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考试 > 公务员考试
国考报名:为何从万里挑一降到千里挑一
2014-10-27    人民网

字体大小:

  国考,可以说是关注度仅次于高考。年年国考,今又不同。相较去年,今年的国考呈现出“一高三低”的特点。在招录人数以2.2万创下历史新高的同时,报名人数、职位竞争比、最热职位竞争比“三下降”。截至24日18时,131.7万人通过报名审核,同比减少约7万人;职位竞争比也从去年的70:1下降到58:1,最热职位竞争比为2624.5:1,为近五年最低。

  最热职位油水大?

  去年,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南川调查队业务科室科员一职,竞争比破天荒地达到9470:1,逼近“万里挑一”。今年,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采购中心采购三处副主任科员及以下一职拔得头筹,但竞争比仅是2625:1。从去年的“万里挑一”一落而下,降到了“千里挑一”。

  在网络上,人们正乐此不疲地谈论着最热职位油水大小的话题。政府采购中心是什么样的单位?为何成了人人争抢的“香饽饽”?不禁吊起了网民一探究竟的“胃口”。

  有网友说,“公务员没油水我信,本来考公务员就只是为了炫耀。”也有网友说,“不是职位有没有油水的问题,而是脑子有没有进水的问题。”还有的网友质疑起怀有“捞油水”想法的考生:“报考动机不纯洁的人能服务于民吗?为了油水考公务员,迟早得身败名裂。”

  考生报考更趋理智

  参加国考渐渐成为了很多大学毕业生的择业“标配”。公务员热背后,折射出了怎样的报考心态?

  有今年报名国考的网友说了大实话,“现在就业压力那么大,民企不稳定,也发不出高薪,考公就是图个‘稳’。”也有网友坦言家境不错的同学多持这种想法。

  相比去年,今年国考报名人数和通过资格审查合格的人数都在下降。对此,人社部新闻发言人李忠分析出三个主要原因。一是职位描述更加详细,减少考生盲目选择的情况,二是随着媒体对公务员职业的分析增多,以前出现的跟风报名的情况在减少,三是今年报名纪律更严格,“报个名试一试”的情况大幅减少,一定程度上挤掉了报考数据虚高的“水分”。

  公务员不是高收入群体

  上世纪90年代,公务人员待遇好,国考开始升温;21世纪以后,公务员成为热门职业,国考越来越规范,想要脱颖而出必须过五关斩六将。

  “公务员是比较体面的职业,但不是高收入群体,他的体面就在于整体收入比社会平均收入高,平均收入中包含了他的福利。公务员的福利是公务员工作体面的重要体现。这其中,有些福利是隐性的,有些是显性的。隐性的福利,比如职业比较有保障、不会轻易失业。公务员可以买经济适用房等等。”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汪玉凯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朝九晚五、一张报纸、一杯茶”,人们过去这样理解公务员的工作状态。在八项规定等中央禁令的重拳下,他们身上的光环也逐渐暗淡。有网友说:“在对公务员素质要求变高的常态下,这个职业正在渐渐回归本然之色,当公务员只是一个平凡普通的职业,它还会受到热捧吗?”对于那些以为公务员是个肥美差事的考生,有网友诚心劝诫说:“若认为所有公务员都存在额外收入,就犯了以偏概全的逻辑错误。希望大家客观看待问题,不要被裹挟。”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2018年国考报名昨晚落幕 川最热岗位竞争比1205:1
· 国考报名8日18时截止 报名结束后这些时间点需注意
· 2018国考报名进入倒计时 280个职位无人报考
· 国考报名过半 公务员局提醒抓紧时间避开高峰时段
· 逾50万国考报名者最终弃考 烧脑试题在考察什么?
· 国考报名再现"万人争一职" 江苏:职位竞争比例45:1
· 国考报名结束啦 笔试面试都会考什么?
· 国考报名数或创新高 最热岗万里挑一刷新纪录
· 国考报名今截止:总数超百万 300余职位无人报
· 国考报名今日截止报名人数已超百万 最后一日或现井喷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