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职业教育 > 职教新闻
马培华:职教是技能型人才的“蓄水池”
2011-03-02    光明日报

字体大小:

  职业教育迅速占据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总规模的“半壁江山”,是我国“十一五”期间教育改革发展的标志性成就之一。“十二五”开局,面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新形势,职业教育被赋予哪些新使命?未来职业教育如何更好地发挥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作用?为此,记者采访了民建中央常务副主席、中华职业教育社副理事长马培华。 

  记者:来自教育部的信息表明,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学校学生的就业率高达96%,职业学校已从关注学生就业率,上升为关注就业质量;同时,行业企业不断传来高技能人才紧缺的信号,正紧锣密鼓地加大和职业院校合作培养人才的力度。这是否意味着职业教育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开始显现?

  马培华:几乎所有经济发展迅速的区域,都有优质的职业教育做人才支撑。据统计,珠三角九市虽然只占广东省面积的30.5%,但优质职教资源却占据了全省绝大部分,该地有独立设置的高职高专院校59所,占全省高职院校比例的79.73%。职业教育的社会价值正在被人们以全新的视角看待。

  职业教育是技能型人才的“蓄水池”,是经济发展的“润滑剂”,为社会输送各类技能人才。同时,与经济相适应、与产业发展相衔接的服务型职业教育体系,也是将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变成丰富的人力资源的“点金棒”。高技能人才短缺不是新话题,实际上,“技能型蓝领工人”是世界性紧缺人才。据我了解,四川成都市本地技工的月薪已涨到每月2500元至5000元。而一些经验丰富、技能出色的焊工月薪已达到8000元。现在世界各国已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未来综合国力的增强,既需要高层次的创新人才,更需要大批有文化、有知识、能够将先进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高素质普通劳动者。

  记者:但是,目前相对来讲,上职业院校,特别是上中职的农村孩子比城市孩子多,所以,有人认为,职业教育吸引力不足。您怎么看这个问题?从这个角度来讲,职业教育怎么体现改善民生的作用?

  马培华:职业教育本身具有“民生”属性,教育家黄炎培先生曾提出职业教育的目的是:“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

  上职业院校的农村孩子多,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问题。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未来将有大量的人口从农村转移到城市,职业教育在其中的作用至关重要。正是职业教育使农村人口实现合理有序转移和脱贫致富,在城镇稳定就业。职业教育是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关键环节。

  记者:《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蓝图——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实现这一蓝图,您有什么样的建议?

  马培华:首先,要充分认识职业教育在人才竞争中的作用。发展职业教育,是我国解决劳动力就业和提高人力资源水平的迫切需求。其次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为职业教育的改革创新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轻视职业教育是落后的教育观,科学的人才观绝不会轻视技能人才。同时,要树立职业教育与经济融合互动的全面发展观。(记者 李玉兰)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众议: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怎么转?
· 教育部发布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指南(附文件+问答)
· 新时代职业学校名师(名匠)名校长培养计划启动
· 这些院校信息化相关专业上榜!教育部公布首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名单
· 湖南累计投5.65亿元改扩建14所公办中职
·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印发《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
·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8部门联合印发《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
· “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平行论坛在京举行
· 甘肃出台方案为职业学校达标工作指明方向
· 加快职业教育发展步伐河南再添9所职业高校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