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考试 > 公务员考试
“围城”内外看中国公务员国考热
2014-10-17    新华网

字体大小:

  中国年轻人报考公务员的理由各种各样,或因工作稳定、福利好,或因就业压力大,随大流。但在中纪委发力“拍蝇打虎”、公务员隐形福利不断压缩之后,“铁饭碗”还是“围城”?国考再次引发热议。

  一年一度的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正在进行,本次计划招录2.2余万人,系历史之最。中公教育国考数据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截至17日上午,报名审核通过总人数超过10万,平均竞争比为4.78:1,与去年同期相比竞争态势有所下降。

  小丁来自中国南部一个偏远的山村。今年是她第二次报考国家公务员。对于去年的失利,她直言竞争太激烈,尤其是自己报考的海关岗位,大家疯抢,而更加基层的冷门岗位却竞争者寥寥。

  过去一年,小丁一边在北京做文案策划的工作,一边备考,前不久刚刚花费近3000元参加培训班。她说:“今年还不行的话,就等攒够两年经验再考。”

  很多考上公务员的同学常向她抱怨工作累、工资低,但稳定的工作性质和较高的社会地位仍然让她对国考不离不弃。“最重要的是能解决户口,留在大城市。”她坦言。

  中山大学的大四学生翁思敏也是国考大军中的一员,但她和小丁的报考原因不同。翁思敏出生在深圳的一个小康之家,生活优越,性格安静。

  她说:“一方面是我的性格,我觉得比较适合公务员;另外,我所学的是档案学,很难在企业里找到合适的职位。”

  “朝九晚五、一张报纸、一杯茶”,人们过去这样理解公务员的工作状态。在八项规定等中央禁令出台之后,他们身上的光环也被逐渐暗淡。“公务员不好当”引发热议,甚至多地出现报考人数减少的情况。

  中国700多万公务员中,大多数人的真实生活状态又是怎样的呢?

  26岁的黎佳(化名)踏着清晨的阳光,融入北京潮涌般的地铁大军中。四年前毕业于某名牌大学的她,目前是宛平城一街道办事处的公务员。

  每天上午,黎佳要整理素材,开会,写各种文书和报告。与此同时,她还要应付办公室里响个不停的电话。“今天上午已经接了20多个了,有区里通知布置任务的,也有居民反映各种问题的”。

  刚进工作单位时工资条上的1700元让她吓了一跳。“工作几年后,工资虽然涨了,但随着过节费和福利的消失,年薪上没有什么变化。我最大的期望就是涨工资,以及能有更加公平的上升渠道,这样工作起来才有干劲。”黎佳说。

  黎佳以本科学历进入单位,如今她对公务员的理解早已改变。面对压力,她今年考了在职研究生。“国考只是迈入门槛的第一步。公务员其实是一场终身的考试。年轻人在承担越来越多的职责。工作看似稳定清闲,实则包含无数繁琐细致的事情”。

  在千里之外的陕西西安,已在街道办事处工作20年的王光(化名)也有同样的感触。他告诉记者,公务员还意味着你要时常加班,承担一般人难以想象的压力。

  有媒体报道,2012年大学生愿意当公务员的比例,新加坡为2%,美国为3%,法国为5.3%。在中国,76.4%的大学生愿考公务员。

  陕西省社科院研究员张燕认为,中国虽是社会主义制度国家,但仍残存着“官本位”思想。国人对公务员的热衷无非因为其待遇好、福利好,还能掌握权力。

  她说:“但权力不代表金钱和其他种种好处。考生应摒弃对‘铁饭碗’的痴迷,更加理性地看待这个职业。公务员不是考完就享受的,而是服务大众的,要耐得住寂寞,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张燕认为,对公务员的考核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随着管理制度的改革,“铁饭碗”终有一天会被打破,“实际上这种打破已经开始了”。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教育部招录27人
· 福建省2017年度公务员考试3月8日起报名 计划录用4171名
· 人社部:公务员考试答卷雷同 报考者至少禁考5年
· 公务员考试违规处理新规:作答内容雷同成绩无效
· 公务员国考周日举行 沪公考报名数减近万
· 北京公考102个职位无人报考 城管监察职位成热门
· 学者:“国考最热岗位”和“腐败机会”无关
· 公务员局:今年国考招录岗位增加是因“退休潮”
· 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15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告
·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政策新变化:五个首次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