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导致很多农村的初、高中毕业生不愿到工厂做工人。现在,这些孩子普遍提出,离家远的地方不去;苦、脏、累的工作不想做;工资低的单位也不想去。何阳春表示,有些孩子的家长甚至直言不讳:家里只有一个孩子,在家不愁吃,不愁穿,为什么非要把孩子送去上技校,将来当工人呢?
此外,一些企业非法用工,也对初高中学生报考技工学校产生了很大的负面的影响。何阳春说,一些企业为了减少成本,在生产线上不用技校毕业生,而是大量使用三年级未毕业的职业学校的学生,且美其名曰:顶岗实习。
这样做的结果,既浪费了国家的教育资源,又增加了社会就业的压力。何阳春建议,基层劳动保障部门应该明令规定:企业用工、学生顶岗实习最多不能超过5个月,且三年级学生只要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年满18周岁以上,如果到企业顶岗实习,企业都应该与其签订劳动合同。
地位待遇是个问题
技校毕业生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技术工人、产业大军。然而,在当前的社会阶层中,这部分群体却处于社会的下层和弱势地位。童华强用“四低”概括了当前技校毕业生面临的尴尬,即社会地位低、工资待遇低、生活质量低、学历文凭低。
“与相对等的大中专毕业生相比,技校毕业生多工作在生产一线,苦脏累、高风险不说,且工作稳定性差,其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很难与实际贡献成正比。”童华强呼吁,如果社会上不能形成一种尊重劳动、尊重技能人才的氛围,技校招生难将很难逆转。
国家有相关规定,有些岗位必须持证上岗,而技工学校毕业生正是具有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且有资格上岗的群体。然而,现实的情况是,相当多的用工单位却不需要上岗证,这就导致人们普遍认为:学与不学一样就业。因此,又何必花钱去学呢?
“这直接影响到学生接受技工教育的积极性。”广州工贸技师学院副院长钟秀平认为,高技能人才待遇未有效落实,使技校招收高中毕业生的宣传效果大打折扣。事实上,高级工班的毕业生在学历深造、公开招聘、工资评定、职称晋升、考核定级、职务晋升等方面遇到的困难,让很多后来者都望而却步。
“我们每年都面向全国招生,但在每年的推荐就业工作中,都会出现毕业生因为户口所在地不同而不能平等就业。” 钟秀平说,像广州本田、丰田汽车有限公司等企业,近几年只招收广州市地区的毕业生,造成每年都有大批想去这些企业就业的外地毕业生不能如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