呈现出指导型、伙伴型、科研型、学习型等多元特点。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教师将不再适应新的教学环境,新的教学思想、教学内容和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都离不开教师,是否拥有大批掌握并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师是推动继续教育信息化的关键。(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中小学信息教育到底该教什么?
· 吴文虎教授谈中小学信息教育
· 中小学信息教育到底该教什么
· 校园网络教室何时不再闲置
· 专职教师:中小学信息教育的“软脚”
· 教育部关于中小学普及信息教育的规划
· 教育信息化论坛即将在京举办
· 张国华谈北京市教育信息化建设
· 教育部颁布实施《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
· 教育部出台《学校管理信息化标准》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