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专题 > 聚焦两会 > 两会直播:两会看点
两会前瞻:中国高层换届年 人事新局受关注
2018-03-02  中国新闻网  

字体大小:

  农历新年伊始,北京即进入“两会时间”。与往年不同,今年中国国家机构和全国政协将进行5年一度的集中换届,在中共十九大开启新时代之后,国家高层人事如何布局吸引着全球关注的目光。

  中共中央政治局近日召开会议,讨论了向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推荐的国家机构领导人员建议人选,和向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推荐的全国政协领导人员建议人选,正在举行的十九届三中全会,正就此重要议题进行讨论。

  按照官方消息,定于3月3日开幕的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将选举新一届全国政协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和常务委员。

  而5日开幕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一项重要议程则是选举和决定任命国家机构组成人员。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将选举新一届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副委员长和秘书长。按照惯例,会议或对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进行差额选举。

  国务院高层换届程序则有所不同。全国人大根据国家主席的提名,决定国务院总理的人选;根据国务院总理的提名,决定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的人选。最终结果将在第一时间公之于众。

  同时,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还将选出新一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此外,广受关注的是,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将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草案)》。在全国省级监察委员会已经组建的背景下,国家监察委员会可谓呼之欲出,相关人事也备受关注。作为制度化反腐的重器,监察委将实现对所有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人们对其作用寄予厚望。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指出,今年国家机构换届涉及范围较大,涉及的人员可能比较多。此次换届应按照全国党代会确定的整体人事部署,进一步完善国家机构领导层组成。

  值得关注的是,日前刚刚修订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等,在依照法定程序产生后,进行宪法宣誓。官方并公布了最新修改的75字誓词,相关决定自2018年3月12日即全国两会期间开始施行。分析人士指出,今年当选领导人宪法宣誓的程序如何安排,也是本届两会的一大看点。

  十九大以来,“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在中国成为热词。北京学者认为,此次“新人事”布局将彰显中央选人用人的新导向。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张希贤受访表示,十九大以来中央选人用人突出了四个标准,一是政治标准,二是实践标准,三是纪律标准,四是责任担当标准。

  汪玉凯认为,新一届党中央选人用人的导向比较清晰。首先会按照“新时代”特征和战略布局考虑高层人事;第二是注重实干,具有改革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第三是注重基层经验和群众基础;第四是注重知识创新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

  同时,高层人事安排还往往会考虑“团队”结构。“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由25名熟悉各方面、各领域工作的同志组成,都有较高学历和专业知识,结构比较合理,有在地方工作的,有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工作的,也有军队的同志,还有女同志。”新华社在十九大闭幕后发表的长篇通讯《领航新时代的坚强领导集体》中作如此表述。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站在新的起点上,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肩负着历史性的使命。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基本建立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军队建设基本实现机械化……一系列执政目标的“交卷”时间定在了本届国家机构任期内。3月人民大会堂的选票和掌声,既肯定过去,更期许未来。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两会观察:中国高层与网民“面对面”渐成惯例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