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傍晚,人大会议中心,青海代表团刚刚落脚,记者就赶到了全国人大代表程苏代表住处,对她进行专访。
走近程苏,她正在收拾行李,还没有完全安顿下来。一边热情地招呼记者坐下,一边换了件衣服。她给人第一感觉:热情大方,言谈热情,流露着西部的豪爽。
现任民盟青海省委副主席兼秘书长,曾经做过青海师大外语老师的她,对教育依然情有独衷。这次“两会”她带来的11个建议大多都是关于教育问题的。在青海代表团中,她的建议无疑最多的。她给记者谈到的更多的是她关注的那些贫困的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
高收费 过度扩招 就业难——西部地区农民脱贫的障碍
程苏说,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使更多学子圆了大学梦。但高校过度扩招也出现了许多必须正视的问题:生源质量下降,教学质量难以得到保证。师资、教学设施短缺,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同时,由于高校过度扩招和收费不断攀高,实际上已成为西部地区农民脱贫的严重障碍。
令她提忧的是,高校收费逐年攀高。西部各省区地方院校,虽然有的低于内地院校,但在原来的收费标准上涨幅不少。由于财政投入不足,青海省各高校两次调整收费标准,收费平均在2000元—4000元之间,虽然位于全国之末,但对贫困地区的学生而言,也难以承受。而且,近年来随着物价指数的提高,大学在校生的各种消费有增无减。
贫困地区大学生家庭经济不堪重负。属于国家级贫困县的人均纯收入仍在800元以下。2003年西部十二省区农村人口近2.9亿,人均年收入1966元。而青海省2003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1817元。西部地区一个大学生每年平均支出7000元,相当于贫困地区9个农民一年的纯收入。一个四口之家的西部农村贫困户家庭,即便有三个身强力壮的劳动力,一年的纯收入还供不起一个大学生。教育负担尤其是高等教育的负担造成的农民返贫,不可忽视。
因此她建议,严格控制高校扩招规模,使扩招比例和就业率有一个合理的衔接关系,严格控制高校收费,建立收费听证会制度,使收费标准走向公开化和透明化,制止由收费产生的教育腐败。同时国家应继续加大对教育的投资,拓宽新的高校投入机制,探索新的成本分摊机制,可对现有一部分高校实行改制,改进引资方式,实行多种投入,以减轻家庭、学校和政府的财政负担。
西部的孩子太苦了,不要给普九“短奶“或“断奶”!
说到“普九”教育时,她说,那里的孩子太苦了!,我深深感到西部已“普九”学校的困难仍很多,许多工作要做。
讲到教室紧缺,寄宿制学校的宿舍条件奇差时,她拿出一本自己下贫困区考察时拍摄的相册。里面的镜头让人潸然泪下。程苏翻着一张张照片讲给记者听,就连她自己都有点哽咽。
照片中记录的都是这样的一些镜头,一些学校的学前班,因为没有教室,只好露天上课,有的学校还能用塑料布搭个简单的棚子,支几张旧桌凳上课,有的连这样的棚子也搭不起,只好蓝天当屋顶,大地当桌凳。青海的冬季长达半年以上,气温最冷时可达零下二十几度,学生、教师要经受的是一种其他地方体会不到的严峻考验。
寄宿制学校里,教室宿舍普遍紧缺,几十名学生住一间十几平方米的所谓宿舍,两名学生挤睡一张床位、五名学生挤在两张床位上、十几名学生睡通铺,甚至在拼起来的课桌上搭铺的情况比比皆是。
西部落后地区的教师外流严重,合格优秀的教师紧缺。省城从县市调人,县市从乡镇调人,乡镇学校招聘代课人,严重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农村的好教师不断流失,村走乡,乡走县,县走市,越往基层走,教师越紧缺,合格教师越少。
针对这种现状,她建议,对西部已“普九”的学校,国家在政策、项目和资金上应继续支持,不能因为实现了低水平“普九”而“短奶”甚至“断奶”。加强现有农村教师以及新教师的师资培训工作。对已经具有师范毕业资质愿意去农村从事教育工作的大学毕业生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