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远程教育 > 远教新闻
教育部启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
2004-02-20    

字体大小:

  >>>>> 点击查看发布会实录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日前,教育部决定启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通过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方式,将高等教育延伸到农村,尽快为农村第一线培养一批“留得住、用得上”的技术和管理人才,使他们成为发展农村经济和农业生产的带头人、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和发展农村先进文化的带头人,从而推动农民增收和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

  “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就是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技术,通过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及全国广播电视大学系统,并集成全国农业高校和相关高校优质教育资源及实用技术课件,通过采用广播、电视、卫星、互联网等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手段,利用全国已建成或正在建设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站(点)、农村党员干部教育站(点),将高等教育输送到县和中心乡镇的学习点,在农村以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的高职教育为主,每年每村招收一名大学生,培养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层次的农村实用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

  针对农村成人学习的特点,教育部将为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制定专门的政策。计划单列,注册入学,不转户口,就地上学,自主学习,累计学分,修满规定的学分可颁发国家承认的学历文凭。“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招收对象主要面向具有高中(含职高、中专)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历的农村青年,鼓励复员退伍军人、农业科技示范户、村干部,以及乡镇企业或龙头企业带头人、科技致富能手参加学习;根据农业生产特点和解决农民学生工学矛盾,农村大学生的培养主要采用电视教学、网络教学、集中面授、个别辅导、学习小组等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教学,并改革现行考试办法和建立系列证书管理制度,实现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沟通与衔接。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为“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主要实施单位,计划2004年先期在全国选择百县开展试点,并与地方电大共同向西部100个县投资2000万元。计划2004年7月开始招生,5年累计注册学生达20万以上。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计划在两年时间内逐步提供信息技术应用、经营管理、实用技术与推广、种植技术、养殖技术、农产品加工与销售、法律法规等模块化的课程组合,以满足不同人员、不同地区多样化学习的需求。

  “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是教育部发展农村高等教育的一项新的举措。教育部将本着“合理建设、相互配合、资源共享、农民受惠”的原则,协调有关部门和单位,积极筹措经费,确保计划得到更好、更快的实施。

  “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实施,对于培养高素质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村级管理者、农民致富带头人和发展农村先进文化带头人,对于配合和进一步推进“高等学校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农业科技和教育网络联盟”和“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等计划的实施,对于进一步探索和建立面向农村开放式的远程与继续教育新模式、建立农村学习型组织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等方面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点击查看发布会实录

  相关链接:吴启迪副部长在启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新闻发布会上的讲话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畅通渠道为就业“保驾护航”
· 学生营养午餐为何难讨学生喜欢
· 借鉴多元智能理论搭建学生展示个性的平台
· 1.4亿港币打造四川龙泉阳光大学城
· 安徽南陵:百人村出21大学生6博3硕
· 现代大学学分制功能新解
· 大学生创业:专家称博士创业不如本科生
· 北外副校长:大学生英语不必都能说会道
· 陕西公开征集在校女大学生入伍反响强烈
· 413万大学生明年毕业 多措施引导去基层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