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职业教育 > 职教新闻
工匠精神在年轻人身上落地生根
2016-05-16  新华网-工人日报  

字体大小:

选手参加高职组嵌入式技术与应用开发比赛。 新华社发 刘东岳 摄

  “这叫鲁班锁。不用钉子和绳子,完全靠自身结构的连接支撑立起来,代表了我国工匠的智慧。”

  走进位于天津商务职业学院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博物馆,大厅正中间的“魔方”格外醒目。

  2008年,首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全国各地参赛选手2000余人,2015年这一数字为3.4万余人。2008年,各级各类技能竞赛活动的学生达数10万人,2015年已发展到基本覆盖3000万名职业院校在校生。

  5月8日,以“弘扬工匠精神,打造技能强国”为主题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暨全国职业教育周在天津开幕。在激烈的技能赛场上、在丰富的职教论坛里、在新鲜的学生展览处、在有趣的体验活动中……《工人日报》记者感受到工匠精神在洋溢着热情的年轻人身上落地生根,又目睹了职业教育与中国产业升级的巨大牵连,还见识了中国职业教育改革的变化前沿。

  把选手拉到工厂,可以直接上手

  橙色机械手、蓝色立体仓库、黄色AGV小车、白色固定传送线……在五颜六色的机械设备围绕中,河南新乡职业学院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周明亮坐在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馆的一张椅子上,双眼紧紧盯着计算机屏幕。

  5月10日,周明亮和他的两名同学,与其他来自全国各地职业院校的43个学生团队,一起参加了2016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的“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比赛”。4个半小时中,他们要完成从机械装备、电器连接、参数设置到调试编程等一系列任务,最终让工业机器人模拟生产线,进行物料搬运和码垛。

  “这比去年比赛首次举办时多了8支,可见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在高职院校中得到了普及与发展。”现场的裁判员说。

  “比赛完全模拟工厂制造单元。工厂里什么样,我们比赛现场就什么样。”本次比赛的裁判长,南京工程学院教授汪木兰说,作为去年开始设置的项目,工业机器人应用比赛设置的出发点就是响应中国制造2025战略,“只有模拟工厂真实生产环境,真刀真枪地比赛,才能真正检验出学生水平。”

  “比赛的内容就是生产的一部分,如果把这些选手拉到工厂,完全可以直接上手。” 河南新乡职业学院的带队教师赵清江说,技能大赛的项目设置与实际结合得非常紧密,而且紧盯行业热点与前沿。

  蒙上眼睛,天津职业大学的马冉端坐于电脑前,她的手指翻飞处,键盘噼啪作响。这边话音刚落,那边文稿已被录入。比赛中,马冉和同伴的正常实时记录速度达到每分钟280字,蒙眼速录达到每分钟180字,准确率高达98%~99%。最终,马冉和另外两名同学,凭借优异表现,以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获得一等奖。“这项比赛其实很考察选手的耐心和细致。其实,专注做一件事,把它做到极致。我觉得这就是工匠精神。”马冉说。

  从展示内容、项目设置、比赛内容再到选手考核等各个方面,本次技能大赛以及职业教育周无不体现着对工匠精神的着力与弘扬。

  汪木兰告诉记者,比赛更要求学生拥有规范的生产操作。这看起来是形式,“但形式里面大有内涵。”一方面,这是现实生产的需要。现在很多企业都在贯彻质量工程、精英生产等理念,对学生规范操作的职业素养要求很高。另一方面,操作规范也是工匠精神的重要内容。“工匠精神是由方方面面的细节组成的,不仅仅是高超的职业技能,更是良好的工作规范和职业素养。”

  “过去的很多时候,我们的职业教育只见物,不见人。”中国职业教育学会副会长李小鲁在职业教育周期间举办的中国职教现代化论坛上说,我们应该把工匠精神作为现代职业教育的精神标杆。“职业教育,不仅要传艺,更要传心”。

  学生技能必须跟上产业的发展

  工业设计、云计算、工业机器人、三维建模、3D打印、物联网、嵌入式技术……奔走于今年技能比赛的各个场地,记者感受最深的一点是:这些比赛紧贴产业实际和当前热点。

  5月8日,在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举办的“嵌入式技术与应用开发比赛”的现场,参赛选手必须在4个多小时的时间里完成让小车出库、自动识别并按指示行走、启动照明灯等各项指令。

  嵌入式技术实际上与百姓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就是通过在芯片里嵌入软件,让车子完成各种高难度动作。汽车、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都要用到。”总裁判长梁长垠说,今年比赛的主题是智慧交通。

  “现在的产业分工越来越细,技术要求越来越高,学生技能必须跟上产业的发展。” 梁长垠告诉记者,比如现在的芯片已经发展到纳米级别,一个单片机上往往有上百个管脚,最小的只有针尖那么大,只要出一点错,整个单片机就报废了。

  事实上,历年大赛的赛项设置都会根据产业转型的风向进行调整。2010年“双十一”,线下业务跟不上线上的海量订单,同年大赛设置了“现代物流”赛项;2015年,面对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大赛设置了“大气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赛项;当“互联网+”成为全社会潮流时,今年大赛开始引进云计算、大数据与现代制造业结合等赛项。

  赵清江把技能大赛看成是行业的风向标。“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行业的最新动态,从而不断调整我们自己的教学重点和方式。以赛促学,以赛带练。”

  大赛对学校带来的变化,可以很明显地从该校专业设置的变化看出来。去年,赵清江带领学生参赛时,他们学校与机器人相关的专业还只有机电一体化(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今年参加比赛时,学校已经开设了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的专业。

  大赛带来的最大变化还体现在学生身上。去年,赵清江带领的3名学生获得了一等奖,有两名已经确定要去富士康工作,他们的起薪在5000元到6000元之间;还有一名学生被一家企业招去,当作后备人才培养,“准备将他送到德国继续深造,回来后再为企业服务”。

  见识职教改革新成果

  大赛不仅仅是学生切磋技艺、提升技能的舞台,更是观察中国职业教育发展水平的一个窗口。

  “我们教学载体的选择就直接源自大赛。”在三维建模数字化设计与制造的比赛现场外,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带队老师徐家忠说,“与此同时,大赛又是检验我们课程教学成果的方式。”

  在徐家忠看来,大赛就好像一座桥梁,将企业需求与教学需求,大赛内容与教学内容,大赛标准与实训标准很好地连接起来。

  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副院长李富森说,大赛本身就是校企合作的产物。通过大赛,学校的教育理念得到了提升,与各行各业紧密合作的力度得到加大,学校的专业设置更能贴近区域经济发展,为产业转型升级服务。

  当参赛选手们热火朝天地激烈比赛时,关注不同领域、学术观点各异的专家学者也齐聚一堂,仰望职教发展的天空。

  “职业教育不能是断裂的教育,要使每个人都有上升的空间,根据劳动力市场的需要输送出去,根据个体的需要决定是否再回来接受教育”。

  从职教现代化论坛到食品安全与营养产教对接会,从国际化专业教学成果交流到智能制造产教对接,像现代学徒制分享会这样的论坛,贯穿了整个职业教育活动周。

  “在这里,可以看到中国职业教育未来发展的大方向。”一位与会者说。

  有宏大命题的探讨,也有具体经验的分享。在5月10日举行的现代学徒制实践成果分享会上,教育部高职发展处处长林宇向在场的观众发问,“校企合作中,为何会学校一头热,企业一头冷?”他停顿了下,然后斩钉截铁地说,“我看关键问题是要让企业从为你培养变成企业为自己培养。”

  (原标题:工匠精神在年轻人身上落地生根 大国工匠种子在这里)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人民日报:大力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
· 高技能人才座谈会召开:弘扬工匠精神 建设制造强国
· “大国工匠进校园”活动正式启动
· 信息化团队建设要有工匠精神——专访华东师范大学信息化办公室主任沈富可
· 关桥院士:技术进步替代不了工匠精神
· 2016年职业教育周5月8日启动 宣扬工匠精神
· 以“工匠精神”引领职业教育发展
· 2017年考研人数首破200万 “工匠精神”等列入考题
· 年轻人没必要都学韩寒
· 年轻人是信息社会下个传奇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