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考试 > 研究生招生考试
保研新政不分校内校外推荐 中西部高校陷困境
2015-11-02  光明日报  

字体大小:

  磨破了嘴皮,开出了奖学金、提前进实验室等一系列优惠条件,陈锋还是没能说动一心想走的学生。这位西部某重点高校博导只能提笔给学生写下“保研推荐信”。

  这是今年第六个找他写推荐信的学生。陈锋心里五味杂陈:“弟子学业有成,有了在更高层次高校求学的机会,我当然高兴。可原来的保研政策还分校内推荐和校外推荐,能保送的学生中,大约20%选择保外,剩下80%会留在本校,我还能发现不少科研的苗子。从去年开始,政策全放开了,不再分保内保外,好学生走了太多。”

  每年十月前后的保研季演化成了白热化的“掐尖”大战。2014年7月,教育部下发《关于进一步完善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工作办法的通知》,规定推荐高校不得将报考本校作为遴选推免生的条件,也不得以任何其他形式限制推免生自主报考。而此前各校的保送名额分为校内留用和校外推荐两类,只规定“校外推荐不能少于20%”。

  某西部高校研究生院负责人向记者透露,该校今年拿到保研资格的学生中,近80%选择离开。而据他了解,其他中西部兄弟院校,在这方面“没有最惨,只有更惨”。

  让生源自由流动,是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好办法。而另一方面,当行政约束的“保驾护航”不再存在,学校要怎样改变?又该用什么留住好学生?

  从“围追堵截”到软磨硬泡

  王琼是西南某大学的辅导员,从去年开始,她的工作单上多了“季节性”的一项:从5、6月份开始,轮番找大三尖子生谈话,摸清“动向”。

  “我很理解这些学生的选择,但这是学院的‘硬性任务’。”如今,班主任、辅导员轮番上阵,尽可能地留住优质生源,已是不少中西部高校的通行做法。在“实战”中,王琼总结出一套经验:“先从谈话中了解学生的读研规划,再时不时透露一些留校读研的‘内幕优势’,顺便普及一下之前师兄师姐外推的‘悲催’经历。我还加了他们的微信和QQ,从他们的状态或者同学对谈中探寻蛛丝马迹,掌握动向。”但一次次“交手”下来,王琼有着和陈锋一样的无奈:“说得再好,学生们到头来还是都走了。”

  保研新政出台前,有“校外推荐不能少于20%”的规定,王琼们根本不用下这么大力气软磨硬泡。依靠行政手段“围追堵截”,在各高校,尤其是不具备地域优势的中西部高校中已成共识,以往的研究生推免也由此滋生出不少乱象。

  “哪有学校愿意把自己的好学生交流出去呢?所以每年外推名额都卡在20%的及格线上。”西部某“985”高校研究生院老师刘兰说。

  “当年,我们学校有不成文的规定,获得推免资格的学生只能在‘内保’与‘外推’间二选一。我本来想要选择‘外推’冲一冲,结果从老师、爸妈到舍友都劝我放弃,轮番轰炸下,我投降了。”西部某高校在读硕士张静至今遗憾。

  可失去了行政命令的“保驾护航”,无论是“围追堵截”,还是软磨硬泡,中西部高校“留人”成效不佳。

  “我们专业135名同学,4名同学拿到推免资格,大家都义无反顾全部选择了‘外推’。”西南某高校新闻学专业学生王一川说。

  “往年我们面试都是成批组织的。可今年,只能来一个学生组织一场,生怕人家不来。招生标准上,原来都要求英语(精品课)必须过六级,现在连四级过没过都不敢要求了。”刘兰替学校感到委屈,“没有地域优势、生源优势,还要服务西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现行机制下,相互矛盾的各种政策,也挤压掉了学校“休养生息”的空间。“对政策导向我们是支持的。只是想能不能别这么快,给我们一个缓冲的时间。”私底下,刘兰和同事把保研新政称为“休克式疗法”。因为在人才加速流失后,她还要以日益凋敝的优质生源规模去应付教育部门的各项考核:“每年评价指标里就有明确的‘生源质量’一项,必须写清楚招了多少‘985’学校、‘211’学校的学生。而且这些评价直接涉及后续的经费拨付、学科点评估,长此下去,会恶性循环。”

  政策补偿,杠杆调节

  在不损害学生自主选择权的前提下,怎样才能化解这样的人才困局?

  “就保研新政来说,保证学生选择权和人才自由流动,是好的价值导向。但放到中西部具体环境中,这就需要对生源受损方开出补偿政策。”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副教授罗燕认为,应尽快出台补偿政策,对现状进行杠杆调节:一是从外部,提高受损地区院校的学生奖助政策,二是从内部,逐步提升办学实力。前不久,青海大学和清华大学在人才培养、学科发展上推出了一批举措。从长远来讲,生源获益院校有义务扶持受损院校。”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李奇认为,“阵痛期”应该会持续很久:“学校应该思考如何结合区位优势,办出特色。比如在西部高校研究风沙防治、寒旱学、敦煌学等,就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培育母校忠诚度,也是当下中国高校需要补上的一课。

  “在美国,如何保留学生,是各个大学都会下力气研究的课题。他们会从学生刚入学开始就跟踪其成长,提前观察其有没有科研取向,由此将学生分成不同序列,并及时让最优秀的学生接触到最优秀的导师,实现有效的师生互动。”罗燕介绍,这种对学生的关注,有助于让其养成对母校浓郁的感情,即便以后去外校求学,也会选择在适当时机反哺母校,而不是简单的“一走了之”。

  “制度变革永远是一环套一环,当其中的一环被改进了,剩下的便不那么匹配,于是产生了进一步变革的需要。”罗燕说,“在保障学生升学自主选择权之后,如何打造强大的西部研究型高校以服务于国家战略,是改进的下一步目标。”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教育部:对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违规违纪零容忍
· 2016年研究生考试泄题案庭审直击
· 2016年研究生考试大规模泄题案在湖北开审
· 北影称正在调查研究生考试疑似泄题事件
· 北京电影学院调查“研究生考试疑似泄题”
· 教育部:2016研究生考试漏题作弊嫌疑人已被抓获
· 史上最严考研"没想象中严 学子:一年辛苦白费
· "最严"研究生考试疑遭泄题 考生担心影响分数线
· 研究生考试周末举行:考试作弊入刑 网店顶风售
· 报考研究生网上买答案 花500元落个空文档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