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职业教育 > 职教新闻
代表委员认为:发展农村职业教育需迈过三道坎
2008-03-26  新华网  褚晓亮;姚湜

字体大小:

  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特别强调要"加快农村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农民转移就业能力"。一些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教育界人士认为,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战略位置日益凸现出来,职业教育发展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败。

  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环境和总趋势是好的,但是在其发展道路上依然存在着种种困难和问题,阻碍了职业教育的发展进程。如何使职业教育蓬勃发展,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一些代表委员及专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发展农村职业教育需迈过三道坎

  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常委、甘肃省主委赵俊认为,职业教育是提高劳动者技能最直接的途径,也是把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的关键环节。然而目前很多业内人士及专家表示,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难度不小,问题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这成为制约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三道坎。

  一是对职业教育的传统认识和观念尚没有突破。长期以来,职业教育在我国一直处于"次等教育"的地位,陈旧的思想观念,以及对职业教育看法存在误区,是束缚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所在。很多家长和学生将职校视为在中考、高考失利后的无奈选择,大量被认为是"学业失败者"的学生进入职业教育,更有甚者,宁愿外出打工或在家待业也不上职业技术学校。

  民进吉林省委曾对吉林省农村职业教育状况做过调查,调查发现,在部分县(市),每年初中毕业生进入职业技术学校的比例仅占毕业生人数的八分之一左右,照国家规定的比例(高中和职高1:1)相去甚远。

  二是在对农村职业教育的投入上尚显薄弱。吉林师范大学职教部的邱安昌认为,长期以来,政府教育投入的倾斜明显地倒向了普通教育,尤其是高中。一些高中名校、示范校的建设,则更是动辄数千万数亿元地投入。这种对普通教育的投入倾斜,更加抬高了学校和社会的世俗眼光,于是,职业教育逐渐被边缘化和受到严重挤压也就是必然。这样一来,一方面是被激发出来的愈演愈烈的中考竞争、高考竞争及由此而来的社会矛盾日趋无法协调;另一方面,则是升学竞争的触角甚至延伸到了幼儿园,推行的几乎都是升学教育模式。

  有关专家分析认为,对职业教育投入不足,仍然是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瓶颈。以吉林省通榆县为例,该县是国家级贫困县,财政比较困难,国家划拨的培训资金不能全额支付给职业教育;职业学校本身由于多年生源不足,自身造血功能不强,而学费又偏低,每生每年仅收800元,这其中还包括学生在校期间的食宿费用,学校在学生身上经常是"倒贴",致使职业教育基础薄弱,办学条件较差,学生职业技能培训的最必要设施和设备几乎空白;由于多年不景气,造成专业教师外流,许多老教师得不到"补血",跟不上时代步伐,新教师又分不进来,职教师资素质偏低,根本满足不了教学的需要。

  一些农村职业教育业内人士形容,现在职教中心是"大楼空、设备空,专业多、学生少",这种尴尬局面是普遍存在的,这也是招生难的一个重要因素。一些从事农村职业教育的教师们不无感慨地说:"由于条件有限,我们只能在黑板上搞加工,教室里搞养殖。学校无骨干专业、特色专业,办学模式仍然是循规蹈矩,讲理论、没实践,很难适应就业市场需求。"

  三是在职业教育管理上条块分割、多头管理的现象尚没有根本改变,农村职业亦然。当前,各地的职业教育在条块分割的部门管理(教育部门、财政部门、产业部门、劳动保障部门、人事部门等)中得不到多方面的帮助,反而受到多方面体制性障碍与掣肘,一般的职业学校分别要归属教育、劳动、工会、人事等10多个主管部门管理或钳制,致使专业重复设置、资源统筹难、设备闲置或老化、有限的资源得不到综合利用,形不成合力和优势。教育部门只管培养,无法与用工单位结合;劳动部门只管考证,实质是为了收钱;其他部门通常是旧体制行政所属关系的延续,主要是为了养活编制内的"人口"。这种体制已经严重束缚了职业教育的发展。

  赵俊建议,把职业技术教育和基础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把初、高中毕业的青年学生纳入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不失时机地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使之成为新型的劳动者,具备转移就业和创业的能力。

  推进农村职业教育需走多元化、网络化、市场化之路

  全国人大代表、来自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第一中学的富春丽表示,在农村要提高劳动力素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重视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一些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教育界人士认为,当前,要采取多元化、网络化、市场化思路推进农村职业教育。

  一是多元化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目前,各地都在打造"职业航母",建设职教集团,但是由于地域、经济等方面的差异,个别地区集团建设思想很超前,而资金、建设却十分不到位,使职业集团成为了空架子。有些已经建设的职教集团陷入严重的债务危机。因此,要根据实际情况,在经济发达地区打造"职教航母",使其成为地区的职业教育基地;在经济欠发达地区,要进一步整合教育资源,加大投入力度,采取联合办学、职普对接等形式,使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相互沟通,鼓励学校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鼓励发展民办职业教育,建立多元化职业教育发展体系。

  长春市双阳区158中学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有益的尝试,该校选择中铁十三局、吉林省劳动技术学校等实训条件好、有保障的正规学校进行联合办学,在初三下学期把学生分流,采取"1+1"的形式进行职普对接,降低了学校办学和学生求学的成本,解决了教师编制、学生流失等问题,使学校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同时学生毕业后好的分配去向,也吸引了家长和学生的眼球,提高了家长和学生的信任程度,使入学率连年升高,形成了良性循环。

  二是形成区域性、网链式发展。以地区大中城市为中心,向周边城镇、农村进行辐射,城镇、农村中学通过分流教育、职普对接、联合办学等形式,向大中城市职教学校提供生源;大中城市职教学校依托地域、经济、信息等优势,与省内外工厂、企业广泛协作,提供专业教育、实训基地、就业市场。同时,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整体规划和指导力度,切实改变分散无序的竞争局面,优化职业教育与培训资源的布局,选择区域性重点学校加以扶持,各地区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和市场前景打造本地区的特色专业,建立地区至全省的职业教育互动、互补的良性机制,从而打造区域化、网络化、特色化的职业教育发展空间和局面。

  三是强化市场意识,提高人才培养的适用性。职业教学要以企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课程设置要突出岗位实际需要与综合素质提高的需要,同时要注重对职业教育教师的培训和更新。农村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更要注重与市场衔接,保证培养目标与市场保持一致,这样才能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学校培养出的人才才能够受到市场的欢迎。为此,在招生之前学校必须做大量的市场调查工作,这样才能确定什么样的专业是在学生学业结束之后依旧受市场欢迎的专业。

  四是完善"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的劳动用工制度,加大对农村职业学校的劳动监察力度,对明确规定必须持证上岗的岗位,必须从取得职业学校毕业证书和相应职业岗位资格证书的人员中录用。一方面,可以解决农村职业学校学生的就业难题,另一方面,激励更多农村青年参加职业培训,提高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

  五是加大对农村职业教育的投入,改善职业教育学校办学条件。中央财政应加大对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转移支付和倾斜力度,地方财政要多渠道筹措职业教育经费,按国家规定的教育经费投入农村职业技术学校。要加强职业教育实习、培训基地建设,重点抓好汽车维修、普通机械、建筑、电子电工、护理及现代服务业等社会用工量大的专业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突出职业教育的技能培训特色。

  六是努力转变教育观念。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应积极宣传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农村,转变"重普教、轻职教,重升学、就业,重城市、轻农村"的思想倾向,控制"普高热"的盲目升温,确立职业教育是终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认识职业教育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发展职业教育也是解决"三农"问题和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众议: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怎么转?
· 教育部发布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指南(附文件+问答)
· 新时代职业学校名师(名匠)名校长培养计划启动
· 这些院校信息化相关专业上榜!教育部公布首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名单
· 湖南累计投5.65亿元改扩建14所公办中职
·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印发《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
·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8部门联合印发《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
· “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平行论坛在京举行
· 甘肃出台方案为职业学校达标工作指明方向
· 加快职业教育发展步伐河南再添9所职业高校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