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考试 >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 > 直击高考
70.2%受访者直言随迁子女上学流程繁琐证明多
2016-08-02  中国青年报  

字体大小:

  日前,国务院印发《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到2020年,城乡二元结构壁垒基本消除,义务教育与城镇化发展基本协调。目前在许多地方,义务教育阶段,乡村优质教育资源紧缺,城镇学校大班额问题严重,农村学生和打工者子女上学面临不少问题。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问卷网,对2000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面临的最大困难是办理流程繁琐、证明要求多(70.2%)。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上学,受访者最看重的因素是师资力量(78.0%)。如果家乡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实现一体化,55.0%的受访者明确表示更愿意让孩子在户籍地上学。

  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最大困难是流程繁琐证明多

  边琴琴和丈夫在北京打工已经8年,他们10岁的女儿在农村老家的小学读三年级。每到暑假,边琴琴夫妻俩就会把女儿接到北京团聚。虽然没能把孩子带在身边,但边琴琴对女儿的教育投入不少。“每个暑假,我都给她报不同的兴趣班,有舞蹈、游泳、书法等。孩子在老家见识少,照看她的爷爷奶奶也不方便送她去县里上兴趣班,只能在暑假多学一些”。让边琴琴忧心的是,公公婆婆对这个女儿过于溺爱,孩子会养成一些坏习惯。

  42岁的葛玉林不久前刚刚结束了在上海的打工生涯,回到河北老家。他用这些年的积蓄,在县城里买了一套房,一家人迁进城里居住。然而,孩子的上学问题却成了他的心病。“儿子之前一直在农村小学读书,到了该升初中的年纪,我很想让儿子进县里的重点初中读书。但是由于一家人户籍地还在农村,没能办成手续”。

  受访者中,69.7%的受访者是在外打工者,其中,44.9%的受访者在省会城市或直辖市市区打工,14.8%的受访者在其他地级市打工,6.9%的受访者在县级市打工,2.3%的受访者在乡镇或农村打工。

  76.4%的受访者子女处于义务教育阶段。34.3%的受访者子女在省会城市或直辖市市区上中小学,13.1%的人的子女在其他地级市上中小学,17.7%的人的子女在县级市上中小学,9.9%的人的子女在乡镇或农村上中小学。

  据受访者观察,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面临的最大困难是办理流程繁琐,证明要求多(70.2%),其次是难以进入好学校或重点班(68.0%)。其他困难或问题还包括:学校会变相收取借读费(53.4%),相关补助难以落实(37.1%),与当地户籍学生分开编班(29.2%),在学校遭遇歧视(20.7%)等。

  通过交叉分析,在省会城市或直辖市市区打工的受访者认为,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面临最大问题是办理流程繁琐,证明要求多,其次是难以进入好学校或重点班。而在其他地级市、县级市、乡镇或农村的打工者认为,难以进入好学校或重点班是最大问题,其次是办理流程繁琐,证明要求多。

  边琴琴对记者说,她女儿到上小学的年龄时,她曾想把女儿带到北京读书,但由于相关的材料不齐全没能顺利办理。“按规定我们需要提供暂住证,可是我们夫妻俩在这边打工一直没有办过。另外还需要提供在家没有监护条件的证明,我们回家跑过一趟,办起来很麻烦,孩子的爷爷奶奶也在家,最后还是让她留在老家读书了”。

  河北省某县城小学老师刘静(化名)告诉记者,现在从农村到县里打工的青年越来越多,孩子上学是很多人发愁的事情。“几年以前,农村孩子进县里的小学初中读书,还可以托关系、交借读费。后来要求小学初中不能收借读费了,严格划片入学,县里的学校也人满为患,农村孩子只能在老家读书”。刘静说,乡里和村里的学校无论是师资力量、设施还是校风,和县里学校差距都很大,而且由于撤点并校,一些农村学生上学很不方便,需要走很远的路。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彭泽平指出,近年来,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差距总体趋势在缩小,但绝对差距依然很大。“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发展的分化、失衡与断裂,有自然、历史的原因,但从根本上说源自城乡教育分割、分离、分治二元制度及其政策安排”。至于城乡义务教育失衡的原因,他认为,既有基础教育“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制度的影响,也与义务教育师资管理配置的“城乡失公”、义务教育财政投入的“城乡失衡”、长期以来我国“精英化”的义务教育政策取向等有关。

  如城乡义务教育实现均衡化,55.0%受访者更愿意让孩子在户籍地上学

  葛玉林对记者说,没能把儿子送进更好的学校,让他感觉对孩子亏欠很多。他希望儿子以后能升入县里的初中,然后考入市里升学率高的高中,将来考入好大学,获得更好的教育。

  调查显示,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上学,受访者最看重的因素是师资力量(78.0%),其次是硬件设备(59.3%),第三是升学情况(55.5%)。受访者看重的其他因素依次是:离家距离(48.9%)、班级人数额度是否适当(24.8%)、美育体育课是否开设齐全(24.2%)、是否在更大的城市(20.7%)、补助额度(10.0%)等。

  进一步分析发现,比起在其他地区打工的受访者,在县级市打工的受访者最看重中小学的师资力量,其次是升学情况,硬件设备排在第三。在县级市、乡镇或农村打工的受访者,对于学校是否在更大城市的重视程度,超过了对美育体育课是否开设齐全的重视程度。

  “考虑到孩子在北京读书难以进入好学校,高考时还得返回户籍地,让她在老家读书也有好处。”边琴琴说,随着对北京教育政策了解的增加,她感觉即使当初成功让女儿留在北京读书,之后还有很多问题解决不了。“我们夫妻俩以后也得回老家定居,现在已经在市里买了房,希望女儿以后能进市里上初中”。

  调查显示,如果家乡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实现均衡化,55.0%的受访者明确表示更愿意让孩子在户籍地上学,30.1%的受访者回答不好说,仅14.9%的受访者表示不愿意。

  对于推动城乡义务教育真正实现均衡化,彭泽平认为,必须打破义务教育城乡分割、分离、分治的制度瓶颈,建立以共生理念为基点、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双向有机联动的一体化办学管理体制、教育投入配置体制与教师人事管理体制。

  受访者中,33.6%的人户籍地在省会城市或直辖市市区,25.5%的人户籍地在其他地级市,18.3%的人户籍地在县级市,22.3%的人户籍地在乡镇和农村。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2018年随迁子女在京报考高职开始报名
· 报告显示:随迁子女学前教育缺乏统一管理和规范
· 教育部:解决随迁子女和留守儿童教育 落实精准扶贫
· 随迁子女能就地参加高考吗?多省份明确标准
· 教育部:随迁子女入学要以居住证为准 简化流程
· 随迁子女就学“门槛”该设多高
· 浙江:2017年秋季开学起随迁子女实行积分入学
· 浙江:随迁子女入学与父母居住证积分管理相配套
· 教育部:大城市随迁子女就读数量倍增 入学难易反弹
· 北京教育考试院:随迁子女考中职须有北京市学籍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