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路在何方
2009年12月,胡锦涛总书记到珠海高级技工学校,了解技能型人才培养和就业情况,强调没有一流的技工就没有一流的产品。
“职业教育发展的大形势是好的。要解决我国技术工人特别是高级技工匮乏的现状,国家首先要加大政策引导和扶持力度。”南京技师学院副院长王航贵对此深有感触。
推荐阅读:生源减少职业院校"吃不饱" 教育变革悄然而至
推荐阅读:《国家教育督导报告:关注中等职业教育》发布
>>>点击:更多教育资讯
一是要转变观念。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职校生的身价提高已在福利待遇上有所体现,但想彻底改变技能教育的现状,还需整个社会观念的转变。“在欧洲,当技师跟当工程师、教授一样受人尊重,在中国也需要树立这样的观念。”王航贵说。
二是要加大职业学校资源整合力度,淘汰一批规模小、质量差、生源不足的,办好一批有品牌、规模大、质量好的。“在生源不足的形势下多头办学只能浪费国家资源”,南京市玄武中等专业学校校长孙兵说,除了整合外,培养既能下厂操作又懂课堂授课的教师队伍也是办好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
三是要将校企合作作为职校生培养的桥梁。高校毕业生之所以在就业上竞争不过高职学生,不是他们学历与学识不够,而是实用技能不够,与企业和市场需求脱节。为此,专家们建言,职校要紧跟产业结构调整,强化校企合作,努力培养与企业需求高度匹配的技能人才。“我们要定下硬杠杠,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鼓励企业接收学生实习实训和教师实践,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将职业学校学生下厂锻炼作为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王宗荣提议。(本报记者 郑晋鸣 通讯员 刘有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