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目前0~14岁的外来儿童超过了100万,针对这些孩子的上学问题,时报曾进行过大篇幅的报道。在不久前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委员和代表们就外来工子女就学难问题进行了讨论。日前,教育专家陶西平在接受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外来工子女教育应由政府埋单。
作为一家关注民生的报纸,信息时报一直以来都十分关注外来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去年9月,时报先后编发了《边缘学校:关还是扶?》、《他们的目光闪烁着企盼》等关注外来工教育问题的系列报道,反映出外来工子女求学难,外来工学校办学难,外来工教师生存难等现状。
去年9月1日,正是新生开学报到的日子,广州市白云区两所刚刚开办的民办学校却面临着关门的命运,因为他们的招生没有取得教育部门批准。而就在当时,广州另有4所民校也面临着整改的命运。
事实上,这类情形在有着300万外来人口的广州屡有上演。令人心酸的是,记者在上述事件的采访中看到,每当教育部门要对违规办学的学校进行查封时,已经入学的学生家长却迟迟不肯离去,甚至哭着表示:我们需要这样的学校!据了解,公办学校高额的赞助费用;高中升学的衔接问题都是他们选择这类民办学校的原因。
来自广州教育部门的统计显示,广州目前0~14岁的外来儿童超过了100万。这种不均衡的供求关系,使得广州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窝棚”学校。
外来工子弟学校合情合理又不合法的现状一时间引起了各界的争论和思考。国家总督学顾问、亚太地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联合会主席、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陶西平先生日前在接受时报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外来人口子女的入学问题应以户籍所在地和流入地相互配合,以流入地政府解决为主,外来工子女应该享受公平的学习环境。”
陶西平认为,现在有些地区的公办学校解决外来工子女入学已经不再是难题。像广州、深圳这样外来流动人口集中的城市,目前尚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解决。陶西平说,碰到解决孩子求学问题,责任首先在政府,在有困难情况下,公办、民办都来解决。
|