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美国软件产业的规模和发展趋势美国的软件产业已经属于成熟的产业,它基本上由微软、奥瑞克(数据库)、思科、IBM(主要经营电脑,但软件也很强,前年曾收购莲花公司、太阳微软系统等大的私人公司组成,涉及理、工、医、财会等许多方面。但由于市场的需求和驱使,许多小的软件公司和网络公司也非常活跃。
1.基本数据美官方统计数据中,软件产业没有单独列出。软件产业的数据散见于三个领域。软件出版:包括软件设计、制作、发行(即所谓"封装软件产品")和为购买软件者提供技术支持服务等等。这一部分是软件产业的骨干力量。软件服务和系统集成,主要是指:(1)为少量个体客户定做软件或修改、测试和安装通用及专用软件以满足客户的特殊需要;(2)系统集成业务;(3)计算机系统的维护业务。许多中小软件企业主要从事此类业务。企业平均规模虽小,但总量很大。软件产品制作:统计分类为"制造业/存储产品制造/软件产品制造"。它涵盖压制软件光盘、拷贝软件磁盘等一系列将软件产品转移到存储载体上的生产过程。
由于美国产业普查每五年才进行一次,故目前只有依据1997年的普查资料,将这三部分数据提取汇总如下:
企业类别
数量(家)
年收入(亿美元)
总工数量(万)
软件出版
12090
617
26.64
软件服务与系统集成
72278
1080.7
76.47
软件制作
124
8.2
0.80
总计
84492
1705.9
103.91
软件产业1997年占当年美国GDP(83008亿美元)的2.1%,而信息产业占7.3%。由此可见,软件产业虽然是信息产业的基础,但在美国信息产业整体中的比重并不高。
2.地区分布根据美国软件和信息业协会(SIIA,美国最有影响的软件业协会)今年6月发布的"都市区软件就业人员密集程度排名",可以洞察软件产业的地区分布状况。按全美平均值为100计算,如果数值为200,表明该地区软件从业人员占该地区人口比例是全美平均的2倍。获得前10名的地区如下:
1
博尔德? 朗蒙特地区(科罗拉多)
416
2
圣何塞(加利福尼亚)
397
3
大华府地区? 跨哥伦比亚特区、马里兰和弗吉尼亚州
307
4
罗得? 达勒姆? 夏帕尔山地区(北卡罗来纳)
283
5
亨茨维尔(亚拉巴马)
259
6
科罗拉多斯普林斯(科罗拉多)
251
7
旧金山(加利福尼亚)
231
8
米德儿塞克斯? 萨莫塞特-享特顿地区(新泽西)
225
9
波士顿? 跨马萨诸塞和新罕布什尔州
223
10
奥斯汀? 圣马可地区(得克萨斯)
223
从该排名看,虽然一些著名的高技术区继续保持优势,但美国软件业发展开始呈现向各地区扩散的趋势,例如加州两大城市(圣何塞和旧金山)分别排名第2、7,证实了加州在高技术产业的领先地位。大华盛顿地区的高技术产业近年来十分突出,排名第3。著名的北卡三角工业园区则排名第4。但名不见经传的科罗拉多州的博尔德一朗蒙特地区和亚拉巴马州的亨茨维尔分别排名第1和第5,而微软公司所在地"西雅图--比勒弗--埃弗里特地区"仅排名第23,大大落后于丹佛(第11)、达拉斯(第12)和亚特兰大(第16)等。
3.研究开发状况总体来讲,美国政府在信息技术领域中的研发投入在数量上远远低于企业(不到十分之一)。而且政府对研发的投入倾斜于基础研究。不过在基础研究中,软、硬件的开发研究往往是同步进行的,很难将专门用于"软件研究"的部分剥离开来。但是,根据商务部2000年公布的有关报告,美国企业在信息技术领域的总投入从1995年到1999年翻了一番,从2430亿美元增加到5100亿美元,其中用于软件的投入从820亿美元增加到1490亿美元。
根据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NSF,全面负责研发统计的部门)1998-99年对"企业研发500强"的统计(提取的是1997年的数据),研发500强的支出占当年企业全部研发支出的86.8%。有关数据摘引如下:
信息和电子业R&D支出 458.2亿美元(居各行业之首)
比1996年增长 15.2%(居各行业之首)
1997年R&D销售额 7.0%(仅次于医药业)
人均R&D 1.6万美元(低于医药、金融)
4.有关政策、措施和计划美国软件产业70年代未80年代初起步时,两项知识产权的措施促进了软件产业的飞跃发展。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两项措施行并非来自行政部门,而是来自立法和司法部门。第一项是1976年美国会修改《版权法》,把计算机软件纳入版权保护范围,第二项则是1981年最高法院的Diamond对Diehr判决,该判决改变了以往软件不能授予专利的观念,宣布软件专利合法,肯定了软件的知识产权,加强了对软件知识产权的保护。这是美国促进软件产业发展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措施。(附注:随着互联网经济和电子商务的发展,目前美国将知识产权保护的范围开始拓宽到互联网领域,如1998年的一项法院判决,宣布"商业模式"可以获得专利。该措施极有利于创造"新商业模式"的互联网公司。)
近年来美国政府对软件产业采取的一项重大法律行动是针对微软公司的反垄断案。但是该案的动机并非专门针对软件产业,而是针对所有产业。换句话说,反垄断是普适政策,并非专用于软件产业的政策。
在税收政策方面,由于美国税收体系和我国有很大区别,似未产生如我国的软件企业税赋过重的情况。因此,我们还没有了解到美国有任何针对软件产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倒是互联网产业,美国日前实行网上销售可免除零售税的优惠政策。
二、美国的软件教育1.软件产业人才的培养在美国,软件教育和培养主要分三个层次。(1)基础教育:几乎所有的高等院校和社区学院的计算机科学、电子工程、信息技术系和有关的继续教育系都设有软件工程、网络设计等软件基础课程,为本科生提供软件理论与工程方面的入门知识,为软件公司培养从事软件开发与设计方面的人才。(2)系统理论:高等院校中的研究生教育侧重系统软件理论的教育,为高校的教学和研究以及大公司输送从事软件研究和项目人才。(3)一般大的软件公司都设有自己的培训部门或中心,它们主要根据市场和公司的需求培养各个层面的动手能力强的操作和编程人员,学习者不仅可以获得专业证书而且可以获得学位。此外,一些大的软件公司为推销本公司产品还与高校和社区学院合办培训项目或委托社区学院代办培训项目。社会上名目繁多的私人培训公司、培训中心、咨询公司等比比皆是,它们主要是利用业余时间培训在岗人员。还有一些培训公司专门培养撰写产品使用说明书的人才。目前,MBA(IT)即信息技术硕士倍受社会的青睐,马里兰大学的MBA(IT)办得红红火火,在美名列前茅。
此外,美国的见习生制度是高校与公司的桥梁,高校学生可以利用暑期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培养自己的动用能力、协调和团队精神,奠定自己的就业基础,公司可以通过见习生的才能、人品和工作表现,来选拔人才,拓展公司的实力。
从高校、社区学院、公司到社会构成了全方位的教育和培训网,它们都由市场所驱动,为社会发展提供就业和服务。虽然高等院校、社区学院和大的软件公司都提供学历和非学历的软件教育和培训,相比之下,高校提供的软件教育更宽泛、更具有理论性,培训机构或中心提供的软件教育更实际、更新颖。他们各自有侧重、各有所长,同时又相互补充又相互穿插。
软件产业所需的技术人才大体可分成三个不同层次:(1)系统规划层次,其任务是提出软件系统设计的思路和项目;(2)设计层次,其任务是根据思路和项目将其细化成各个子系统;(3)编程层次,其任务是将各个子系统编成相应的程序并通过调试合为一项软件产品。同时软件产业还需要相应的管理及营销人才。由于软件产业人才层次的需求不同,所以软件产业人才的培养不可能在高校一个专业范围内一次完成,而是根据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由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学校和培养机构分别承担。
目前,在软件人才培养过程中,学校培养只是基础和初步环节,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中培养。因此,美国软件人才的继续教育发展很快,成为软件人才培养的是一个重要发展趋势,潜在市场需求很大。
软件产业虽已属成熟的产业,但软件产业或信息产业的人才仍然相当缺乏,就业前景相当乐观。根据美国劳工部统计数据显示,美国每年增加17.5万到25万个信息技术就业岗位,到2005年从事信息技术的服务机构和人员将翻一番。
大学生选择专业和在职人员培训主要根据市场导向。就业市场不仅决定其专业的选择而且主宰他们的学业。不少软件产业或信息产业的学生为获取较好的岗位不惜中断学业去工作,也有不少软件就业人员为了谋求更合适的岗位或更高的职务去接受各种相关的培训。当然,也不乏已获得其他专业的硕士和博士学位的人员,为了寻找工作再修计算机课程或获取计算机专业证书和学位。
相比之下,从事软件制作人员的工资在信息产业中是比较低的,一个软件程序员的年薪在5万美元左右,一个软件工程师的年薪在6-8万美元之间,而一位资深的高级工程师的年薪在8-10万美元之间,相当于在大公司从事网络的一位刚参加工作的博士毕业生的工资。从事软件制作的人员大多来自印度和中国。
2.软件产业培养机构的招生总的来讲,高等院校中软件学科的招生与其他学科没有多大区别。本科生源主要来自高中毕业生,但来自公司或产业的人员有上升的趋势。而在研究生教育方面,约有百分之五十的生源来自产业,他们主要是到大学进行深造和继续教育或为改变就业工种作准备。在博士生教育方面,约有百分之五十的生源来自国外。一些大的私人培训公司如"美国技术学院"(Institute of American Tech)"免费教育"(Learning Free)等也提供学历和非学历的培训。此外,继续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虚拟教育是软件教育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美国的大学、社区学院和公司都在搞,有些不仅面向美国,而且面向全世界。
美国本科生和硕士生的培养主要实行学分制,一般大学或大公司的学位授予权或培训项目都得到州教育委员会的批准和得到权威认证部门的认证。
在美国,高等教育属于产业,社会上以营利为目的的培训机构和项目很多,因为它们面向市场,目的明确:找工作、掌握某项知识和技术或根据某种特殊需要而设计以及追求课程的新颖、实用和独创,有些项目办得很成功。
3.软件产业培养机构的师资和教材来源在高等院校从事软件教育的教授大多有本专业的博士学位,只有少量教师仅有硕士学位,但他们一般都具备相当丰富的教学经验。此外,高等院校也聘用一些公司的高级技术人员来校执教。在大的软件公司和培训中心执教的多系富有实践经验的高级职员和从大学聘任的专家学者。
美国没有统一的软件教材,各高校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教材,各高校的书店也根据需求采购有关软件方面的各类书籍供教师和学生选用。研究生使用的教材由知名或资深教授或专家编写,偏重理论,较为深奥;本科生使用的教材由富有教学经验的教授和专家编写,但内容大多是非一般基础性理论知识;培训公司使用的教材一般由公司高级职员或聘请教授专家们编写,内容实用性强、知识更新较快。
由于计算机软件的日新月异,教材很难固定,许多软件辅助教材甚至教材都是由授课教师根据实际教学需要自己编写。据一位在休斯公司工作的中国学者称,社会上形形色色的教材很多,自己只能根据公司的需要来从中筛选,如"软件教学法"和"编程原理"都?约罕嘈吹模ㄏ衷谇侵蚊飞?笱Ш图又莸囊恍┐笱б苍谑褂茫?2月将正式出版)。此外,他认为软件教材的寿命特别短,一般教材只能使用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